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在西和、礼县一带未出嫁的姑娘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动,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姻美满,生活幸福。这就是在西和流传1800多年,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活化石的“乞巧节”。那么乞巧民俗文化起源于哪个朝代?她的根又在哪里呢?
“乞巧”与中华民族"七夕"文化同源同
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讨,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实际上是对美好未来、美满婚姻、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中国女性的期望和梦想。
乞巧节”又称“巧娘娘节”,独由女性欢度祈福的节日。当地乞巧中的"巧娘娘"据载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即织女,又名七仙女。善织"云锦天衣"。《史记·秦本记》:"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玄陨卵,生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织女的传说同周人始祖中发明了牛耕的叔均传说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男耕女织经济结构反映的牛郎织女的传说。
“乞巧”风俗是秦人古老遗风的完整传承
西和是秦人的发祥地之一,发源于西秦岭北支的西汉水,其上游及其支流漾水河一带为织女原型女修的诞生地。秦人后代为祭祖加以美化,后来随着秦人的强大和东扩,将祭祖风俗逐渐蔓延开来,演绎成汉代的"乞巧节"。据文献记载,乞巧活动形成于汉代,经唐宋发展,明清时代达到全盛。据西北师大教授赵逵夫考证,因为织女的原形是秦人的祖先,这在史记的秦本纪中记载得很清楚,传说当中一个最女修织布的时候玄鸟生了个蛋,女修把这个蛋偷了以后生了一个大雁,这是秦人新一代的祖先,因为秦人最早生活在银河,就把它命名为汉,这个汉就是秦人命名的,然后把天汉边上最亮的一颗星命名为织女星,这是有很深的文化根源的。大业为秦人之祖,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随着西和礼县交界处的大堡子山秦文公墓的出土,包括最近法国归还32件中国文物为出自礼县大堡子山一带秦代早期珍贵文物,更进一步说明秦人发祥于西和、礼县一带,乞巧民俗文化秦人古老遗风的完整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