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镇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境内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在武昌东湖和水果湖双孔桥附近发现有一座李白放鹰台,出土了石斧、石锛、鱼叉及含有稻壳的红烧土等,此处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
武昌水果湖李白放鹰台此处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
市郊黄陂区的张西湾古城为4300年前古人类生活的遗址,还有盘龙城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也是国内目前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的商代古城遗址。
市郊黄陂区的张西湾古城为4300年前古人类生活的遗址
市郊黄陂区盘龙城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崛起以荆州——武汉沿江段为军事经济中心,武汉自先秦便为楚国重镇。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人筚路蓝缕、追新逐奇、兼收并蓄、崇武爱国、和谐诚信的精神以及楚庄王、孙叔敖、老子、庄子、屈原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深刻地影响着后人。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富矿。早在公元前433年,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编钟古乐器是2400多年前的“钢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如果你去武汉,不可不去湖北博物馆,这里陈列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14万件,一级文物达几千件,还可以欣赏编钟演奏的古风音乐。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编钟古乐器是2400多年前的“钢琴”
武汉的城市建制始于西汉,武昌旧称江夏,汉阳旧称汉津,东汉末年,据守荆州的刘表派遣黄祖为江夏太守,设郡城于汉阳龟山,名为“却月城”,“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
东汉末年设郡城于汉阳龟山,名为“却月城”,"却月城"因月湖而得名,成为武汉最早的城堡。
湖北境内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段段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中,讲述三国时期各路英雄豪杰的故事最多,而且许多故事还能找到在武汉的发生地。
赤壁之战后,孙权自建业(今南京市)移治于鄂(今鄂州市),筑夏口城,改鄂县名武昌,设武昌郡。
刘备借荆州的区划图
由于该地理位置异常重要,曾为魏、蜀、吴三国的争夺点,先有蜀、吴联合抗魏的赤壁之战,后有蜀、吴的夺荆州。孙权在取回被刘备“借”去的荆州城后,取得了长江中游的统治权,遂将军事中心迁往江夏,在长江流域与刘备成对峙之势。孙权登上了江北龟山,感叹江山“因武而昌”,就将对面的江夏城更名为武昌,并于223年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这便是日后著名的黄鹤楼。
孙权于223年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的位置
孙权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这便是日后著名的黄鹤楼。
三国鼎立时在武汉留下了诸多的历史遗迹,东湖一带有孙权的吴王庙、刘备的郊天台、曹操的彤云阁(庙)。鲁肃的战马死于东湖的一座小洲上,这座小洲被称为“白马洲”,又名“隐马洲”。在蛇山上有孙权筑造的夏口(今武昌)城,在东湖建造了第一城鄂州城。关羽因“卓刀于地,水流成泉”,在武昌则有了卓刀泉这一地名。因传说关羽在汉阳江边洗他的赤兔马,如今汉阳桥头便有了洗马口地址。在汉阳县黄陵矾东褚山下,有一段残破的城垣,相传诸葛亮曾在此屯兵,因此该地称为“诸葛城”。
孙权在东湖建造的第一城鄂州城
东湖一带有刘备的郊天台
隋朝时,606年汉阳手工业兴起,隋炀帝将旧称汉津更名为汉阳沿用至今。
汉阳古图反映出手工业兴旺
唐朝时,将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唐朝诗人李白所留下来的有关武汉的诗歌较多,这或许与其在湖北生活时间较长有关吧。据史书记载,他曾在湖北安陆生活十年,写下了许多与武汉有关的诗歌。比如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唐朝诗人李白
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郡。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驻鄂州(今武昌)八年,在此兴师北伐。
黄鹤楼公园岳飞铜雕
元朝时,元世祖至元十八(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治所(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行省”的出现和制度化,属于元朝地方行政体制的一个巨大而显著的变化。它不仅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极大地促进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这一制度的创设,对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建设是一个新的探索,并为后来明清两代、民国和新中国省级行政体制机制的运行与发展开启了历史的序幕。公元1312年(元仁宗时),全国已形成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征东行省等11行省。
元朝时湖广行省地图
明朝时,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于成化年间(1417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汉口建镇有500年历史,紧靠长江和汉江,商贸运输得到迅速发展,至明末已经相当繁盛。而今全国著名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正是源于这一时期的汉正街成为货物集散中转市场。
明朝时的汉口老码头
清朝时,武汉是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天下四聚”,汉口镇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天津条约》后,汉口开埠对外通商口岸,英、德、法、俄、日五国先后在汉口开辟租界。1889年晚清重臣张之洞任湖广总督为官17年。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张之洞成为后期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之一,他在武汉推广新学,振兴实业,并在教育、水利、交通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尝试,开启了武汉现代化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武汉成为全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工商业中心。
十九世纪中期,汉口成为湖广第一大城市,并被外国商人、传教士以及英国使团称为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