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的夫妻又一次仰望星空。屠呦呦说,这么多年,她很羡慕天上那个“猎人”,能永远精力充沛,没有年华老去之虞。丈夫却说,即便是神也是有血有肉的,奔跑在野外会受伤会生病,但他相信,“追逐科学和真理的人永远不会老”。

这段对话属于夫妻家常却也意味深长,它为《功勋》之《屠呦呦的礼物》收尾,更在无形间为整个单元点睛。屠呦呦何以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何以成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者?以郑晓龙、编剧王小平、主演周迅为首的主创团队将了不起的中国科学家故事回归“人”的抒写,没有凌空蹈虚或泛泛说教,而是与原型人物一样踏实落地,在人间烟火里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构建了一部平易中见崇高的心灵史。

由此,观众认识了没有神祗般的光环,但守一生如青蒿叶一样宁静淡然、如青蒿茎一样正直坚毅,在中医药瀚海艰辛中求取宝藏的屠呦呦;也相信,一生追逐科学和真理的这位中国女性科学家永远不会老。

屠呦呦的辛苦历程(平易中见崇高的心灵史)(1)

“看不见”中写“看见”,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别具一格地讲

相较《功勋》前几个单元,屠呦呦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第一位女性科学家,是大众相对熟悉的原型人物。为知名度颇高的功勋描摹高光时刻,从哪个角度切入,如何既恪守真实又保持新鲜的戏剧感,自然是不小的挑战。在“看不见”中写“看得见”,这一单元将科学家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别具一格的讲。

剧里的屠呦呦常有“看不见”的时候。在单位,走在路上时她“看不见”擦身而过的同事、上级,得了个“各色”的评价;面对病理学三大专家一致的意见,她“看不见”权威定论,被指“目中无人”。在家里,她“看不见”家务,也“看不见”清贫的生活条件,连揣在兜里的告知父母即将前来的家书、摆在包里的提醒她下班接孩子的小人书,她统统看见了又似乎全然没看见。

寻常视野里稀松平常的人情世故,在屠呦呦的世界好像被屏蔽,世俗概念里的察言观色,更与她绝缘。但剧中,就是这位“身在纷扰世界,心在玻璃罩中”的人,总能在出其不意间打通了五感,看见、听见、接收到属于她的讯息。屠呦呦对开会传达内容视若无睹,却在听见外调去四川时忽然搭上了话;她总是不记得带家门钥匙,却对丈夫所讲的做好一碗酒酿的原理上了心;她半途下火车全然忘记停站时间,却将一对母子买石榴的对话听得入神。

在“看不见”与“看见”的鲜明悖反中,剧作与演员合力,把一心专注于课题、全副身心交付研究的科学家形象塑造得入情入理。屠呦呦能听见四川,前提是她心心念念的青蒿方子就出在蜀地;她对酒酿感兴趣,原来是课题组解不开青蒿对疟原虫抑制率低的关键要素在于“温度”二字;她能从石榴籽联想到药片的崩解度,只因她彼时脑海里的最大问号,就是明明试药时百分百有效的青蒿粗提物缘何上了临床试验便药效全无。

屠呦呦的辛苦历程(平易中见崇高的心灵史)(2)

屠呦呦也是凡人,她能在平凡的日复一日中建立非凡功勋,不靠偏运,所谓的“福至心灵”其实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开花结果。而揭开“看见”与否的表征,科学家的价值判尺归根结底是科学与真理。正因为心之所向在于科学与真理,她在科研路上的目力所及才能没有禁区、没有规训、没有论资排辈、更没有业务以外的其他“派”,只会为事实、数据、严谨的真理而据理力争。《屠呦呦的礼物》写出了求真的晶莹纯净心,便立住了原型人物鲜明的科学家精神。

以淡然写深情,由人可度之的情感烘托大爱

如果说“目中无人”是剧中屠呦呦专注于内心研究世界的特别表现,那么始终波澜不惊的情感表达,则是她另一张与众不同的女性表情。

不同于中国传统观念对贤妻良母的定义,屠呦呦在家庭角色的扮演上无疑是淡然甚至缺位的。她一心扑在研究上,家务事无巨细都由丈夫李廷钊操持,两个孩子也天各一方一个托付给宁波老家的父母,一个寄宿在北京的幼儿园。

屠呦呦的辛苦历程(平易中见崇高的心灵史)(3)

剧中有几场父母与孩子的戏,无数人为之潸然泪下。屠呦呦奔赴四川寻访民间验方,满心只有与时间抢时间,利用外调机会应访尽访。父母带着小女儿跋涉千里来到北京探家时,她正赶牛车、坐拖拉机、靠双腿跑,穿行在四川的山野民居。待她风尘仆仆回京,经刘奶奶提醒,才想起那封告知父母即将来京的家书始终没顾得上拆。看着被父母收拾得窗明几净的家,打开桌上她最爱吃的宁波特产,泪流满面的何止荧屏上的屠呦呦。此去经年,课题组成功提纯出青蒿素,屠呦呦终得空在上海出差间歇转道宁波探望家人。在老家,父亲的门栓拴上又拿下,女儿口中的称呼也终于从“她”变成了“妈妈”,可没两天,海南的临床试验出了问题,即刻返京成了她义无反顾的决定。分别时,年幼的小军紧紧抱着妈妈送的新鞋舍不得放手,哪怕那鞋买错成了两只右脚。眼看又是无尽的分离,老父亲读报时颤抖的双手,谁说没有触到观众心底。

在周迅、张颂文、奚美娟、白志迪等实力派演员精湛细腻的表演下,一个在家庭关系里被父母埋怨又包容、被丈夫无条件支持与回护的屠呦呦清晰可见。亲人们用世上最温柔敦厚的情意守护着这位女科学家,让她得以暂时搁置感性,而把理性付诸全部时间。女性力量在《屠呦呦的礼物》中,不是通常意义的温柔解语。在“大家”的范畴里,编剧把屠呦呦的更多感性留给素昧平生的患者。在海南,她给不幸病故的小女孩床边摆上一朵鸡蛋花,为找不到合适的抗疟药物寝食难安。课题组终于在青蒿上打开了局面,为了加紧时间,她不惜以身试药,只为赶在疟疾的高发期取得足够样本的临床数据,等不及“又一个365天”的焦灼里,饱含她深埋的柔情和热肠。

编剧用细腻的笔触观照普遍的生活、平凡人的情感,写出了一个淡然却绝不无情的科学家。她也对骨肉亲情有深情眷恋,只是在与时间竞速的科研中,她选择把小家融于大家。而观众能在平视的视角里,以常情度量出功勋人物的非凡。就像屠呦呦,当她的心之所系全都与“治好病、救人命”休戚相关,悲天悯人的医者大爱,不言自明。

以真实的背景描摹观照历史底色,中国价值中国精神耀目可见

郑晓龙是《功勋》总导演,也是《屠呦呦的礼物》单元导演。“自始至终,屠呦呦对我们最大的要求、也是她反复强调的,便是‘真实’二字,别刻意拔高,也别丢了集体的努力。”在他眼中,“真实”不仅是原型人物对剧本的底线要求,也是一部重大现实题材的创作准绳。在《屠呦呦的礼物》中,“真实”体现在功勋人物塑造的平实、科研细节的求真,还体现在了“集体的努力”这一历史底色上。

屠呦呦曾满怀深情地说:“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中国科学家的胸怀被剧本融入了真实的剧作背景,在丰赡的历史信息量中,青蒿素研究来时路的颠簸反复、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以及一代代中国科研人员为人类健康所奉献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耀目可见。

屠呦呦的辛苦历程(平易中见崇高的心灵史)(4)

单元开篇,剧作写明了“523”科研项目起源与世界的渊源。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陷入拉锯,严重的疟疾席卷战区,小小蚊子传播的疫情杀伤力远胜于美军炮弹。越共胡志明心急如焚,亲自给毛泽东写信,向中方求助之源抗疟药物和良方。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全国多家科研单位、数百名科研人员集体协作、通力攻关,希望尽快找到抗疟新药。剧集开宗明义指出,在屠呦呦随中医研究院进入“523”项目时,国家科委、卫生部、化工部、国防科委、中国科学院下属近百个科研单位也先后投身该项目。而从常山碱到更换新的科研思路,中医药跨越数千年为今人送来一根“火柴”。屠呦呦擦亮它,照亮了她大海捞针不惧“笨功夫”的研制之路。

屠呦呦的辛苦历程(平易中见崇高的心灵史)(5)

《屠呦呦的礼物》尊重历史真实,点出了在青蒿素之前已有无数人为抗疟付出努力的现实。同样在历史真实的逻辑下,剧作塑造出物质匮乏时期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为制备出实验所需药物,屠呦呦带领课题组,用腌咸菜的水缸替代常规容器批量提取药物。经费有限,时间更有限,哪怕没有防护用具,组员们也都冒着皮肤过敏、药物中毒的危险在试验中步履不停。而“下次别找狗,找我”的屈光明、总是紧绷一根弦却会在紧要关头力挺课题研究的军代表老徐等人,也不是常规意义的“反派”,剧集让观众看到,在国家大义面前,所有人都以个人微小的默默的举动,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的进展。

《屠呦呦的礼物》始于越南战场的蚊子,终于屠呦呦本人在诺贝尔颁奖礼上讲的发言原声,“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首尾呼应中,剧作含蓄揭示了中国科学家、中医药瑰宝对全人类的厚重价值。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作者/冯遐

图片、视频/@电视剧功勋

审核/志飞

屠呦呦的辛苦历程(平易中见崇高的心灵史)(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