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冲笑傲江湖最开心的一段(放纵不羁令狐冲)(1)

一位放纵不羁的大侠,一首勘破世事的悲歌,一段亦正亦邪的情缘。一个风雨飘摇的江湖。入的江湖,终身江湖,既是同病相怜,又是惺惺相惜。你本是冰雪少女,误落凡尘,我本凡夫俗子,与你邂逅。只叹人生多变,世事无常,此情此景,何以堪当?既然如此,你我随曲而和,凭歌即舞,不问世事,从此笑傲江湖。

令狐冲笑傲江湖最开心的一段(放纵不羁令狐冲)(2)

阅读目录

1、《笑傲江湖》来历

2、《笑傲江湖》小说简介

3、《笑傲江湖》发生背景

4、《笑傲江湖》小说版本

5、《笑傲江湖》影视作品版本

6、《笑傲江湖》若兰评论

7、《笑傲江湖》思想内涵

8、独恋96版《笑傲江湖》

9、若兰江湖情缘

一、书名来历

其实呢“笑傲江湖”源自吴承恩著《西游记》中的一句词。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渔夫的“西江月”词中一句“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后被金庸用于其武侠小说书名《笑傲江湖》。该书没有时代背景,“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笑傲江湖折射政治斗争,同时也表露对斗争的哀叹,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

二、《笑傲江湖》小说简介

《笑傲江湖》是金庸1967年开始创作的一部武侠小说,1967年4月20日至1969年10月12日连载于明报。1969年完成。故事讲述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生性豁达不羁。偶遇剑宗高人风清扬授以“独孤九剑”,又意外尽得五岳各派剑法精髓,引致师父岳不群猜疑,藉口逐出师门。岳不群内里奸险非常,为独得《葵花宝典》,竟设计令武林各派自相残杀,唯最终作法自毙。死于恒山派仪琳剑下。而令狐冲最终则辗转练成“吸星大法”,临危受命成为恒山派掌门。又无意间结识日月神教圣姑,历经磨难,两人终成知心眷侣,从此笑傲江湖。《笑傲江湖》属于金庸的后期作品,其叙事状物,已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笑傲江湖》所涉及的场景、人物以及各类武林人物交手搏斗的场面不可胜数,但历历写来,景随情转,变化无穷而皆能贴合生活。《笑傲江湖》的中心是武林争霸夺权,为了达到目的,夺取《辟邪剑谱》和《葵花宝典》,最后两派都败在两部秘笈上。《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之一,其不仅靠跌宕起伏、波谲云诡的情节引人入胜,更能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出数个性鲜明、生动可感的文学形象。豁达不羁、舍生取义的令狐冲;娇美矜持、至情至性的任盈盈;阴鸷狡诈,老奸巨猾的岳不群;桀骜不驯、老谋深算任我行,许身佛门、相思痴恋的仪琳;皆可为武侠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异彩。作品所高扬侠义、仁爱、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对今人仍有强烈的感召力。

三、《笑傲江湖》发生时间背景

元朝末年张三丰还健在,而《笑傲江湖》中的冲虚是张三丰的多传弟子。可见,《笑傲江湖》肯定发生在元代之后。在《鹿鼎记》第二十三回中澄观曾道:“古人说道,武功到于绝指,那便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听说前朝有位独孤求败大侠,又有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当世无敌”。可见,笑傲发生在清代之前。故而《笑傲江湖》发生时间大约在明朝。

四、《笑傲江湖》小说版本

针对旧版而言:魔教十长老是死于风清扬剑下;风清扬后来住在思过崖一石洞内;岳灵珊从青城派手中救林平之时有“慨饮毒酒”的情节;曲非烟没有死;对桃谷六仙有较详细描述,

新版则对六人外貌一概以“马脸”来形容;旧作对岳不群内心的描述较多,却也显得累赘,不如新版的不动声色;衡山派“潇湘夜雨”莫大先生在“聚歼”一章中惨死在华山石洞,是被众瞎子乱剑砍死的,但新版让他复活,并在令狐冲和任盈盈大婚之日,用胡琴奏出他唯一带有欢乐气氛的《凤求凰》;有些名字不大一样,如向阳巷旧作葵花巷,日月神教旧作朝阳神教,而人名大多只是换了一个姓氏。

所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小说版本是新版,也就是金庸先生修改之后的版本,都收录在《金庸小说集》里面。而早期版本很少在大陆发行,基本在港台地区。

说道曲非烟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曲非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她是《笑傲江湖曲》的创造者,魔教长老曲洋的孙女,小名非非,曲长老孑然一身,与孙女相依为命。虽然非非在戏弄青城派时候曾大叫“妈妈”,但是恐怕妈妈早已不在人世,至于父母为何不在人世,恐怕也是一个极为悲戚的故事。

令狐冲笑傲江湖最开心的一段(放纵不羁令狐冲)(3)

名为“非烟”,而身世真如一缕轻烟,在金庸的手下,出场,消逝 。费彬一剑刺入非烟的心窝,了缺了这个十几岁的生命,心中不由一颤,在笑傲江湖中她只不过是个配角罢了。死亡就意味着谢幕,结局,与她无关。就像一颗流星,在江湖上陨落,留下的只是似烟非烟的惆怅。她的童年金庸没有提起,恐怕也是一种坎坷吧。因为她的爷爷是魔教长老啊。

尤其是对令狐冲说那句“你这傻瓜,她是要陪你在一起死啊……”话还没说完就……,相比于依琳的含蓄,曲非烟的直率真的让人很喜欢。要知道她才十几岁的小姑娘。她的死令人无比惋惜。我看到这也曾落泪。生命真是脆弱。

五、《笑傲江湖》影视版本

关于《笑傲江湖》影视版本可能很多武侠迷还不清楚,所以需要梳理一下。《笑傲江湖》早期影视版本都是由港台地区投资拍的电影和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总共有十个,三版电影和七版电视剧。香港无线电视台总共投资拍摄了两次《笑傲江湖》,早期的资源比较少,可能没见过。令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96年吕颂贤版《笑傲江湖》和林青霞版电影。而我个人也是比较倾向于这两个版本。

1、1978年香港邵氏汪禹、施思主演的电影

2、1984年香港TVB版周润发、陈秀珠主演电视剧

3、1985年台湾台视版梁家仁、刘雪华主演电视剧

4、1990年香港许冠杰、张敏主演的电影

5、1992年李连杰、林青霞主演的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6、1996年香港TVB版吕颂贤、梁艺龄主演电视剧

7、2000年新加坡版马景涛、范文芳主演电视剧

8、2000年台湾中视版任贤齐、袁咏仪主演电视剧

9、2001年大陆版李亚鹏、许晴主演电视剧

10、2013年大陆版霍建华、陈乔恩主演电视剧

令狐冲笑傲江湖最开心的一段(放纵不羁令狐冲)(4)

既然影视作品,就是改编,那所以必然与原著颇有出入。马景涛版的《笑傲江湖》就与原著有所出入,添加因武林盛传《葵花宝典》,修炼《葵花宝典》便可称霸武林。又添加令狐冲“锦衣卫援住有所出入卫”争斗。

1984年,香港无线电视台首次将金庸的原著小说《笑傲江湖》改编成电视剧,并由周润发和陈秀珠主演,本剧也就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第一部《笑傲江湖》。相较于后来1996年同样由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的《笑傲江湖》,本剧并不为大多数年轻观众所熟知,但却给以往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始终拥有着其后来者无法比拟的地位。

令狐冲笑傲江湖最开心的一段(放纵不羁令狐冲)(5)

1990年许冠杰版《笑傲江湖》的改编与原著颇有出入。大内库藏武功秘笈《葵花宝典》失窃。东厂主管太监古今福率千户欧阳全等,南下调查辞官锦衣卫林镇南,同时收用“五岳盟主”左冷禅外围策应。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与师妹岳灵珊奉师命增援林镇南,无奈两人实力不济,领得林镇南遗嘱后遁走,二人先后巧遇顺风堂堂主刘正风、日月神教长老曲洋、华山派风清扬,获传《笑傲江湖》曲谱和独孤九剑。各路人马为《葵花宝典》纷纷聚于苗人地界。古今福与岳不群为《葵花宝典》大打出手,令狐冲不忍一班师兄弟受牵连愤而使出独孤九剑,始明了“笑傲江湖”真意。

令狐冲笑傲江湖最开心的一段(放纵不羁令狐冲)(6)

2013年版《笑傲江湖》由于正工作室与华夏视听环球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出品,霍建华、陈乔恩、袁姗姗领衔主演,胡意涓和黄俊文执导。最大的改编应该就是东方不败,很多网友看过之后纷纷吐槽,到底东方不败是不是女扮男装?还有东方不败与令狐冲的爱情、东方不败的年龄等都令人质疑。

令狐冲笑傲江湖最开心的一段(放纵不羁令狐冲)(7)

六、《笑傲江湖》若兰评论

1、侠义精神

在金庸那个年代,武侠文学以弘扬侠义精神为核心。梁羽生先生也曾说大侠未必武功要高,侠义精神但不能少。武侠二字,重在侠而不在武。而古龙小说基本抛开历史背景,用感性来直探人生。至于武功方面,金庸融中国武术和诸子百家文化于一炉,境界高深,变幻莫测。古龙小说武功则以“怪招”取胜,重境界而轻招式。而至于人物性格方面,金庸小说具有“一半野兽,一半天使”的复杂性格,梁羽生则更贴近生活,凸显人性。古龙小说多写变态人格。神秘诡异。金庸小说情节往往开篇平平,随着时间发展,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既然是武侠小说,那就必须有武有侠,武是一种手段,侠是真正的目的,通过武力手段达到侠义的目的,所以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一个人可以完全不懂武功,但不可以没有侠气。

我们看令狐冲,毫无疑问是一代大侠。论侠义精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肯为素不相识的小尼姑舍身拼命,执掌恒山尽心尽力。论武功,令狐冲身怀独孤九剑和吸星大法,可以说是英雄出少年。然而令狐冲并非所谓侠之大者。金庸所谓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笔下郭靖、乔峰、杨过都可称得上侠之大者,但到了《笑傲江湖》,金庸不再执着于儒家的政治理想,而是借对政治斗争的批判,来弘扬一种反政治超脱的价值观,令狐冲正是这种价值观的代表。

在原著中,令狐冲相貌平平,并非英俊潇洒的少年,他放纵不羁,玩世不恭。他敢作敢为,快人快语,他机智幽默,油嘴滑舌。对待朋友有情有义,对待爱人用心专一。这也是我最喜欢和欣赏的地方。如果说郭靖是儒家思想与武侠精神相融合的理想化身,那么令狐冲现实生活中则有迹可循。倪匡也曾点评笑傲江湖主角令狐冲狐冲性格的可爱之处,是金庸笔下人物之最,他比杨过多了几分随意,比韦小宝多了几分气派,比乔峰多了几分潇洒。

令狐冲笑傲江湖最开心的一段(放纵不羁令狐冲)(8)

2、知人论世,江湖险恶

金庸曾说《笑傲江湖》是一部政治小说,虽非直接映射文革,但却反映政治斗争。在正派人眼里所谓五岳剑派,一向同气连枝,以正派自居,不得结交奸邪,殊不知正派人士却在背后,滥杀无辜,勾心斗角,无恶不作。至于魔教之人是否有罪,从不过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一日江湖,终身江湖,退隐江湖,谈何容易?任何时候都脱离不了政治,只要曾经是江湖人物,就永远无法离开江湖。脱离不了政治。

金庸通过《笑傲江湖》告诉我们,无论人在江湖,还是身处政坛,其实是进退两难。江湖总是充满血雨腥风,既然不能退隐江湖,在这样险恶的江湖中,能够笑傲江湖。也未尝不可。正因如此,笑傲江湖的境界才显得难能可贵。

刘正风和曲洋可以说是音乐上的知音,两人合奏一曲笑傲江湖可以说是妙合无间,可最终还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悬殊,门户不同。结果为正邪所不容,梅庄四老也是如此,黑木崖上,东方不败就那么粉红色一闪,风雷堂堂主童百熊就倒下去了。武器却是一根精致细巧的绣花针,落水不沉的纤纤绣花针竟能拨开令狐冲的长剑,真是不可思议。以一敌三,力压令狐冲、任我行、向问天、任盈盈等人,东方不败果然名不虚传,可是世间最厉害的东西并不是武功。因而东方不败最终死于剑下。纵然你武功天下第一,又能如何?武功再强也难抵江湖险恶。只不过东方不败的死亡与政治没有多大关系。只因贪恋痴嗔。

令狐冲笑傲江湖最开心的一段(放纵不羁令狐冲)(9)

4、从《笑》令狐冲看人生

我们都知道,西晋皇族欲向阮籍提亲,阮籍大醉三个月,媒人不得与言,废然而返。令狐冲拒绝当日月神教教主,情形与阮籍相似。只是令狐冲正面跟任我行发生冲突,情势更加惊人。是以《笑傲江湖•拒盟》中任我行与令狐冲的言辞交锋。是金庸小说中最惊心动魄、最令人回肠荡气的一段对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二十个字用在令狐冲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令狐冲小聪明还是有的,华山面壁后,剑法独步天下,湖底脱困之后,内力大增。但他一没有王重阳的雄才大略,不是统帅之才,二没有萧峰的天生豪气,有时倒与无赖相近,三没有郭靖的凛然正气,即使岳不群并派,也无可无不可,归根究底,他对华山派有一份血诚,

这正是浪子的处境,虽被开革出派,却一心梦想重回华山派。浪子总在流浪,却一心想家,浪子一心想家?却总在流浪。之所以提到阮籍,倒不是《笑傲江湖曲》与他有关,而是他看似名教的叛徒,实际上忠实的卫道士,他是时代的浪子,正如令狐冲是“江湖”的浪子。在秩序违背人性时,他们以挣脱和破坏秩序的方法维护理想中的秩序,这是浪子存在的意义。在小说中,金庸以喜剧收场,可是在现实中,只能以悲剧结束。现实就是现实,现实永远是那么残酷。

5、为什么要谈东方不败?

从1978年开始,《笑》陆续被改编成影视剧,先后出现过11个东方不败。然而按部就班的改编却难有成功,也正因为如此,徐克版东方不败脱颖而出。

而2013版《笑》也加重了对东方不败角色的丰富,在这部戏中,东方不败是女扮男装的女儿身,一改原著,与仪琳是师妹,她篡位后去妓院刺探情报,与令狐冲装上,一见钟情。对于杨莲亭,则由于相貌酷似令狐冲,所以更加爱慕。为了成全令狐冲,舍生将心换给任盈盈。这样的改编让寻常恋情变成了多角恋情和虐恋。从岳灵珊的初恋、东方不败的相爱、再到任盈盈的相守。可以说感情让人纠结不已。再加上绚烂的布景和华丽的服饰成为了收视的保证。改编经典,向来亚历山大。改编没有错,就看好不好。关键是从台词、演员角色、演技方面来说,都比较粗糙。绚烂的布景和华丽的服饰固然很好,可是武侠剧其实有时候不需要这么奢华。江湖需要的是真实。

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人以为东方不败的武器是一根绣花针或者飞针之类。在原著中,东方不败虽手持一根绣花针对敌四大高手,但绣花针并不是东方不败固定使用的武器。东方不败的武器当时已经达到了独孤求败所说的“木剑境界”,也就是“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令狐冲、任我行等人见到东方不败的时候,东方不败正在绣花,所以就以手边的绣花针迎战,看他以绣花针遮挡拨挑几个人的兵器,他只过不是不滞于物、以针为剑而已。

令狐冲笑傲江湖最开心的一段(放纵不羁令狐冲)(10)

6、成也东方,败也东方

东方不败的不寻常之处,是她得到权力之后,又对权力失去了兴趣,一个人藏起来学做女子,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但其实换一个角度,这个得到一切权利的人,所谓高处不胜寒,为了超越自然,于是开始尽力追求一样在那个时代无法得到的东西,他的衣服再娇艳十倍,再努力绣花,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女儿身,他对任盈盈说羡慕是女儿身,虽说不一定出于真心话,但有几分真实。表面看东方不败令人毛骨悚然,是一代枭雄。挥刀自宫,模仿闺阁妇女,竟然与杨莲亭那样的鄙俗之人同性相爱。但是,东方不败真正令人心寒之处,其实还不是性的问题,而是他明知部下弄权,却不予理睬,放任自流。东方不败在任我行手中夺权,论智谋武功,都不逊色于任我行,事实上,任我行宣称东方不败是他所佩服的一个人,但东方不败夺得大权,树立威信之后,却迷上葵花宝典,无心处理教务,便把权力交给自己喜欢的杨莲亭,任由他胡作非为。杨莲亭根本就是贪婪小人,他无非假借东方不败之名,实行最原始的暴政 ,与历史上的宦官专权,完全一样。接近皇帝的小人本来就是数千年来宫廷政治悲剧。也是人治和极权糅合的典型悲剧,历史上的忠臣以为除了小人,就可高枕无忧,殊不知真正的问题在于皇帝身上,在于制度上,小人得志,只不过是投其所好,及利用制度弱点。

据原著记载,他入教后把任我行困在西湖底10多年,他受任我行器重也就在三十岁左右,由此推断。10年后东方不败40多岁,任盈盈一直叫东方不败叔叔,可见东方不败知道比任盈盈年长很多,令狐冲出场年龄24,而任盈盈比令狐冲小,当时才18岁,而令狐冲此前从未见过东方不败,只是和任盈盈、向问天一起在黑木崖帮任我行重夺教主职位时才初次相见。所以令狐冲和东方不败相差10岁左右,所以无论在新版《笑傲江湖》,还是旧版《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和东方不败之间恋情完全有可能。古代活到六十岁的人算是长寿的了。有时候我们会说,真爱可以跨越年龄,但毕竟少之又少。不过东方不败与杨莲亭的恋情应该得到尊重,东方不败所重权势都叫付给了心爱的杨莲亭,其实是在背后做了默默无闻的闺阁女子,在杨莲亭临死之际东方不败拼死相救,可歌可泣,令人羡慕。

7、《葵花宝典》

对于《葵花宝典》武功,我粗略写写,关其来历,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者可在文后交流。

书中对其来历着墨不多,相传作者为前朝太监,为何太监武功如此高强?却身居大内,不得而知。此功以快为主,令人没有还击的余地,已将别人打败。葵花宝典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武功秘笈,宝典武功博大精深,凶险之极。最难的是第一关,只要第一关能打通,到后来也没什么。第一关只要有半点差错,立时毙命。练成宝典武学固是无敌于天下,而且可使寿过百岁。另外,岳不群跟林平之都已自宫,但根据金庸原著,岳不群与林平之都是练习《辟邪剑谱》,葵花宝典与辟邪剑谱虽属同源,但此二人修炼时间不及东方不败长久,所以功夫也尚且不如东方不败。

令狐冲笑傲江湖最开心的一段(放纵不羁令狐冲)(11)

8、《笑傲江湖》的令狐冲恋情

令狐冲曾一度重伤不治,命在须臾,又被师傅逐出华山派,无家可归,爱人也移情别恋。可以说一无所有,一时之间没了亲人,没了爱人,甚至命不久矣。如此说来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我想每个人都有人生最低谷的时刻,而令狐冲那个时刻改变了他的人生态度。命运有时候就很奇怪,上天偏很眷顾他,与任盈盈相识可算是生命重生。幸亏任盈盈聪慧过人,后来任我行要攻灭恒山,令狐冲作为掌门,除了拼死一战竟然再无良策,由于盈盈才保住恒山。确实没有盈盈帮助,恐怕不会有令狐冲。任盈盈善解人意,聪明乖巧,可以说是现实最理想的妻子。对于冲儿和盈盈,人生能合奏一曲笑傲江湖,妙合无间,夫复何求?同时也暗含了冲盈这种婚姻的完美和谐。

令狐冲在金庸的心目之中,也是一个和其他人物不同的人。在金庸的小说之中,从来也没有一个,用了那么多笔墨写这个人的性格的。不但在令狐冲的言、行之中,表示他的性格,不但在他人对令狐冲的评语中,表现他的性格,而且还主观地去写他的性格。

令狐冲爱说笑话,那是他内心不将任何事情看得严重的表现。在令狐冲这样性格的人看来,天下无不可拿来说笑之事,天塌下来,也可以当被子盖。

这是岳不群骂令狐冲的话,令狐冲是一个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人,对他来说,天下根本没有什么事是正经的,说话又何必正经?这种想法,世人目之为轻佻,其实是最看得开的想法。

可是,令狐冲连半点卑鄙无耻的手段也没有用过。这是一种很值得商榷的情形。一个人在思想观念上认定了某些事是可以做的,并不一定说这个人一定会去做这些事。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都是当时社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约束,有些在某一时期万万不能做的事,在时代社会背景改变之下,变得极其普通,人人都在做。能做不能做,那是一种约束,这种约束对性格上不受约束的人来说,那是对约束的一种反抗,并不一定自己非做不可。如果在思想观念上,也不能对约束有任何的反抗,那是对人性的侮辱。令狐冲并没有在荣辱关头做过任何卑污之事,后来,在《鹿鼎记》中,韦小宝到是做了一些,韦小宝的作为,完全符合令狐冲的思想观念,却至今被读者非议,岳不群始终认为令狐冲“狡猾”,令狐冲固然花样百出,但样样是真,岳不群处处作伪,突然有招架不了之感。

生性开朗,光明磊落。“但愿她将我忘的干干净净,我死之后,她眼泪也不流一滴”这是令狐冲对岳灵珊的希望,他苦恋岳灵珊,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但倒也看得开,为对方着想,宁愿自己“胸中总是酸楚难当”。酸楚难当,并不是令狐冲看不开,而是任何正常人的正常反应。情关,世上若有人能够看得破,他早已不是人而是神了。所以令狐冲有时也难免:“胸口一酸,更无斗志,当下便想抛下长剑,听由宰割。”

令狐冲本来就不是很有斗志的人,随便来、随便去,无拘、无束,弄个斗志放在心中,将自己作斗志的奴隶,所为何来?

令狐冲韦小宝两人性格有相近之处,两人若能相遇,一定成为莫逆之交,相互之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说到对方的心坎中去。但是,韦小宝和令狐冲,又是截然不同的。金庸对令狐冲的性格特别着意刻划,是有原因。原因是像令狐冲这样的性格,并不多见。令狐冲真正是洒脱豁达,臻于化境的一种人,这种人在古代社会或许还多些,现在社会,真是少之又少。他任性胡闹,只是为了不想受拘束,任何加在他身上的束缚,他都会当作在背的芒刺。他不一定不喜欢这种束缚,但如果一定要他非有这种束缚不可,他就受不了,这种是不羁性格的典型:你让他去做一件事,他未必去做,如果你不让他去做,他到非要做来看看。

在《笑傲江湖》后语中,金庸又说:“充分圆满的自由根本不可能。”就是人有欲望之故。即使如令狐冲,也未能做到充分圆满的自由自在,外来的一切拘束可以置之不理,生死也可置之度外,但是内心的拘束呢?解脱一切欲望而大彻大悟,不是常人之所能。令狐冲也正好是常人,所以也不能,我们也不能,这也是常人的悲哀,令狐冲已经做得最好了。

看到旧版后记所说“盈盈的爱情得到圆满,她心满意足,令狐冲的自由却又被锁住了。或许,只有在仪琳的片面爱情之中,他的个性才极少受到拘束。”进而认为充盈结合是被动的,勉强的,甚至认为令狐冲牺牲了后半生的幸福与自由而被迫与盈盈结合,对于这些猜测,新修版的这些结局无意做了最好的解释,“得尝平生之愿,喜乐无已”,这就是令狐冲和任盈盈结缡之后的感受。不仅如此,这段话也包含了金庸先生近年来对人生感悟和思考,很值得大家去理解和深思。

七、《笑傲江湖》思想内涵

《笑傲江湖》后,金庸再写了一部《鹿鼎记》就此封笔,可以说《笑傲江湖》是金庸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从《射雕英雄传》的郭靖死守襄阳城,到《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归隐山林,侠者逐渐远离政治与是非,回归自然。《笑傲江湖》故事更加瑰丽丰满,对于人性、道义的反思更加到位。

聪明才智之士,勇武有力之人,极大多数是积极进取的。通常的道德标准把他们划分为两类:努力目标是为大多数人(包括国家、社会)谋福利的,是好人;只着眼于自己的权力名位、物质欲望而去损害旁人的,是坏人。好人或坏人的大小,以其嘉惠或损害的人数和程度而定。政治上大多数时期中是坏人当权,于是不断有人想取而代之;有人想进行改革;另有一种人对改革不存希望,也不想和当权派同流合污,他们的抉择是退出斗争漩涡,独善其身。所以一向有当权派、造反派、改革派以及隐士。中国的传统观念,是鼓励人“学而优则仕”,学孔子那样“知其不可而为之”,但对隐士也有极高的评价,认为他们清高。隐士对社会并无积极贡献,然而他们的行为和争权夺利之徒截然不同,提供了另一种范例。中国人在道德上对人要求很宽,只要不损害旁人,就算是好人了。《论语》记载了许多隐者:晨门、伯夷、叔齐、柳下惠、少连等等,孔子对他们都很尊敬,虽然,并不同意他们的作风。

孔子对隐者分为三类:像伯夷、叔齐那样,不放弃自己意志,不牺牲自己尊严;像柳下惠、少连那样,“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像虞仲、夷逸那样,则是逃世隐居,放肆直言,不做坏事,不参与政治。孔子对他们评价都很好,显然认为隐者也有积极的一面。

参与政治活动,意志和尊严不得不有所舍弃,那是无可奈何的。柳下惠做法官,曾被三次罢官,人家劝他出国。柳下惠坚持正义,回答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暂时委屈一下)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论语》)关键是在“事人”以及“值”或“枉”。为了大众利益而从政,非事人不可;坚持原则而为公众服务,不以自己的功名富贵为念,虽然不得不服从上级命令,但也可以说是“隐士”——至于一般意义的隐士,基本要求是求个性的解放自由而不必事人。金庸也曾说写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就像大多数小说一样。写《笑傲江湖》那几年,中共的文化大革命夺权斗争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当权派和造反派为了争权夺利,无所不用其极,人性的卑微集中地显现。每天还要为《明报》写社评,对政治中龌龊行径的强烈反感,自然而然反应在每天撰写一段的武侠小说之中。这部小说并非有意的地影射文革,而是通过书中一些人物,企图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影射性的小说并无多大意义,政治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只有刻划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不顾一切地夺取权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况,过去几千年是这样,今后几千年恐怕仍会是这样。任我行、东方不败、岳不群、左冷禅这些人,在我设想时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问天、方证大师、冲虚道人、定闲师太、莫大先生、余沧海、木高峰等人也是政治人物。这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个朝代中都有,相信在别的国家中也都有,在各大小企业,学校,以及各种团体内部中也会存在。

“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口号,在六十年代时就写在书中了。任我行因掌握大权而腐化,那是人性的普遍现象。这些都不是书成后的增添或改作。有趣的是,当“四人帮”掌权而改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改的歌词中,居然也有“千秋万载”的字眼。

《笑傲江湖》在《明报》连载之时,西贡的中文报、越文报和法文报有二十一家同时连载。南越国会中辩论之时,常有议员指责对方是“岳不群”(伪君子)或“左冷禅”(企图建立霸权者)。大概由于当时南越政局动荡,一般人对政治斗争特别感到兴趣。

令狐冲是天生的“隐士”,对权力没有兴趣。盈盈也是“隐士”,她对江湖豪士有生杀大权,却宁可在洛阳隐居陋巷,琴箫自娱。她生命中只重视个人的自由、个性的舒展。唯一重要的只是爱情。这个姑娘非常怕羞腼腆,但在爱情中,她是主动者。令狐冲当情意紧缠在岳灵珊身上之时,是不得自由的。只有到了青纱帐外的大路上,他和盈盈同处大车之中,对岳灵珊的痴情终于消失了,他才得到心灵上的解脱。本书结束时,盈盈伸手扣住令狐冲的手腕,叹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终身和一只大马猴锁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盈盈的爱情得到圆满,她是心满意足的,

人生在世,充分圆满的自由根本是不能的。解脱一切欲望而得以大彻大悟,那是佛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涅盘”,不是常人之所能。那些热衷于政治和权力的人,受到心中权力欲的驱策,身不由己,去做许许多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实都是很可怜的。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不论诗词、散文、戏曲、绘画,追求个性解放向来是最突出的主题。时代越动乱,人民生活越痛苦,这主题越是突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退隐也不是容易的事。刘正风追求艺术上的自由,重视莫逆于心的友谊,想金盆洗手;梅庄四友盼望在孤山隐姓埋名,享受琴棋书画的乐趣;他们都没法做到,因为权力斗争不容许。政治,存在于任何团体组织之中。对于郭靖那样舍身赴难、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侠,在道德上当有更大的肯定。令狐冲不是大侠,是陶潜那样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隐士。风清扬是心灰意懒、惭愧懊丧而退隐。令狐冲却是天生的不受羁勒。在黑木崖上,不论是杨莲亭或任我行掌握大权,旁人随便笑一笑都会引来杀身之祸,傲慢更加不可。“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是令狐冲这类人物所追求的目标。

内地有若干文学批评家评论:岳夫人宁中则得知丈夫卑鄙下流,心灰意懒而自杀,不合人情,她大可不必自杀。有评论家查问:东方不败自宫后搞同性恋是否可能?自宫并非同性恋之必要条件或必然发展。男性同性恋是历史事实,希腊、罗马、印度军队中普遍存在,发掘之地下文物甚多,今日如去意大利彭贝城参观古迹即可见到,印度东部古塔中亦多。英国史家吉朋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说,罗马帝国最初十四个皇帝之中,除一人外,其余十三人皆好男色,或男女皆喜。中国更极普遍,龙阳、分桃、断袖之典故,董贤、邓通等皆史实也,汉文帝为贤君尚且不免。性习惯向来隐晦,同性恋合法与否,一般法律不作规定,今日若干欧美国家规定两个男性可正式结婚。同性恋自居女性者常喜作女妆,此为性癖好,与自宫与否无关,亦有先同性恋再作变性手术者。埃及、中国数千年宫廷中皆有太监,无男性性征,但并非必转为女性性格。本书几次修改,情节改动甚少。(金庸)

之所以谈到同性恋,是想让大家更了解同性恋含义,不要曲解,而我个人是不能接受同性恋,当然也不反对。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会观念。在此不多说。

八、独恋96版《笑傲江湖》

那到底为什么大家都比较喜欢96年吕颂贤版《笑傲江湖》呢?

其实我想好的东西总会在人们心里留下印象。

1、首先96年版《笑傲江湖》 歌好!配乐好!谭校长和陈慧娴合唱,胡伟立写的配乐《清心普善咒》和《笑傲江湖》个人觉得好听,更有艺术感染力。

2 配角和龙套角色十分出色!这也是TVB的最大优势之一。虽然一些人物进行了缩水(桃谷六仙缩为4个)但是也很好看,王伟、鲁振顺(东方不败)、梁葆贞(定静师太)、罗兰(定逸师太)等的精彩表演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3 可爱的仪琳小师妹表演精彩。

4 主角的表演就更无可挑剔了,吕颂贤很符合标准。

5 故事情节再现了原著的精华部分,增加了作为电视剧所需要的润饰和再创作。是比较精彩的。一些情节很值得回味。

6 后期制作特别好,有很多片尾曲是随剧情而设的,并不一定用主题歌,对剧有个回味,通过姓名了解了演员和编剧,使对演员等有了加深的印象和了解。

令狐冲笑傲江湖最开心的一段(放纵不羁令狐冲)(12)

九、若兰江湖情缘

无论之前版本《笑傲江湖》东方不败的畸形恋情,还是新版东方不败的纠虐恋情。他倾心付出,不求回报,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感情。从爱情角度来说,存在即是理由,他们的爱情着实令人感动不已,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比较喜欢新版《笑傲江湖》东方不败的原因。也许对东方不败来说:爱的辛苦,却也幸福。可是我们毕竟是局外人,是现实人,爱的辛苦,却也幸福,这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爱情观,能够做到实属不易。生活中有那一个女孩能说:爱的辛苦,还深知幸福,既然爱的辛苦,那又何必苦恋?不如你我分道扬镳,重新开始。

任盈盈名字由来蕴含古典之美,金庸尽其丰富的想象力,来把诗中那忧伤美丽的女子引领出来,把读者带到幽静的绿竹巷。关于名字出处,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任盈盈名字和金庸另两部小说女子温青青和殷素素,都出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巧的是,这三位女子都美貌如花,说法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也出自《古诗十九首》另一句诗词,比喻牛郎织女无法相见的相思之情。从另一种境界而言,男女之间,贵乎“心有灵犀”言语可以作假,琴箫却为心声,万万不能作假。他们之间心意相通。说法三冲盈二人名字出自《道德经》:“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又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盈和冲是道家两个状态。说法四出自辛弃疾《青玉案》,词中是一个经典少女形象。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一回首”与《笑傲江湖》中“倾心”一章情节相符合。

我们回头再看原著,冲盈恋情应该是我们最值得期待的恋情,金庸先生也曾说任盈盈是生活中理想妻子之一。任盈盈,美丽漂亮,矜持腼腆,善解人意,胸怀有度,任盈盈应该说是金庸先生所写小说中最具现实性的女性代表,不像黄蓉那么刁钻古怪,这样的女子虽然厉害,但是很少有人喜欢。又不像小龙女冰清玉洁,不食人间烟火,现实根本不存在。任盈盈甘愿舍身乞求方证大师以“易筋经”救令狐之命,栖身少林寺中。令闻此如大梦初醒,始知当日群豪请医送药皆受盈盈指使,发誓救其出寺,以报再生之恩。两人都可算是有情有义,救命之恩,触发江湖情缘。历经生死,爱情终成正果。

任盈盈是金庸笔下很少不在情人面前使小性子,不打翻醋坛子的漂亮女孩,说她是乖女孩,不是单指她温柔,和顺,而是明事理,懂得理解人。但任盈盈也不是故作大方,或真是大方到情郎心里还有别人也不在乎的地步。她也希望情郎心里有她,但她知道这急不得,每个人都有过去,所以,等到有一天发现令狐冲关心她比关心小师妹多了,不无欣慰地说:“我终于在你心中多了一些。”

任盈盈是金庸小说中数一数二的好姑娘,她的好处当然不会只是美貌,就连令狐冲也承认盈盈比小师妹美丽多了,但主要是她有着美好情操和品德。任盈盈为什么会对令狐冲如此爱慕着迷?当然不是令狐冲的英俊(林平之比令狐冲英俊多了),而是她也被令狐冲的品德和情操打动。在绿竹巷,令狐冲以为她是一个年老德高的婆婆,就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故事,特别是对小师妹的感情,向盈盈倾吐。可以说盈盈能理解,能体谅,能知道令狐冲,这才是任盈盈坚实的爱情基础,这样的爱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理性的和成熟的。所以,无论令狐冲今后无论怎样,任盈盈都尊重他的选择,对他体贴入微。

这样的恋情有很大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无论什么人,我们都身处江湖,只是这个江湖并非笑傲江湖,对待朋友,依然有情有义,对待爱人,依然用情专一。看过《笑傲江湖》,我们以这样的心态去生活,去对待身边每个人,便可得到朋友,得到有情人。因为我们不是登徒浪子。

笑傲恋情让我们羡煞不已,可是美好的恋情可不就是靠两人苦心经营。如果爱情多了理解,多了宽容,多了体谅,多了尊重,或许两人的恋情走的更长久,这是若兰写于《笑傲江湖》冲盈恋情之后。

当琴箫合奏出一首《笑傲江湖曲》时,便圆了那个来自范蠡以来千古未圆之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 本文归原创版权所有,没有书面授权许可,任何网站、媒体及个人博客不得转载,未经授权及签订协议,任何出版社不得将本博客文章结集出版,谢谢支持,敬请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