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父人人都知道是甘地,而巴基斯坦国父是谁,大多数人不知道,作为我们的“巴铁”,这实在说不过去。

今天就来聊聊基斯坦国父。

巴基斯坦国父是穆罕默德·阿里·真纳,被巴基斯坦人称为“伟大领袖”。

01

家庭富裕 留学英国

巴基斯坦历史的成就(巴基斯坦国父的建国之路)(1)

1876年12月25日,真纳出生在现在的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父母皆是伊斯兰教什叶派教徒,家庭比较富裕,是经营布匹生意的商人。

真纳6岁时被送到孟买的亲戚家读书,他在一所伊斯兰教会学校读书,因为学校用英语教学,很快真纳就学会了英语。

16岁高中毕业后,真纳的父亲通过朋友关系,将他送到伦敦一家航运贸易公司学习经商,可是真纳对做生意没兴趣。在未经父亲同意的情况下,真纳私自报考了伦敦的林肯律师学院攻读法律。

据说,他之所以选择林肯律师学院,是因为学校大门口挂有一些伟大立法者的画像,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也在其中。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真纳没有理由不选择有先知加持的学院。

巴基斯坦历史的成就(巴基斯坦国父的建国之路)(2)

在英国读法律期间,真纳接触到英国上流社会的人物,他开始意识到穿着的重要性,他将家里寄来的钱几乎都花在买衣服上了,最后居然买下了200多套西装!对穿西装必备的领带,他也有十分苛刻的要求,绝对不会连续两天打同一条领带!

你可以通过真纳的老照片,感受到这位国父对穿着的重视,永远是西装笔挺,皮鞋油光铮亮,头发一丝不苟。这得益于他的家庭富裕,父亲有钱,穷人家庭的孩子真心做不到。

巴基斯坦历史的成就(巴基斯坦国父的建国之路)(3)

不过,在英国学习期间对真纳影响最多的,绝不是这些上流社会的时尚。他自己曾说:“我领悟了自由主义的意义。自由主义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并深入我的肺腑。”

自由主义的思想影响了真纳一辈子,这是他在英国学习期间收获最大的。

02

回国当律师

20岁那年(1896年)真纳返回印度孟买,跟甘地一样做了一名律师,并且是全孟买唯一的穆斯林律师。而此时甘地在南非当律师。真纳和甘地还没有见过面,他们相同的职业却似乎预示着两人会有某种交集。

真纳在孟买创建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很快就在孟买法律界站稳了脚跟,并以他的雄辩滔滔和犀利口才在孟买法律界小有名气。

巴基斯坦历史的成就(巴基斯坦国父的建国之路)(4)

【律师真纳】

有一次,真纳在法庭上驳的法官哑口无言,法官急了:“真纳先生,请您记住,您不是在对一个三流法官讲话!”言下之意是,我可是大法官,你得给我些面子。

真纳却毫不示弱地回答:“法官先生,请允许我郑重告诉您,我也不是一名三流律师!”可见,那时的真纳真是意气风发,甚至有点得意忘形。

03

初入政坛

1904年,真纳首次涉足政治,那一年他参加了国大党的会议。国大党是已成立20余年、在印度有相当影响力的大党。此时的国大党内哪怕是最温和派,也认为英国殖民统治是印度社会的毒瘤,唯有自治才能复兴印度。

这次真纳参加国大党会议,主要还停留在打酱油阶段。不过并非毫无用处,起码他认识了国大党的一些大佬,这些人有些成为他的政治导师,有些给予他后来在政治上的帮助……

巴基斯坦历史的成就(巴基斯坦国父的建国之路)(5)

1906年,真纳正式加入了印度国大党,并做了国大党主席的秘书。可以说,真纳的政治起点很高。一个无名之辈能成为国大党主席的秘书,我想跟他的律师身份分不开。当时一个国大党的早期领袖被指控叛国罪,真纳为他辩护,结果打赢了官司。

早期的真纳其实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虽然他是穆斯林,但他的政治理念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应该团结一致,组建一个自治政府。

可是印度的穆斯林们按捺不住了,他们成立了穆斯林联盟,他们不信任印度教徒,总认为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真纳不愿看到国家还没自治,就先产生了分裂。他积极游走于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协调两派的关系,希望达成合作,而不是对抗。

04

与甘地政见不合

1920年,随着律师同行甘地成为国大党领袖,真纳的思想渐渐发生了变化。真纳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极其反感,多次指责甘地对印度引起了分裂与不合:

“在国内政治生活中,不但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印度教徒之间、穆斯林之间,甚至父子之间,都因你的方法而产生争吵和分歧。你的极端化的纲领暂时能吸引那些没有经验的年青人,以及无知者和文盲。这一切都意味着彻底的无组织、无秩序……”

巴基斯坦历史的成就(巴基斯坦国父的建国之路)(6)

【真纳与甘地】

从某种角度讲,真纳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是客观事实的,这个运动十分具有煽动性,可是也有太多不确定性。后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多次因民众“越轨”无法控制,而导致失败。

真纳虽然致力于联合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工作,但他越来越感觉国大党印度教徒与他政治思想上的不合,以及国大党人对穆斯林的排挤。真纳感到很失望,心灰意懒。1930年真纳退出印度政界,移居伦敦。

05

从民族主义 转变成教派主义

在伦敦住了4年后,由于印度穆斯林联盟多次的请求,真纳又回国参与到政治中来。真纳依然在想方设法寻求与印度教徒的合作,做最后的努力。

巴基斯坦历史的成就(巴基斯坦国父的建国之路)(7)

1937年时却给了真纳沉重一击。这一年印度举行大选,国大党获得了多数票。然而国大党拒绝与穆斯林联盟合作,坚持由国大党一党组织政权。

真纳感觉自己被抛弃了一样,这么多年一直说服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合作,与国大党合作,结果你一成功就翻脸不认人了!

巴基斯坦历史的成就(巴基斯坦国父的建国之路)(8)

1937年6月21日,有“巴基斯坦精神之父”之称的伊克巴勒给真纳写信,首次提出了“巴基斯坦”的感念。他写道:“想要加速印度独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印度各省依印度教和穆斯林分开,这样才能解救穆斯林,让他们不必再受到非穆斯林的治理。”

真纳最终接受了伊克巴勒的观点,这些年与印度教徒打交道,让他明白“竖子不足与谋”,只能自己出来单干。

可惜这位“巴基斯坦精神之父”在1938年就去世了,此时真纳已经成为一个坚定的教派主义者,印度教徒口中的分裂国家者。真纳在给伊克巴勒的挽词中说道:“我从现在开始要奉献生命,致力于实现伊克巴勒的远见,那就是把穆斯林从印度中分隔出来。”

巴基斯坦历史的成就(巴基斯坦国父的建国之路)(9)

【大巴基斯坦宣传海报】

1940年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召开会议,真纳强调,穆斯林是一个民族,必须拥有自己的国家。并表示,会以一个自由独立的民族身份与邻居(印度)平静和谐相处。

更重要的是,拉合尔会议还确定了印度西北部、东部,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后来的“蒙巴顿方案”也基本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06

巴基斯坦建国

二战末期,甘地从监狱中被释放出来,他到孟买与真纳会面,希望找到一个解决办法避免印度分裂成两个国家。但此时的真纳已经十分坚决了,他坚持巴基斯坦必须独立建国!

1947年6月2日,印度末代总督蒙巴顿告知甘地、真纳和尼赫鲁,英国政府将在8月15日把政权移交给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

蒙巴顿还向英王乔治六世推荐真纳出任巴基斯坦第一任总理,虽然这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

巴基斯坦历史的成就(巴基斯坦国父的建国之路)(10)

【真纳与妹妹,以及真纳的女儿】

1947年8月7日,真纳和妹妹、女儿以及几位亲信从德里出发,搭乘蒙巴顿的私人飞机前往卡拉奇。8月14日,在数百万名穆斯林的欢呼下,真纳宣布巴基斯坦独立!

07

终极梦想 世俗化国家

巴基斯坦虽然已经建国,但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真纳希望将巴基斯坦建成一个世俗化的伊斯兰国家。他曾在建国前的制宪会上发表了一段讲话,大意是:

巴基斯坦人民是自由的,可以属于任何宗教、种姓或教义。巴基斯坦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平等公民,从国家公民的政治意义上说,没有印度教徒,也没有穆斯林,因为那只是每个人的私人信仰……

他的这段讲话却引来了很大的反对声音。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够建国,正是用伊斯兰教、用穆斯林的力量,现在你过河拆桥,想把巴基斯坦建成一个世俗化的伊斯兰国家,我们这些穆斯林会答应吗!

在国父荣誉光环和世俗化国家的反对之声中,1948年9月11日,真纳在卡拉奇逝世,享年72岁,这时巴基斯坦建国才刚满一周年。

巴基斯坦历史的成就(巴基斯坦国父的建国之路)(11)

【巴基斯坦全国人民悼念真纳】

真纳的政治人生是矛盾的人生。他在英国受到自由主义影响,步入政治后崇尚世俗主义;为了建国不得不举起教派主义大旗,以宗教立国;最终却是为了建立一个世俗化的、民主的伊斯兰国家。

其实又不是矛盾的,你会发现教派主义、宗教立国等等不过是他的术、他的建国手段,而真正的大道是自由之民、民主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