农村用电,一直以来就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经济问题——变压器负责范围过大,用户不集中,导致相应的线路增设成本过高。加之电路铺设成本无法像商品房一样转嫁给房屋购买者,因此缺少资金的农村线路,常常出现电压不稳、无地线、频繁停电等情况。此时,如果用电者再不注意用电安全,那发生火灾、触电等危害的几率就大大增加。

农村自建房用电能承受多少瓦(农村自建房常见的用电误区)(1)


事实上,农村的用电事故较之城市,的确高出不少。这其中,不仅仅是因为电网不完善,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用户在自建房屋时,没有按照标准施工——商品房有相关部门监管,农村自建房却没有。常见的几种农村自建房用电误区,总结如下。

无配电箱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可有人在农村见过配电箱吗?大多数农村用户,都在使用安装在电表旁边的断路器控制家里的电源。但那个断路器,是供电局进行安装的、用来保护电表的开关。在商品房中,会将所有电表集中在一起,制作一个叫做“电表箱”的配电箱。(多放在楼道里——商品房的电表箱由建筑施工人员进行安装,农村地区的电表,由供电部门负责安装。)

农村自建房用电能承受多少瓦(农村自建房常见的用电误区)(2)

真正的户内配电箱,型号为PZ30,是在电表断路器下一级的电箱。整个配电箱分为两级——一个主开关和N个支路开关。其中包括过欠压保护、漏电保护等电表处断路器不具备的功能。

农村自建房用电能承受多少瓦(农村自建房常见的用电误区)(3)

为什么要用N个支路开关分别控制,而不是用一个开关进行控制呢?主要是从防过载的角度考虑的:开关所控制回路内的用电设备越少,开关的规格也就越接近单个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比如插座的额定电流为10A,此时用一个63A的开关进行控制,那恐怕插座都烧完了,开关也不会跳闸,也就失去了它的保护作用。

隔离开关当主开关

没有配电箱也就算了,有些用户还觉得断电时去电表处合闸太麻烦,干脆在家里只安装一个开关——只安装一个开关也就罢了,还舍不得花钱买断路器,而是直接买了一个刀开关(我家里住在农村的爷爷就是这么干的)。

农村自建房用电能承受多少瓦(农村自建房常见的用电误区)(4)

正确做法如图,如果想用刀开关,必须配合断路器

这样一来,需要断电时,就直接操作家里的刀开关。但其实这种做法,真的危险至极——虽然上个世纪我们每家都是这样做的。

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相比,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装置——灭弧。什么叫灭弧呢?我们在拔插插头时,都见过电火花。这个电火花,就叫“电弧”。电路带负载进行通断时,就会产生电弧,而且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电弧也就越大。

电弧的温度极高,极易发生意外,导致烫伤用户、引发火灾甚至导致人员触电。断路器有一个主要功能,就是灭弧——让电路在断路器内部瞬间熄灭。而隔离开关,是不具备这项功能的。

如今的家庭电路中的电流,也不比当年了,用电设备数量大大增加,导致电流大大升高。如此大的电流,在带负载分合闸的时候,产生电弧的风险也大大提升。

不穿管

农村自建房用电能承受多少瓦(农村自建房常见的用电误区)(5)

农村装修,电线不穿管的事情简直太常见了——特别是明装电线。在国标中有严格规定,所有BV线或BVR线,在敷设时,都需要使用穿线管;如果是明装电线,则可以使用穿线管或线槽——总之,不能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明装BVV或RVV护套线,可以直接暴露)。

之所以要求电线穿管,一方面是为了将来更换电线时比较方便;再者,当电线发生破损漏电时,不至让电线直接接触大地,使故障点附近地面电位升高,导致人员在接触地面时触电;再者是为了让电线不直接被水泥等物体包裹,保证电线在使用过程中散热量好。

铜铝线混用

农村装修中,由于没有专业的装修公司指导,因此往往出现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铜铝线混用就是其中之一(也许我的家乡比较穷,用电安全意识太低,所以才发生这么多啼笑皆非之事)。

一般来说,家庭装修只用铜线,但如果非要用铝线,也不是不行,但要注意两件事:

1.铝线的载流量和铜线不同,一般来说,相同线方的铜线,载流量是铝线的2倍,因此在使用铝线时,要选择更大的线方;

2.铜线和铝线不能直接接触,会产生原电池反应,导致铝线很快被腐蚀。而是应该借住铜铝鼻子进行接线。

无地线

广大农村地区没有地线,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不断有人私信问我农村没地线怎么办,多数时候我只能敷衍的说多安装漏电断路器、漏电插座和漏电插头。

农村自建房用电能承受多少瓦(农村自建房常见的用电误区)(6)

地线的作用,是在漏电发生后,让漏电电流通过地线流向大地,从而避免用户在接触到带电的电器外壳后触电。

漏电断路器的作用,是在漏电发生后,断路器跳闸,及时切断电源。但实话实说,虽然二者的保护功能相同,漏电断路器并不能完全替代地线的作用。

漏电断路器为了防止误动作,将动作电流设置为30mA。但30mA的电流足以让人感到痛苦,远不如地线来的优雅。

最妥善的做法,就是在盖房时,就在自己家里制作一个接地装置。不过今天篇幅有限,暂时不能详细介绍具体的接地做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会在最近今天发布另一篇农村接地体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