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迪庆州、怒江州、大理州、楚雄州,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云南省大理州属几类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云南省大理州属几类区(云南省丽江迪庆)

云南省大理州属几类区

云南省:丽江市、迪庆州、怒江州、大理州、楚雄州

丽江市

汉属越嶲郡地,蜀汉、晋属云南郡。唐南诏置铁桥节度,后改剑川节度。宋大理属善巨郡,谋统府及么些部地。元1254年立茶罕章管民官,1271年改丽江宣慰司,1276年改置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1382年置丽江府,后改丽江军民府,属云南布政使司,因金沙江流经境内,金沙江古名丽水,故而得名。清1723年改土归流,隶属云南布政使司。1913年废府置县,分设丽江、永北(包括宁蒗)、华坪等县。1941年设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丽江县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永胜、华坪、宁蒗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云南省设立丽江专区,专署驻丽江县。辖丽江、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维西、中甸、华坪等8县及宁蒗、碧江、福贡、贡山、德钦等5设治局。1970年,丽江专区改称丽江地区,区署驻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辖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华坪、永胜2县。

2002年,丽江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丽江地区,设立地级丽江市。撤销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原辖区分设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丽江市辖原丽江地区所属永胜、华坪2县和宁蒗黎族自治县,另辖新设立的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至2020年末,丽江市共辖1区2县2自治县。 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公元前111年,西汉属益州越嶲郡遂久县。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属宁州云南郡姑复县。至清1770年设丽江县。1961年丽江县改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2003年,撤销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改设地级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950年属丽江专区(1970年改称丽江地区),2002年属丽江市。

永胜县、华坪县: 西汉为遂久县地,东晋时名姑复县。元1278年设施州(辖今永胜、华坪两县),1280年改称北胜州;明因之。清先后称北胜州、北胜直隶州、永北府、永北直隶厅等。1913年,分永北直隶厅为永北、华坪二县。1934年,永北县更名永胜县。1958年永胜、华坪2县合并设永华县,1959年恢复永胜县和永华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相同。

宁蒗彝族自治县:1932年以前属永北县(后更名永胜县)宁蒗分县。1932年,自永北县划出宁蒗分县,改设宁蒗设治局。1952年,宁蒗设治局改设宁蒗县。1956年,宁蒗县改设宁蒗彝族自治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相同。

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系藏语“吉祥如意的地方”之意。汉代为牦牛羌地。三国蜀汉,分属益州云南郡、马儿敢部地。两晋时分属宁州、马儿敢地。南北朝属党项部,北朝周时维西属南宁州。隋时为南宁州总管府。唐680年,吐蕃在今迪庆境内维西塔城一带设“神川都督”。唐南诏国属剑川节度辖地,今维西为敛寻城,今德钦为聿赍城。宋大理国属善巨郡辖地,今香格里拉称旦当,维西称罗裒间。南宋1253年,忽必烈率领的“回回亲军”南下,后平大理国。

元代,先后属云南行省丽江宣慰司、丽江路、巨津州、丽江、吐蕃等军民宣抚司、宣慰司。明代先属丽江路,后改丽江府。清1648年,德钦归属西藏统属范围。1659年丽江府改丽江土府,所辖县级政区改为厅。1913年中甸厅改中甸县,维西厅改维西县。1935年,阿墩子改设治局,并更名为德钦设治局。

今迪庆藏族自治州所属市县,1950年为中甸、维西、德钦个3县级行政区,均属丽江专区。1957年,云南省设立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治州由丽江专区代管,州署驻中甸县城。中甸、维西、德钦3县均属迪庆藏族自治州。1973年,迪庆藏族自治州为省直辖。至2020年末,迪庆藏族自治州共辖1市1县1自治县。 香格里拉市: 汉为牦牛羌地。晋为马儿敢地。南北朝属党项部。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属吐蕃神州都督地,唐南诏国为剑川节度使地。宋大理国为旦当,元代称大旦当。清置中甸厅,1913年改设中甸县。2001年,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系迪庆藏语“心中的日月”之意。2014年,撤县改设香格里拉市。1950年属丽江专区,1957年至今属迪庆藏族自治州。

德钦县:汉为牦牛羌地。唐南诏国为聿赍城。宋属善巨郡。元代称“小旦当”。明1509年称阿德酋,后称阿墩子。清1648年,归属西藏统属范围。1932年,改设阿墩子设治局,1935年更名为德钦设治局,“德钦”系藏语“极乐太平”之意。1952年,德钦设治局改设县级德钦藏族自治区,1957年改设德钦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香格里拉市相同。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西汉属益州郡地,东汉属永昌郡地。唐初属吐蕃地;唐南诏国为敛寻城。宋大理国为罗裒间。元1277年置临西县。明1437年,临西县省入巨津州。清1727年置维西厅,1913年,维西厅改设维西县。1985年,维西县改设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香格里拉市相同。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怒江州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在汉代分属越嶲、益州、永昌等郡;晋魏时期分属永昌、云南、河西等郡。唐(南诏)时兰坪、碧江、福贡、贡山属剑川节度;泸水属永昌节度。大理国时兰坪设澜沧江郡(后改兰溪郡),属谋统府,碧江、福贡、贡山属兰溪郡;泸水属胜乡郡。元代兰坪设兰州土知州,属丽江路;贡山隶临西县并与碧江、福贡统属丽江路;泸水分属云龙甸军民府和永昌府。明代兰州(兰坪)土知州、碧江、福贡统属丽江军民府;贡山隶临西县康普、叶枝土千总,属丽江军民府;泸水怒江东岸设六库、老窝土千总,属云龙州,怒江西岸设登埂、鲁掌土千总和卯照土把总,属永昌府保山县。清朝兰州土知州改土归流,设兰州知州。兰州、碧江、福贡统属丽江府;贡山属维西厅菖蒲桶区;泸水六库、老窝土千总属云龙州,登埂、鲁掌、卯照土千总属永昌府保山县。

辛亥革命后,云南“怒俅殖边总队”分路进入怒江,成立知子罗、上帕、菖蒲桶三个“殖边公署”,在兰坪县营盘街设立“殖边总局”,对这一边区直接行使军政管辖权,将属保山县的登埂、鲁掌、卯照及原属云龙县的六库、大兴地等地合并,成立鲁掌行政公署。1916年,各殖边公署改为行政公署。1928年—1933年,各行政公署先后改为泸水、碧江、福贡、贡山设治局,分隶于丽江和腾冲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所属市县,1950年为4县,分属丽江专区和保山专区。1954年8月设立地级怒江傈僳族自治区,自治区首府驻碧江县知子罗,辖碧江(1986年撤销,其辖地并入泸水、福贡2县)、福贡、贡山、泸水4县,另辖原保山专区的泸水县。1956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改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至2020年末,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共辖1市1县2自治县。

泸水市:西汉属益州郡比苏县。明末清初置老窝、登埂、卯照、鲁掌、六库五土司,分属大理府的云龙县及永昌府的保山县。1914年设泸水行政委,1932年设泸水设治局。1951年改设泸水县。1961年,自缅甸收回片马,成立片马岗特区,隶属丽江专区。1966年,片马岗特区划属泸水县,成立片马乡。 2016年,泸水县改设县级泸水市。1950年属保山专区,1954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6年改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至今)。

福贡县:西汉属越崔郡地。宋大理国属丽江临西县(今维西县)地。清康熙年间分属鹤庆府、丽江府维西守备厅。1912年,怒俅殖边队第一小队进驻上帕(今县城)设立上帕殖边公署。1916年改为上帕行政公署,1928年改称康乐设治局,1935年改称福贡设治局。1951年改福贡设治局为福贡县。1950年属丽江专区,1954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6年改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至今)。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汉时为越嵩郡边徼地。元属临西县地。明为维西康普、叶枝土千总管辖。清属丽江府维西厅。1912年为兰坪营盘街“殖边总局”管辖,置菖蒲桶殖边公署。1913年置菖蒲桶行政委员会,1916年置贡山行政区。1922年置菖蒲桶行政区,1933年设贡山设治局。1950年改贡山设治局为贡山县,因县西有高黎贡山得名。1956年,贡山县改设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福贡县相同。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汉元封二年,今兰坪县域隶属益州郡比苏县。唐朝时期设眉邓、洪郎二州,南诏时期隶属剑川。元、明、清三个朝代均属丽江。1912年设兰坪州治,1914年废州立兰坪县。1987年,兰坪县改设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福贡县相同。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系傣语“大治”之意。大理古称昆弥(昆明)国,隋朝为白子国地,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后属姚州都督府,置蒙舍、蒙睶、施浪、浪穹、邓赕、越析六诏地,737年,云南王皮罗阁统一了六诏。1253年元灭大理国,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大理移到昆明。1269年设大理上、下两万户府。明设大理府,清沿袭明制。

1950年,云南省设立大理专区,专署驻下关区(翌年改下关市),辖大理、邓川、洱源、凤仪、宾川、漾濞等14县和下关市。1956年,撤销大理专区,设立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州首府驻下关市。自治州管辖下关市和大理、邓川、洱源、宾川、云龙、凤仪、祥云、弥渡、永平、漾濞、巍山、剑川、鹤庆等13县。至2020年末,大理白族自治州共辖1市8县3自治县。

大理市:先秦属西南夷。公元前109年,西汉时置叶榆县,至隋时,隶属有变,县名不变。宋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立大理国。至元代1289年改置太和县。至明清两朝,太和县和赵州均属大理路(府)。1913年太和县改为大理县,赵州改为赵县(翌年更名凤仪县)。

1960年,合并下关市 大理、凤仪、漾濞3县,设立县级大理市。1962年,撤销大理市,以合并于大理市的原大理、凤仪2县地,恢复大理县。同年恢复漾濞县和下关市。1983年,合并大理县和下关市,复设县级大理市。1950年属大理专区,1956年属大理白族自治州。

附:下关市:1950年,划出凤仪县下关镇和大理县的邻近下关镇的地区,设立县级下关区。1951年,下关区改设县级下关市。1960年,下关市并入大理市;1962年恢复下关市。1983年并入大理市。

漾濞彝族自治县:自西汉起,今漾濞地先后为益州、永昌、云南各相关郡所属。唐初六诏称雄时先后为蒙巂、样备诏地。宋朝时为大理国属地。1912年,以样备等三巡检司故地及云龙、洱源插花地设置漾濞县,得名于境内大河漾濞江。1958年并入大理市,1962年恢复漾濞县。1985年,漾濞县改设漾濞彝族自治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大理市相同。

祥云县:公元前109年,汉武帝降服滇王,因梦见彩云南现,故取名为云南县。明1381年平定云南,改品甸赕为洱海卫,与云南县县卫合一。1918年,因县名与省同名,改称祥云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大理市相同。

宾川县:先秦属滇国叶榆地。西晋270年属宁州云南郡云平县。明1494年,析太和县、赵州、云南县地,于宾居川置宾川州。1913年,裁宾川州改宾川县,因县西南有地名宾居,又邻金沙江得名。1960年并入祥云县,1962年恢复宾川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大理市相同。

弥渡县:西汉属益州郡云南县地。元1273年改置建宁县,1912年,析赵州、蒙化、祥云三县地置弥渡县。1960年并入祥云县,1962年恢复弥渡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大理市相同。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公元前109年,西汉时属益州郡邪龙县地。唐初,由彝族先民建立的南诏(蒙舍诏)统一洱海地区的五诏后建立地方民族政权—南诏国。元1275年,以今南涧为中心的地区置定边县。清1729年,裁定边县为南涧巡司。民国属蒙化县。1954年,蒙化县更名为巍山县。 1956年,撤销巍山县,其辖区分设巍山彝族自治县和永建回族自治县。1960年,撤销巍山彝族自治县和永建回族自治县,合并设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大理市相同。

南涧彝族自治县:1961年以前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地。1961年,析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和弥渡县各部分地区,设立南涧县。1963年—1965年,再并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南涧地区,改设南涧彝族自治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大理市相同。

永平县:先秦属西南夷。东汉公元69年属博南县地。元1274年改置永平县。明清属永昌府。民国先后属迤西、滇西、腾越道,云南第十一行政督察区等。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大理市相同。

云龙县:公元前109年,西汉时为比苏县地,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西晋311年于比苏县置西河郡。南北朝557年废比苏县。宋937年—1253年,云龙属胜乡郡,名“云龙赕”。1289年置云龙甸军民总管府并防送千户所。明1384年授云龙土知州,属大理府。1913年改云龙州为云龙县。1958年并入永平县,1961年复置。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大理市相同。

洱源县:洱源即洱海之源。西汉至南北朝属叶榆县。隋属南宁州。唐644年于境内置浪穹、邓备、舍利等州。元1257年置浪穹、德源两个千户所。1274年置邓川州,领浪穹县,凤羽县,隶大理路。1913年,浪穹县改称洱源县,邓川州改为邓川县。1958年,洱源、邓川2县并入剑川县。1962年,自剑川县析出原洱源、邓川地复置洱源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大理市相同。

剑川县: 西汉至三国时属益州郡叶榆县。唐初属剑南道姚州,南诏国时为剑浪诏(矣罗识诏),属剑川节度(治剑川城)。宋大理国时为义督睒,属谋统府。元1274年改置剑川县。明1384年升剑川县为剑川州。1913年,降剑川州为剑川县。1950年属丽江专区,1956年属大理白族自治州。

鹤庆县:西汉至南北朝属叶榆县地。唐初属剑南道,664年设姚州,境内属下辖13州中的野共州。这时,洱海地区有六诏,境内又属越析诏,称漾共、鹤川。后建制、隶属变化频繁,至元1274年置鹤州,1284年升鹤州为鹤庆府。明1388年设鹤庆御,领2所,属大理卫。1397年改鹤庆府为军民府,下辖顺州、剑川二州。清初袭明制,称鹤庆军民府,清1770年,鹤庆撤府改州。1913年,改鹤庆州为鹤庆县。1950年属丽江专区,1956年属大理白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

春秋时期,秦霸西戎,氐羌部落南迁,州境以氐羌文化为主,百越、百濮变弱。公元前4世纪,楚将庄蹻通滇,楚雄属滇地。汉代分属益州郡和越嶲郡。曾为爨氏所据。三国蜀汉西部置云南郡,治今姚安县;东部属建宁郡,北部属越嶲郡,均隶益州。西晋则分属建宁郡和云南郡,隶宁州。东晋、南朝时,州境西部置兴宁郡,治今姚安县;东北部置建都郡,治今武定县;东部属晋宁郡,均隶宁州。隋唐时期,州境经长期民族融合,形成以乌蛮、白蛮为主体的居住区。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属戎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治今姚安县),隶剑南道。唐南诏国时属拓东节度和弄栋节度(治今姚安县)。宋大理国属弄栋府(治今姚安县)、鄯阐府和威楚府(治今楚雄市)。唐宋时期“南诏三十七部”在州境有白鹿部(楚雄)、罗部(罗次)、罗婺部(武定)、华竹部(元谋)以及抬萼部(牟定)、易裒部(广通)、摩刍部(双柏)等以彝族先民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元初,州境分属威楚万户、罗婺万户、大理万户和安宁千户所;后分置威楚路、武定路、姚安路、中庆路安宁州。明代先后属楚雄府、姚安军民府、武定府。清代分属楚雄府、武定直隶州(府)。

1913年废府、州:南安州、姚州、镇南州。1916年裁滇中道,东部直属省。1929年废腾越道,西部直属省。1946年云南置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姚安县,下辖姚安、镇南等21县。双柏县隶属第六行政督查区(驻新平县);武定等3县由省直辖。

今楚雄州所属市县于1950年,分属楚雄、武定2个专区。楚雄专署驻楚雄县,辖楚雄、牟定、禄丰、镇南、双柏、姚安、大姚、永仁等11县。武定专署驻武定县,辖武定、元谋等7县。1953年,撤销武定专区,楚雄专区增辖原武定专区所属之武定、元谋等6县。楚雄专区共辖楚雄、镇南(后称南华)、牟定、姚安、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禄丰、双柏等17县。1958年,楚雄专区改设楚雄彝族自治州,州署驻楚雄县城,辖原楚雄专区的楚雄、双柏、禄丰、元谋、武定、永仁、大姚、姚安、南华、牟定等16县。至2021年6月,楚雄彝族自治州共辖2市8县。

楚雄市:先秦为古滇国地,西汉属益州郡。西晋属宁州云南郡。东晋至南朝梁属宁州建都郡。东晋338年,爨酋威楚筑土城于峨碌,遂楚雄建城之始。元初置威楚千户。1271年,威楚千户隶威楚路。1278年威楚千户升威州,并置富民、净乐2县,隶属威楚路。1284年,撤销富民、净乐2县,置威楚县。明1382年改威楚县为楚雄县。1983年,楚雄县改设县级楚雄市。1950年属楚雄专区,1958年属楚雄彝族自治州至今。

禄丰市:两汉至西晋为秦臧县。唐南诏国时,禄丰为龙和城,罗次为次赕。宋大理国时,禄丰为碌奉甸,罗次为罗部。元1275年置安宁州,并析置禄丰县;同年置罗次州,1287年罗次州改罗次县。清1730年,禄丰、罗次2县属迤东道云南府。1958年,罗次、广通2县并入禄丰县。2021年, 禄丰县改设县级禄丰市。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楚雄市相同。双柏县:先秦为古滇国地,汉置双柏县,因建县时县衙门前有两株古柏而得名。唐南诏国时属弄栋节度辖地。宋大理国时名摩刍,属威楚府。元1256年设立摩刍千户所和鄂嘉千户所,隶属威楚万户府。1275年改摩刍千户所为南安州。1913年,废州改南安县,1914年,因与福建南安县重名改为摩刍县。1929年,摩甸县更名双柏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楚雄市相同。

牟定县:两汉属益州郡。唐南诏879年以后,属弄栋节度所辖。宋大理国时称牟州,属威楚府。元1254年立牟州千户,1275年牟州千户改置定远州,不久,降州为定远县。1914年,因与安徽、四川、陕西省地名重复,定远县更名为牟定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楚雄市相同。

南华县:两汉为益州郡地。唐南诏国于沙却置俗富郡,属弄栋节度。宋大理国为石鼓赕沙却,属威楚府。元1275年改镇南州,明清沿为镇南州。1913年,改镇南州为镇南县。1954年,镇南县改称南华县。1958年并入楚雄县,1962年复置。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楚雄市相同。

姚安县:先秦为古滇国地。西汉属益州郡弄栋县地。三国蜀汉至明清时期,弄栋县(唐称姚州)均为郡州府治。唐621年改弄栋置姚州,辖姚城等三县,并置姚州都督府,归剑南节度史所辖。宋大理国为弄栋府(统矢府)。元1328年,升姚州为姚安路军民总管府,辖姚州、大姚县。明1382年改置姚安府,辖姚州(今姚安)、大姚县。1913年,改姚州改为姚安县。 1958年并入大姚县,1962年复置。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楚雄市相同。

大姚县:公元前111年,西汉时为蜻蛉县地。唐南诏国时为弄栋节度弄栋城。

宋大理国为褒州大姚堡,属弄栋府。元1257年废褒州置大姚堡千户所,1274年改置大姚县。明1382年改置姚安府,辖姚州和大姚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楚雄市相同。

永仁县: 1924年以前属大姚县,1924年析置。1958年并入大姚县,1962年复置。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楚雄市相同。

武定县:先秦属古滇国,西汉属益州郡。唐初属南宁州总管府地。唐南诏国时为拓东节度求州,东爨乌蛮三十七部之罗婺部分布于境内。宋大理国为罗部,属威楚府。元1271年改置北路,1274年更名武定路。明1382年改置武定府,清初为武定军民府。1770年,降武定为直隶州。1913年,改武定为直隶州为武定县。1950年属武定专区,1953年属楚雄专区,1958年属楚雄彝族自治州。

元谋县:先秦为古滇国地。西汉属益州郡。唐629年改为靡州,领磨豫、七部二县。元1289年,元谋土酋广哀于金马山归附,改华竹部为元谋县。至明清元谋县建制不变,隶武定府。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元谋县相同。

谢谢各位看官老爷阅后加关注,欢迎指出缺点错误,我好更改(14天后就不能更改了)。欢迎评论点赞。非常感谢各位看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