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汉唐时期,关中地区长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这个地方孕育了《诗经》、唐诗的关中方言作为“雅言”,官话,经过发展变化,陕西方言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词汇,语法结构简练,幽默风趣,不信你往下听。

让人听不懂的陕西方言(那些有趣的陕西方言)(1)

1 陕西农村人早起在巷道见第一面,一般都有如下对白: “吃了么?” “吃了。” “吃的啥?” “吃的米汤馍。” “咥(音碟)了几个馍?” “四个。” “你和彘一样,那么能咥!”

让人听不懂的陕西方言(那些有趣的陕西方言)(2)

2 陕西人老朋友见面,为了表示亲热关系美,先是一顿嬉笑怒骂,拳打脚踢。 “你×日的咋好长光景莫见你咧?”给上一拳。 “羞你先人哩,还好意思说,也不给我打个电话。”踢一脚。 “去你娘的脚!” “去你大那腿!” 然后就握手,正儿八经说话。 谈前个弄了些啥球蹲脸事情,夜个给那个亏人的头头塞黑拐了,今个有啥马眼事,明个预备寻门户走亲戚,后个到戏院子听秦腔去。

3 两个闲人在巷道或大街道上闹纠纷了,互相逗火,话说多了,声高了,就这样。 “你屁干啥哩?” “你屁干啥哩?” 后一句声音一定高于前一句。 “我给你娃说,少胡骚情!” “咋咧?” “你说咋咧?” “把你个碎猴!” “你才碎猴!” “咋家?” “你咋家?”

让人听不懂的陕西方言(那些有趣的陕西方言)(3)

4 农村啥人都有。 对先生要尊重,有的先生会教书,有的先生会看病,都是好人。 当然,也有那些日鬼倒棒槌日鬼掏炭的、瓜瓜憨娃的人等等。 有人日子过得细发,有人天生就是倒财子。 有人粘马缠兮乱马七糟的。有人脸上红堂瓜水的,有人身子象麻杆一样。 老人看见吊儿郎当、溜光锤子的年轻碎娃,就骂“看你喔啥球势架子?”。 也有一些耍二杆子的、胡搅蛮缠的歪人,尽在巷道街上浪,瞅见了都离得远远的,少和那些人磨牙,不要和那些瞎熊计较高低。有尖尖尻子的人,到那搭都坐不住;也有谝家子、尻子大的像磨盘的人,莫眼色,爱串门子,不看人家愿不愿意,自己坐到那使劲谝、吹。 见了品麻的人你不要招视,见了稀样的姑娘你少盯几眼。 逢集遇会了,要小心绺娃子,专门掏老汉老婆子的裤兜兜,贼娃子更不是好东西,叫人逮住了,非挨踮不可。

让人听不懂的陕西方言(那些有趣的陕西方言)(4)

5 陕西话中,有些词发音也及其特别。比如闻名于世的第一人称“我”,陕西 话念“额”。 陕西人的称谓也不一般,爸爸、父亲叫“大”,奶奶、祖母简称“婆”,爷爷、祖父虽然叫“爷”,但发音为“牙”。比自己父亲同辈大的男人叫“伯”女人叫“娘”,小的分别叫“叔”和“婶”。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叫“呀呀子”“木犊娃”。 另外,陕西话经常出现的一些词,粗俗的“球”,事情办砸了,就会说“看你弄得咧啥球事情”,看人不顺眼,就讥讽人家“球眉眼”“球势子”。 还有野蛮的“货”字,关系不正经的男女骂人家“烂货”,二流子、二杆子统称“二球货”。 否定的词就是“莫”,莫有,莫啥。 吸烟的“吸”应该是很贴切、很形象的动作,陕西人却非要说吃烟,动作那么蛮势,连烟也要吃。 还有一个词“啥”,陕西人不说“什么”,就说“啥”,吃的啥喝的啥,尻门子底下就拉的啥,难听得很。

让人听不懂的陕西方言(那些有趣的陕西方言)(5)

6 谝闲传,东北人叫唠磕,南方人说摆龙门阵,港澳人谓之脱口秀,其实就是英文的“talk show”音译过来的,用现在最时髦、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聊天。 我和你谝了半天闲传,不晓得你明白不明白我都说了些啥。 你没有听不懂不要紧,伙计我给你当翻译。

让人听不懂的陕西方言(那些有趣的陕西方言)(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