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特别强调的是,所谓改名字的,指的分别是改名和改表字的,与我们现代人理解的名字不同,特此声明。同时,为了避免重复,上一篇改姓人物中改过名的不再提及,比如徐庶,本名福;又如蜀汉马忠,养在姥爷家,所以姓狐名笃,成年后改回原姓并改名为忠。那接下来就是挑战赛了,准备好了吗?
一、入门级(4人)
1、 关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论起知名度,恐怕关二爷改表字这件事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了吧。长生这个表字,说起来不仅和羽字的关联不如云长,而且读起来也远不如云长好听。不过以前听到过这种说法,长生配羽才是相当,因为这里的羽是羽化登仙的含义。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后来确实关二爷倒确实是成神了。
2、 程昱
曹操手下重要的谋臣兼将军程昱,本名程立,少年时期总梦到在泰山捧日,却未曾张扬。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荀彧,在与荀彧力保三城后,荀彧将这件秘事又转告了曹操。曹操听完感叹:“您老终将成为我的腹心之人啊!”于是将曹字的日加在立上,改名为昱。
3、 廖化
廖化本名廖淳,襄阳人氏。他在史书中登场就是关羽的主簿,与黄巾军没有任何关联。史书记载,在261年廖化看望宗预时,宗预曾提到他们二人都已“年逾七十”。年逾七十而不是年届八十,说明他们二人这时候的年龄在71-75之间的概率更高,如此来推断,廖化出生时间在186-190年之间,是不可能在200年时候就早已当过黄巾军,还聚众山林的。即使再往前推5年,也不过是181-185年生人,还是不能满足演义中的条件。
4、 邓艾
邓艾在随母亲被强制北迁到颍川后,因为拜读了陈群祖父陈寔(shí)碑文中的“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两句,深受感触,于是给自己起名邓范,字士则。后来因为宗族有和他名字相同的人,才改为了邓艾,字士载。
二、进阶级(5人)
1、孟达
孟达本字子敬,因为避刘备亲叔叔刘敬的名讳,所以改为子度,在演义中,则写成了子庆。孟达的故事广为人知,而他父亲的事迹其实更有趣。孟达的父亲名为孟他,也作孟佗,字伯郎,家中富裕的很。为了结交大宦官张让家奴,倾尽家产,于是获得了面见张让的机会,并趁机献上一斛(现代20L)难得的葡萄酒,因而被张让委任为凉州刺史。苏轼有诗讽刺:“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斛得凉州”。
2、陆逊
陆逊本名陆议。他和荀攸一样,都有个比自己年幼的叔叔,荀攸比荀彧大了6岁,而他则比陆绩(对,偷橘子的那个)大了5岁。这在荀、陆这样的大族家里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家大业大人丁兴旺,才会更容易出现这样的趣事。
3.、贾逵
本名贾衢(qú),虽是望族出身,但从小失去父亲家庭贫寒,去大舅哥家借宿,第二天竟然穿着人家的裤子走了,如此贫寒可见一斑。但他志向远大,从小就立志从军。因此受到了祖父的惊异,口授兵法数万言。但贾逵有名,在一定程度上还得是受了那个害杀曹髦的儿子贾充,和乱了西晋王朝的孙女贾南风的影响。也不知道他地下有知是该笑还是该哭。
4、王朗
王朗本名王严,一生最著名的事情是被罗贯中先生妙笔,写成了一位被活生生骂死的“苍髯老贼、皓首匹夫”。历史上,王朗确实死在那一年,但和诸葛亮可没关系,史书中只有“太和二年薨”一句话,不是寿终正寝就是病逝。他的孙女王元姬未来嫁给司马昭为妻,生下儿子司马炎。
5、郤正
郤(xì)正本名郤纂(zuǎn),在刘禅“乐不思蜀”之后,忠心耿耿的郤正求见刘禅,告诉他再见司马昭的时候,一定要边哭边回答自己是如何的思念故土,结果被司马昭一眼看穿:“安乐公此番对答怎么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立马转悲为惊:“确实如您所说啊!”闹了个更大的笑话(装痴卖傻,刘禅大智若愚)。
三、挑战级(5人)
1、令狐愚
淮南首叛头领王凌的外甥,原名浚。他全程参与了舅舅王凌的密谋,但却在起事之前病逝。2年后,王凌还没来得及发动叛乱即被泄密告发,不得已服毒自杀,令狐愚则被开棺暴尸三日。
2、滕牧
本名滕密,因为避丁密的名改名牧。他是东吴重臣滕牧滕胤(yìn)的族弟,因为滕胤谋诛孙綝的事迹败露被夷三族,他也被贬到了边郡。后来因为孙休即位大赦得还,女儿嫁给孙皓为妃,后来成为皇后,滕牧因此位高权重。但在女儿宠爱减少后他也很快被疏远,最终在前往苍梧郡的路上忧愤而亡。
3、丁固
本名丁密,因为避滕密的名改名固。这二位改名也是一段佳话了。在孙皓迁都武昌后,丁固与诸葛靓一起镇守建业。当时的山贼施丹聚众起事,并劫持了孙皓的庶弟孙谦,准备立他为帝,结果被丁固二人大败,生擒孙谦。但孙谦却被孙皓毒杀,也因此才有了后来丁固与丁奉等人密谋另立新帝的打算。不过因为留平的不配合加上孙皓本人的警觉,计划被放弃。
4、孟仁
本名孟宗,因为孙皓表字元宗,避讳改名孟仁。他在东吴官至司空,最著名的便是“孟宗哭竹”一事,成为二十四孝之一的经典故事。他少年丧父,母亲病重,大夫叮嘱一定要用鲜笋为母亲煲汤才能治愈。但时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心情忧郁跑到竹林中扶竹而泣,没想到突然鲜笋拔地而起,孟宗采回家给母亲煲汤后痊愈。
5、韦曜
本名韦昭,只因避司马昭的讳,史书中将他改名。当然这种说法不太合理,毕竟张昭等人就没有避讳,所以后代学者考证,或许韦曜本就是韦昭的别名,于是陈寿作史的时候选用了这个名。韦曜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史学界,陈寿《三国志》便有很多内容取材于他所作的《吴书》。
你是否还知道那些改过名字的三国人物,欢迎留言。
往期推荐:三国改姓人物大全,曹魏7人,蜀汉东吴各5人,其中一人被误会很久
文章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