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森的《英雄本色》是一部兄弟情的赞歌。当狄龙、周润发、张国荣携手并肩在枪林弹雨中战斗时,是影片最激动人心的一幕。这是一部很容易让年轻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因为他把兄弟情义拍得如此唯美。

但有一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很假,全程看得无动于衷。

这个人就是陈可辛。他后来拍了一部黑化版的“英雄本色”——《投名状》。

吊诡的是豪情万丈的《英雄本色》的故事是虚构的,而冷血黑暗的《投名状》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那种义薄云天的江湖兄弟情根本不可能长久。

陈可辛通过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三人破裂的兄弟情,指出兄弟情背后的虚伪和功利,让我们重返人性的灰色地带。在这种灰色地带中,才能够触摸到真实的人性。

李连杰金城武主演的电影(13年前李连杰刘德华)(1)

一、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是写实。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清朝末年,朝廷镇压太平军,十四年的战争死了七千万人,约等于整个二战

伤亡人数的总和,几乎当时每五个中国人就有一人死于这场战争。

如此惨烈的战争,写实才是对这段历史的尊重,对历史中个体的尊重。

这种风格首先体现在镜头语言上:尘土飞扬的战场上,士兵们近乎肉搏的凶残厮杀,转眼间断壁残腿,尸横遍野。而普通老百姓衣衫褴褛,脸色乌黑,一看就是长期饥饿的面色。

李连杰金城武主演的电影(13年前李连杰刘德华)(2)

镜头语言的言外之意,是普通人所面临的残酷的生存考验。

庞青云(李连杰饰演)、赵二虎(刘德华饰演)、姜午阳(李连杰饰演)就是为了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去而结拜为兄弟。

所以说,他们的兄弟情本来就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赵二虎、姜午阳是土匪,战争年代土匪也挨饿,为了吃饱饭,他们决定跟随李连杰投军。

庞青云是战败的将军,他因为被同僚出卖,手下士兵全部战死,他建议大家投军的真正目的,是他本人需要一支军队,好报仇立功。这一点,为三人最后的自相残杀埋下伏线。

三人结义,纳投名状,之前,需要各杀一个外人,赵二虎、姜午阳毫不犹豫的手起刀落。

他们血为盟是通过建立在滥杀无辜的基础上的。首先这种“义”就很值得怀疑。这是一种野蛮残暴自私的联盟。

它通过无辜人的鲜血,来表明兄弟之间情义之真。不仅荒唐,也说明这种兄弟情的根基不稳。

正如姜午阳所说的”兄弟的命是命,其他的皆可杀“。这就能解释,最后为什么姜午阳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杀死徐静蕾所演的二嫂莲生。因为在姜午阳眼中,只有他们兄弟的命是命,其他人的命不是命。

李连杰金城武主演的电影(13年前李连杰刘德华)(3)

二、

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人都不是纯粹的好人,当然也不是纯粹的坏人。他们在善恶之间游离 ,在道德之外徘徊。

影片最让人动容的地方也在这:人性在灰色地带的左右奔突。

曾经的土匪头子赵二虎,把兄弟义气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对下,他可以为了弟兄们不饿死,不顾个人性命,只身前往毫无胜算的苏州城。

对上,当他听说大哥庞青云有危险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前往营救,即使最后一个人雨夜里被暗箭射杀,临死前还念念不忘他的大哥。

可是,他的道德感非常有限,可以说只限于自家兄弟。这体现在他带领兄弟闯江湖的口号“抢钱、抢粮、抢女人”,当土匪是这样,投军之后也是这样。每到一城,搜刮当地钱财不说,还放任手下兄弟强暴城中妇女。关键是,他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这么做有什么不妥。所以,当庞青云要杀死他手下强暴妇女的士兵时,他的反应才会那么大。

李连杰金城武主演的电影(13年前李连杰刘德华)(4)

姜午阳是影片中最单纯的一个人,因为年龄问题,他的行为很幼稚,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成年人。

当村里很多跟着赵二虎去投军的小伙伴战死后,是他拿着那些同伴生前的义务和军饷挨家挨户,对着死者的父母磕头,眼睛写满善良和愧疚。

但是因为年龄和阅历不够,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很简单,只限于“对”和“错”,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杀”和“不杀”。

他孩子般的天真,恰恰导致了他动物般的残忍。

李连杰金城武主演的电影(13年前李连杰刘德华)(5)

他第一次出场,仅仅因为看上庞青云脚上的那双靴子,就能凶残的提刀杀人。

当他得知大哥庞青云要动二哥赵二虎时,他认为大哥是因为喜欢二嫂莲生时才要杀二哥,于是他把二嫂杀了,天真的以为这样三兄弟就能和好如初了。

影片最让人唏嘘不已的人物莫过于庞青云,他也是李连杰从影以来所演绎的最复杂的一个人物。

当赵二虎带领的土匪没有粮食,被逼入绝境时,是他带着山中的弟兄们投军,给了大家一条活路。

攻入舒城,赵二虎任由手下的兄弟强暴民女时,也是他决意杀死强暴民女的两名士兵,立下严厉的军规,保护后来更多无辜的妇女不受侮辱。

攻占苏州被困,他为了手下士兵不被饿死,去求恨之入骨的对手何魁借来干粮。

最后为了给攻入南京做粮食储备,他不惜违犯国法军规和信誉道德,杀死了苏州投降的四千太平军,但却提前攻下南京,保护了数南京城数百万黎民百姓。

李连杰金城武主演的电影(13年前李连杰刘德华)(6)

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庞青云在军队的所作所为,还体现在他的私生活上。

表面上他是赵二虎的结拜大哥,却和二虎的妻子莲生发生的不伦之情。

仔细去看,他和莲生之间才是真正的爱情。

莲生7岁被卖进妓院,学习琴棋书画,15岁那年将要被卖入有钱人家时,被同乡赵二虎抢走,成了土匪妻子。赵二虎还以为救了她,其实并不是。八年的时间,莲生已经成了一名文艺女青年。她和赵二虎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更不可能产生爱情。

庞青云不同,知识分子出身的他,他懂莲生,两人可以无障碍的交流,彼此理解,彼此相爱。

这么说很残忍却是事实:赵二虎才是他们之间那个多余的“第三者”。

李连杰金城武主演的电影(13年前李连杰刘德华)(7)

三、

显然,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每个人所看重的东西不同。

正因为他们的信仰和理想不同,导致了他们最终必然走向分裂。

赵二虎最看重兄弟义气,最大的追求就是带领兄弟们一起吃饱穿暖。

所以当庞青云在苏州杀降时,尤其是那四千太平军中有很多是他曾经的兄弟时,他崩溃了,从那时他和庞青云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李连杰金城武主演的电影(13年前李连杰刘德华)(8)

相比赵二虎,姜午阳的视野最窄,在他心中,只有他们三兄弟,只要三兄弟能够和睦相处,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他把三人结拜时所纳的投名状,当做信仰,并且做好随时为此献身。

三人在战场被围困,生死难料时,他竟然因为三人不能同生,却能同死,表现出了一种狂热。

所以,最后他得知大哥杀了二哥后,以命相搏誓要杀死大哥,以履行投名状。

李连杰金城武主演的电影(13年前李连杰刘德华)(9)

庞青云是一名儒将。他的理想很大——“治国平天下”。

为了他实现他的理想,他可以从苟且偷生,可以杀降,可以杀死结拜兄弟,可以被太后封为“两江总督”时,冒死为百姓请求太后“免除两江三年赋税“。

可以说他心狠手辣,同时又胸怀天下。

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在官场上却如履薄冰。他在官场上的天真注定了他政治上的短命。

慈禧太后封他做“两江总督”时,他没有听从陈大人的提示立即谢恩,而是趁机提出“免除两江三年赋税“的条件。他的话一出口,慈禧的手都抖了,朝廷上的高官更是神色大变。就这么一句话,慈禧已经明白庞青云不是为己所用的人,也就是“外人”。

庞青云真是太天真了?两江几乎是当时全国最富裕的地方,两江赋税也是朝廷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免一年,国库都会减半,他竟然提免三年?

他得罪了太后而不自知。后来,狄大人和陈大人找他谈话,狄大人三番五次的试图拉拢他,庞青云不为所动。而曾经借给他兵、又带他进入紫禁城的陈大人趁机跟他撇清关系,又话里有话的提醒他当心性命。

下一个镜头,庞青云站在结冰的河上,正是“如履薄冰”。此时,庞青云明白自己正面临一场政治危机。不过,死局已定,他还以为自己能盘活。

李连杰金城武主演的电影(13年前李连杰刘德华)(10)

他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交出兵权,处死自己的兄弟赵二虎,就可以赢得朝廷的信任。没想到,他早已沦为朝廷的“弃子”。

当那些隐藏在礼炮声中的长枪,一枪一枪射穿他的后背时,他才明白,自己被朝廷出卖了,他的理想无法实现了。

他一心效忠朝廷,却被朝廷出卖。一生中,唯一对他忠心的就是他的结拜兄弟。

如果要死,他宁愿死于兄弟之手。所以,他死前几乎欣慰的请求姜午阳补上最后一刀。当然,也可以说,他借助姜午阳维护了自己的理想和尊严。

李连杰金城武主演的电影(13年前李连杰刘德华)(11)

可是他的宏大理想中,同时裹夹了太多的个人野心。

比如,他利用赵二虎带来的土匪队伍和三公谈条件,打下一座座城,赢得功名。

后来他狠心的杀死赵二虎,当然是被朝廷所迫,更深一层原因是,赵二虎土匪出身,私发军饷,名声不好,将影响他仕途。而当时他距离“两江总督”之位只差一步之遥,杀掉赵二虎,他就可以平步青云,永绝后患。

人性如此复杂,更何况是在战争年代。人不纯粹,“兄弟情”不可能纯粹,而“理想”这一光明的外衣下,永远涌动着野心和私欲。

李连杰金城武主演的电影(13年前李连杰刘德华)(12)

喜欢请关注 “时空记1994” ,定期更新影评、书评、乐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