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光的传播

一、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开亮的灯、电燃的蜡烛、萤火虫等。(注意:月亮不是光源)

二、人眼能看见物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

三、如何显示光路:在暗室里或让光通过烟雾。

四、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简称为光的直线传播或光沿直线传播。

示例:一叶障目、立竿见影、影子的形成、坐井观天(无水)、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站队

看齐、小孔成像、针孔照相机等。

五、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一条带箭头的直线)

1.光是客观存在的,但光线是不存在的。用光线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这种方法叫"模

型法"。

六、小孔成像的根本原因: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缩小的或是等大的,像与小孔的性质无关,但

例一:太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在地面上形成许多小圆点,这是由于( )而形成的太阳的( )。(小孔成像 实像)

例二:一人经过一盏路灯,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先变短后变长)

七、光速 c(宇宙中的最快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光在固体中的传

播速度(与声速完全相反)

C=3×108m/s

2.光年(l.y.)是距离单位,是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

1l.y.=ct=3×108m/s×365×24×3600s=9.46×1015m=9.46×1012m

课题二、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再返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

二、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局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反射始终在前面)

1.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法线 ON 无实际意义但却很关键,它是两个角公共的一条边且为角平分线。

3."多次实验"的目的: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4.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会沿原路返回,此时反射角=入射角=0度。

三、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的入射光入射到平整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沿同一方向平行射出。

(刺眼)

(1)光滑表面发生的反射不一定是镜面反射。(如球面镜)

2.漫反射:平行的入射光入射到凹凸不平、粗糙的反射面,反射光线朝四面八方射出。(不

刺眼)

例一:我们从各个方向都看到物体,是由于光在这一物体表面发生了( )。

黑板用毛玻璃、电影的幕布是粗帆布,都应用了( )。

黑板"反光"了,是因为在反光处发生了( )。

(漫反射 漫反射 镜面反射)

例二:雨后的夜晚,迎着月亮走,亮处是( );暗处是( );背着月亮走,亮处是( );暗处是( )。(选填"水"与"路")

(水 路; 路 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4章光现象教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光现象必考考点精析)(1)

课题三、平面镜成像

一、 为什么用玻璃板做此实验?

答:因为玻璃板具有透光性。

二、 为什么实验中必须用同样的(等长)两根蜡烛?

答:只有两根同样的蜡烛才能找到像的位置,明确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三、 实验中透过玻璃板看到两个像,是何原因?

答:可能是玻璃板太厚了,前后两个表面都反射成了像。

四、 若实验中不管如何移动蜡烛都不能发现被"点燃"了,即找不到像的位置,可能

是?

答:玻璃板没有竖立在桌面上或前后蜡烛不等长。

五、 实验中怎么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怎么观察?

答:用光屏承接不到蜡烛的像,所以是虚像。

在玻璃板另一侧放一个光屏,眼睛在玻璃板与光屏之间去观察,发现在光屏上看不到像。

六、 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

答: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七、 平面镜成像特点:

1.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距=物距);

3. 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5. 像与物左右相反。

八、 平面镜成像的根本原因(原理):光的反射

九、 作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4章光现象教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光现象必考考点精析)(2)

十、 平面镜的作用:1.供观照;2.潜望镜

课题四、光的折射

一、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二、 发生光的折射的同时必定也发生光的反射。

三、 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四、 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五、 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局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

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折射时,光在哪种介质中速度快些,对应的角度也大些。

六、折射现象实例: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了;

潭清疑水浅;

渔民对着看到的鱼的下方去叉鱼;

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物体变高;

海市蜃楼;

彩虹(光的色散);

星星眨眼睛

例一:"鱼儿在云中游",看到的鱼儿是( )现象形成的( )像;

看到的云是( )现象形成的( )像。

(光的折射 虚; 光的反射 虚)

例二:作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4章光现象教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光现象必考考点精析)(3)

课题五、光的色散

一、 光的色散: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

色光。

1. 太阳光是白光,白光是复色光,七种色光是单色光。(区分单色光还是复色光,就是看

能否被分解)

2. 七色光的偏折能力不同,红色光的偏折能力最弱,紫色光的偏折能力最强。(紫色光向

三棱镜较厚的一方偏折)

3. 光的色散属于折射现象。

4.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4章光现象教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光现象必考考点精析)(4)

二、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三原色按等比例混合成白光

三、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红外线有热效应;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遥控

2.紫外线:杀菌、使荧光物质发光

※实像与虚像:

1.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

2.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