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
200余教育人同行“取经”
面对教育日趋全球化的今天,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职业的发展应该具备全球化视野。在此背景下,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是什么?如何让教师成为“教育家型的教师”?4月19日-20日,广东教育学会教育国际化专业委员会(下称专委会)秉承学术引领未来的办会宗旨举办“全球化视野下教师职业发展之路”研讨会。广东教育学会教育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晓明、惠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邓凡用、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宣教局局长曾文浪及来自全国各地74所学校校长、教务处主任、一线教师共200余人齐聚北京师范大学卓越(大亚湾)实验学校,共同探讨新时代下国际化教育可行之路。
研讨会首日,专委会向北京师范大学卓越(大亚湾)实验学校、深圳市罗湖区鹏兴实验学校、深圳市龙岗区凯瑞特学校、深圳市南山区仁智实验小学、深圳市龙华区万科双语学校、中山市小榄中学(中山市外国语学校)、北大培文大亚湾实验学校7所学校授牌,7所学校成为专委会第五批教育国际化实验学校。
开幕式上,惠州市教育局邓凡用副局长表示,研讨会的主题很明晰,要打造一流的教育,基础教育要先行。教育行政部门要布局好学校,选择好校长,提供优质学位。同时指出,把教育上升到优先发展地位,不但要提高教师的待遇,增加教育投入,更要培育好的教师。在全球化的今天,教师要培养孩子有全球化视野,首先教师要具备这样的视野。“要让孩子会学习、懂生活、会交际,有对社会基本的认识”。
课堂展示,尽显校园师生风采
4月19日,北京师范大学卓越(大亚湾)实验学校青年教师进行了学校创新课程展示。李汉桥老师通过故事引入、图文结合、实物接触,将《把泥巴玩成高级艺术-瓷器》课堂与博物馆实地游览结合。学生学习瓷器文化的同时,引领了简素文化艺术价值观,将“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教书育人在细微处”融入项目式学习,打造教育的“艺术味”。
温楚玲老师展示饮食文化课程《清明时节雨纷纷-遇见青团子》,带领孩子们了解清明节来历和习俗,学习青团子的制作。该校《饮食文化进校园》校本课程,通过讲解农作物的演变过程让孩子们了解环境的发展与变化,意识到自然的奥妙并培养主人翁意识;通过制定预算和采购计划培养孩子们的理财观念;通过进厨房让孩子们强化时间观念并体验人生,引领孩子们探究美食背后的大学问。通过饮食文化进校园打造教育“生活味”。
当天,参会人员还对学校进行参观,学校采用小班教学模式(每班不超过25人),低学段采用基于“专注力”的学科融合制。班主任在教室办公,教师全程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中高学段(四至九年级)采用基于“选择”的全员走班制,学生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制定个性化课表。高学段(七至九年级)采用导师制,建立更为密切的师生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该校学生进行的常规大课间展示。学生们进行了街舞、武术、跳绳等项目的表演。跳绳是该校的传统项目,学校人人会跳绳,通过跳绳增强学生体魄,爱上运动。参会人员对该校大课间的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容设置赞叹不已。
深圳大学张兆芹教授在听了李汉桥的课以后,进行了点评,她认为,展示课程结构比较完整,教师通过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和兴趣,课堂里面学生积极参与,寓教于乐。
深圳市坪山区教科中心主任李显明则评价说,课程反映出该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学校教师对课堂的思考、设计,展现了项目式学习的特点和老师的课程设计能力。
教师职业发展怎么做?教育大咖有话说
4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卓越(大亚湾)实验学校校长李玲作主题报告,分享该学校“国际化之路”。她表示,当今的教育的变革中,受益最大是老师,挑战最大也是老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适应时代变革的关键,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球化背景下,教师需要有开阔的格局、坚定的教育信仰、设计四位和课程建构的能力。报告中,李玲校长还分享了其多年行走世界各地的教育观感与体悟,她提出“教育需要眼界,有眼界才能打开境界”的国际化思路,“教育是发现生命的不同特质,帮助孩子提升,帮助孩子成长”。并认为要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文化是一群人做事的习惯”。“有学生的地方,就有教育,学校要给学生增加更多与同伴对话的时间,把空置率降下来,让教育空间更丰盈。让孩子成长的生命姿态更加丰富,让孩子将来面对世界更加从容。”
“校长沙龙”环节,讨论嘉宾分享了各自学校不同的国际化、全球化思路与做法,指出了国际化教育在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深圳市南山区仁智实验小学校长赵丹表示,“国外很多的教材会从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再到欧洲的文明、文艺复兴……再到今天的互联网革命,教育是需要眼界的,教育者走出去的时候就得到了提升”。全球化视野里面,教师要用知识去充盈自己,并且找到全球化的角度,将其作为自我拥有的能力去和孩子沟通。
南山区教育督导室主任洪其华表示,南山课程改革为学校引进外教,每一所公办学校,每24个班都要配备一名外教,24个班以上学校可以配备两名。南山力推学校走出去参加各类的国际赛事,让学校参与带有国际理解教育性质的活动;南山还组织所有的英语老师进行千人培训,类似国际师生互动等培训。“我们让孩子跟国际学校的孩子对话,共同探讨生活话题,推进教育国际化。我们也安排老师继续教育,包括国际的教育、相关的课程,包括境外学习等。”
深圳市宝安中英公学校长张坤生认为,教育国际化就是用逐步积累,逐渐丰厚的民族文化,形成孩子的文化底蕴。
最后,刘晓明理事长就研讨会主题,提出了全球化视野下教师职业发展之路的思考与探索。他认为首先得树立“以师为本”的核心要素观,“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应该有新的视域、新的标准和新的内涵,这是从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以教师为根本’和‘以学生为中心’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两大核心主题,也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他提出了“关于教师职业发展的理性思考”。教师职业发展是一条以综合实用能力为核心的多向度发展路径。职业发展是专业发展的延伸和扩展。教师职业能力包涵专业能力,而且比专业能力丰富得多、生动得多。“中小学教师只有立足于职业能力发展的基点上,超越专业能力的视域,才有可能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教师’。”
会议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结束。参会校长表示,通过全程参与此次研讨活动,查看了班额不超过25人、教师办公桌与学生课桌同场、课室布置彰显客文化的北师大卓越实验学校,聆听了刘理事长、李玲校长等大咖指向实在、指导清晰、指引明确的报告与分享,亲身体验到校长、老师们风雨无阻的参会热情、感受到了研讨真情及职业性情,见证了一群有情怀的人的有温度盛会,感知了理论的高度、思维的宽度及现实的亮度!
统筹:谢萌文/图:谢萌
制版:陈欣林泳希刘艳兰黄炽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