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摸索,逐步掌握了气候变化及动植物生长的规律,并最终以农谚的形式将这些经验流传了下来。

潮汕农谚广泛流传在群众口头上,具有结构相对固定的通俗语句,对指导农业生产、预测天气变化等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懂。

以下十条潮汕农谚,你知道多少呢?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1)

早出日头唔成天

意思是说:早晨,当我看到太阳较早出现时,天气便要变坏;如果看到太阳较迟出现,便是晴天。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潮汕地区的春夏秋常刮西风,朝霞将随空气自西向东流动,渐渐向上空会聚为雨。每见早出日头,就会在出门时带上雨具。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2)

火唔烧山地唔肥

这是潮汕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经过焚烧的山地土质出现松动,更有被烧死的动、植物作为天然肥料,是很适合开垦、种植农作物。我们知道的古代“刀耕火种”,说的就是这种生产方法。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3)

云盖中秋月,雨沃元宵灯

这条农谚说的是:中秋的“云盖”月与来年元宵的“雨淋”灯,必然有一定的关联性。“沃”,潮汕话读“恶”,意思是淋雨。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4)

五月未食粽,破裘唔敢放

破裘就是旧棉衣。还没有到五月初五这一天,还没吃粽子,棉衣就不敢收起来。因为这时候刚过了春寒,大地始暖,只有过了五月五,进入夏天,气温才会高了,不再穿棉衣了。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5)

草粿煮熟,天时变局,二碗卖做一;南畔浮乌云,草粿卖有存

天时变局是指局部雷阵雨。草粿是消暑佳品,但是如果遇到下雨天,原来可以卖两碗可能就变为一碗了。南畔浮乌云,也是要下雨了,草粿卖不出去,就会影响到生计。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6)

霜降落雨稻霉根

这条农谚的意思,是说霜降那一天如果下雨,那么来年田间的早稻会因雨水过多而致稻根烂坏。霉,潮汕话要读“棉”,指的是烂坏,水稻的根会被泡坏。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7)

冬有红云,北风即起

冬天如果看见红色的云彩,那么就意味着要起北风了,人们要注意防寒。这也是潮汕人看云识天气的一个经验。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8)

冬节暝,夏至日

潮汕人从很久以前就发现,黑夜最长和白昼最长分别为冬到、夏至,恰好合乎天文学的知识。暝,潮汕话中“夜”的意思。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9)

冬节乌,年暝苏;

冬节红,年暝湛

这句农谚是说,如果冬至日是阴天,那么除夕一定也是阴天;而如果冬至日色清明,则除夕必定下雨。这是潮州民间熟练掌握的气象经验,屡试不爽。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10)

雨歇斗,落到哭

歇斗的意思是中午停歇。这句农谚,说如果雨在中午停歇,那么接下来就会下个不停。用潮州话读起来很顺口,形象生动,还容易记住。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11)

冬天无过三日雨

冬天雨量小,纵然下雨也不超过三天之期。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12)

东闪西闪,不如南海肚一闪

这是指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只有一个方位有闪电,其中南海方位有闪电,大雨很快就到来;如果四个方位两个以上出现闪电,即所谓“相激”而一般没有雨。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13)

天上鱼鳞天,不是下雨也风癫

鱼鳞天气象学称之为卷积云,如果出现卷积云,可能是台风到来的征兆。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14)

蜻蜓飞得低,定无好天气

因为快下雨之前,气压较低,蜻蜓也因此飞得低些,往往成群在空旷处盘旋。也有“燕子飞得低,定无好天气”之说。燕子飞得低,是为了捕捉小昆虫以作美餐。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15)

蚂蚁背粮往高走,老天定不好

蚂蚁把粮食搬往高处,老天很快就会下雨,这是几乎百发百中。相反,蚂蚁如果往低处搬粮,证明天气干旱。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16)

霜降橄榄装落饔

霜降,天初寒而气内敛,加上此时节的橄榄也到了收获的成熟期,故宜于密贮过冬而不变质,这是潮人总结的生活经验。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17)

天光寅,日出卯;

冬天卯,不见草

这一句说的是夏冬两个季节曙光初现的迟速不同。语意相当形象。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18)

蚯蚓夜间路上走,老天定不好

因为天闷热,蚯蚓在地下或洞穴里憋得喘不过气来,只好到地面呼吸空气,证明老天快要下雨。也有说“狗母蛇白天路上走”。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19)

久雨公鸡登高啼,老天定放晴;

小青蛙声音清,天气将转晴

在观察长时间下雨而将近转晴方面,有“久雨公鸡登高啼,老天定放晴;小青蛙声音清,天气将转晴”等说法。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20)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早晨起来看东南,如东边天气好,这说明坏天气将过去,未来天气晴好;如果东边天气不好,很可能随着南边的天气向北发展,天气逐渐转坏。晚看西北,如果西北天空黑云滚滚,说明要下雨,天气将转坏。如果西北方是晴天,则天气将转好。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21)

乌云挡落日,不落今日落明天

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22)

早虹不出门、晚虹走千里

老辈人通过很长时间的经验得出结论:一样情况下,有早虹(朝霞)就意味着要下雨了,所以“不出门”;而有晚虹(晚霞)代表着最近几日不会有雨,可以出门“走千里”。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23)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天空发黄预示着天要下雨,人的肤色发黄预示着健康出现问题。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24)

日晕午时雨、月晕三更风

若出现日晕的话,夜半三更将有雨;若出现月晕,则次日中午会刮风。日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出现日晕天气有可能转阴或下雨。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25)

烟扑地,雨连天

下雨前,空气湿度增大。烟囱里冒出的烟由微小碳粒组成,浓烟遇湿气会下沉,就会形成“扑地烟”。因此,只要出现扑地烟这个现象,就会出现下大雨的天气。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26)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是说云在山头上,盖住了山顶,像戴了一顶帽子一样,就要下雨;云在山的中间,看不见了山腰,就是晴天。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27)

要晴看山青,要落看山白

意思是,如果要是晴天,就看山是否清晰,如果要下雨,就看山上是否白蒙蒙的有雾气。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28)

山神未变,海神先变

意思是天气要刮风或下雨,海里潮水的涨退出现异常的现象。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29)

三四北风旱、五六北风祸

三四月刮北风,天气将转旱;五六月刮北风,是台风的前兆。说成西北风也是一样道理。

关于潮汕必知小知识(潮汕老辈人流传下来的30条农谚)(30)

春寒雨落,夏闷有雨

春季转冷,是下雨征兆;夏季闷热,也预示着要下雨。

气象与农事关系密切,我们潮汕先民在日常的耕作、畜牧、渔猎中领悟天时地理,形成这些朗朗上口的农谚,从而流传下去,指导着子孙后代从事农活,避免因经验欠缺而造成损失。

读到这些的时候,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对祖辈们充满着敬意?

文章来源:潮汕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