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融数据出台,2022年1月份M1增速-1.90%,M2增速9.80%,M1-M2增速差达到-11.70%的历史低位,这代表了什么?会对哪些产生影响?谁比较关心?

M0=流通中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1表现为企业和个人(经济微观主体)的即时消费、投资能力,M2表现为企业和个人即时消费、投资能力和潜在消费、投资能力。M1主要用于经济微观主体的短期资金需求,M2可用于长期资金需求。

如果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经济运行效率上升;如果M1增速小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回落,货币流通速度减缓,经济运行效率降低。

M1是重要的流动性和经济活跃度指标。M1 增加,表明经济活跃度提高,投资者信心增强,投资意愿增强,居民和企业愿意持有流动性高的货币资产,更愿意进行高流动的股权类投资,股权类资产上涨;反之,M1减少,投资者预期减弱,经济活跃度降低,居民和企业更愿意进行固收类产品投资,倾向于持有定期存款,更愿意投资债券市场,流动性较高的股票市场下跌。因此,M1、M2和股市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但是到底是谁影响谁呢?

m2和m1剪刀哪个好?也来说说M1M2剪刀差这件事(1)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M1-M2增速为正的时候,沪深300指数有涨有跌;M1-M2增速为负的时候,沪深300指数有涨有跌,涨跌各半,看上去没有什么联系。但有个值得关注的情况,就是M1-M2增速达到极值的时间和沪深300指数变盘的节点有着较强的相关性。2006年1月,M1-M2达到最大负值,指数迎来快速上涨,沪深300指数先于该值6个月开启了史诗级的牛市;2007年8月,M1-M2达到最大正值,指数达到了最高点,迎来了快速下跌;2009年1月,M1-M2达到最大负值,沪深300指数先于该值3个月达到最低值,之后开始了较大的反弹;2010年1月,M1-M2达到最大正值,沪深300指数先于该值1个月达到高点,开起来下跌过程;2014年1月,M1-M2达到最大负值,沪深300指数同步达到最低点,开始反弹;2015年5月,沪深300指数到达最高点,此时M1-M2仍为负值;2016年5月,沪深300指数到达最低点,此时M1-M2仍为正值,并于两个月后达到阶段性最高值;2019年1月,该值与沪深300指数同步到达最低值,随后同步反弹。

从上面的分析和图上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除2015年5月、2016年5月这两次之外,其他时间段M1-M2极值的出现和沪深300的阶段性顶点、底点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但是M1-M2高低点的出现滞后于指数的高低点,偶尔有同步情况的出现。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更愿意相信,M1-M2增速与沪深300的涨跌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更多的是股市的涨跌影响了M1-M2增速,也就是M1-M2增速的变化是股市涨跌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现在M1-M2增速创出了阶段性新低,不能说明股市马上就会涨,他更多的可能是反映了由于股市下跌导致了M1-M2增速处于阶段性新低的结果,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起码证明了现在股市处于低位,跌不到哪里去了。

说不定就像从前一样,从现在开始M1-M2增速就和沪深300指数一起在创下阶段性底部后开始反转了呢!?

但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