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大概没有几个中国人不知道,初中有一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丁肇中先生的作品,他提倡学生不要死读书,要对科学进行探究,尤其要重视实验的方法。
我以为丁先生对格物致知理解的并不是十分透彻,对王阳明也没有过深入的研究。也许是我妄下评论,如果是这样的话,先做一个自我批评,不应该对别人指手画脚,也给先生道个歉吧。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
首先,在学术上,格的解释,就存在着若干个版本。
东汉郑玄解释为“来”,章太炎则将其否定;司马光解释为“捍”“御”,格物就是要把外物抛开;程颐则说“格则穷矣”,格就是穷尽的意思;王阳明解释为“正”;颜元则取格杀之“格”,此格又变成了捶打搓弄的意思;王夫之解释为“质测”,他重视实地考究、分类认识、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熊十力把格物说成是今天的科学。
我不清楚这些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要把这个格字推敲到如此复杂,而且,在格字的所有意思之中,也没有找到这些人所说的这些种意思。
查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就可以知道,格,就是很简单的格子,然后方引申出规格、格式、品格等等。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知识结构或体系很形象地想象成格子,一个一个的格子,装上一类一类的东西,每一类东西都有其共同的特点,如何分格子,就代表着一个人的分类标准,不同人的格子,所装事物的品类可能不同,同样一件物品,所在的格子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但用格子来形容对事物的分类,我觉得再合适不过了。我没有考证过古今学人的所有见解,只是自己有一些感悟就说出来,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标新立异,其实只是在寻找学习的方法罢了。
我在读王阳明的时候,就把《大学》拿来重读一下,就发现,其实我对格物的概念还是十分模糊的,不清楚格物的概念,又怎么能够掌握致知的方法呢?所以才认真地研究了一下。我现在感觉到研究的一种快意,什么事情有了自己的一点见解之后,人是很兴奋的,就想着和别人分享一下。于是,我来了。
格物,就是把事物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规律,由此,人便掌握了真知,不管这个知是知识还是良知,通过格物,都是可以洞察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规律所在。学习就要在格上下功夫,格子做好了,装东西自然就省力了,如果你把所有的东西都散落在地,那实在是太乱了。说的再形象一点,就好像是电脑中保存的文件一样,你建了几个文件夹,就把所有的文件分门别类地保存了起来,用的时候轻而易举就可以拿得出来,这是一个道理。
学习就是如此简单,掌握了方法,事半功倍;不掌握方法,则跳入题海无法自拔。
补充一下,格杀的格,我也认为是格子的引申,具体怎么引申,就不多说了,感觉有些残忍,点到为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