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的出场满带魔性,别的孩子“哇哇”哭着宣告降世,他一出场就火烧房屋树木,来势汹汹,众人吓着四纷逃走,他却嘶哈皮笑。看来魔性是天定了,必收不可,太乙真人正要出手灭他之际,刚生产完的母亲不顾自身的安危,扑上前用身体护住了哪吒,“别伤害我的孩子”。正是这母性的本能,唤醒了哪吒体内的“灵珠本性” ,他展颜一笑,天真又无邪,所谓的魔性,不过是“魔丸”残留而已。稚子无辜,错的也是成人们的贪婪而已,若非申公豹抢夺灵珠,就不会有魔丸的破势而入。
既然天性如此,“熊孩子”哪吒似乎难逃天命,终会被收灭?那哪吒是如何避过劫难,得以“元神”保留呢?
哪吒何以会成为熊孩子?
内因:申公豹在偷灵珠之际释放了魔丸,魔丸入侵,哪吒在出世前便注定要成为一个“顽童”。这是天性,也是内因,这先天的部分,几乎无法逆转。此后,哪吒时刻都需要和体内的魔性决斗。当“灵性”战胜“魔性”一刻,哪吒才能成为“人”或是“仙”。
外因: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有外因和内因两个因素,而孩子的成长环境这个外因更是有决定性的影响。哪吒之所以成为魔童,与这个成长环境有直接关系。
其一:偏见。
因为众人目睹哪吒出世时的奇异和出世后火烧屋宇的情景,所以大家认为哪吒为魔童,更不相信熊孩子会变好孩子。即使哪吒并没有做出伤害百姓的事,大家依然不能消除成见。从一开始要求李靖大义灭亲,到后来哪吒从夜叉手中救下小女孩,众人都没有破除成见,依然是除之而后快。
其二:孤独。
没有同龄人陪伴成长的童年是孤独的。因为成见,百姓们都远离哪吒,不让自己的子女接近他。一个天真的小女孩在踢毽子,她看见哪吒后开心地邀请他和自己一起玩。哪吒那一刻是发自内心的笑了,但未来得及踢上毽子,小女孩便被大人惊慌地抱走了。从此踢毽子便成了哪吒心里一个难以完善的梦。和妈妈玩,他要踢毽子,在天劫来临前,他唯一的遗憾也是没有和父亲李靖踢过一次毽子。(人们长大后,总在不自觉地去寻找儿时那个求而不得的梦。)
其三:缺少陪伴。
哪吒出生后,父亲李靖去了求元始天尊解除“天劫咒”。而母亲作为钱塘关的守卫,每天要斩妖除魔,可以陪伴哪吒的时间少之又少。哪吒大多时候被困府上,独自一人玩耍。他是孤独,也是寂寞的。对他来说,可能唯一的乐趣就是偷溜出去捉弄街上的人。
人们对他有成见,或欺凌他,或孤立他,或惧怕他。所以他的捉弄或多或少有宣泄的成分,但他的捉弄又仅限于捉弄,他并没有真正去伤害他们。其实他的内心是善良的,他十分渴望被大众所接纳。
他的满腔委屈没人可倾诉,成为人们眼中的“熊孩子”,只是他的斗气方式而已:你们说我是“妖怪”,那我就当妖怪给你们看。
“熊孩子”哪吒如何逆转?
从“魔丸”到“灵珠”,哪吒的逆转经历了5个过程:
第一个:陪伴。
母亲殷夫人虽然工作繁忙,但她依然会争分夺秒陪伴哪吒。从她讲要陪哪吒踢毽子,家丁们就自动自觉去拿盔甲要帮她穿上就可以看出,她陪哪吒踢毽子不是第一次了。尽管每次陪玩都会筋疲力尽,甚至会受伤(因为哪吒的力度实在太大了,穿墙破壁那是小事),但她依然义无反顾地陪着哪吒玩。她的付出,她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哪吒是感受到的。虽然他会埋怨母亲“每次都这样”(玩到一半又要工作去了),但正因为他能感受到母亲的爱,所以身带魔性的他并没有成为真正危害百姓的“魔丸”。
第二个:正能暗示。
哪吒对太乙真人把他困在“山河社稷图”十分反感,所以他总是想办法逃走。眼看山河社稷图已无法困住哪吒,李靖便骗他:你身世的真相是灵珠转世!
哪吒一直都很介意自己的身世,人们一直对他躲躲避避,明里暗里的叫他“妖怪”,所以他才破罐子破摔,“你们叫我妖怪,那我就做妖怪给你们看好了。”
李靖对他说:你就是灵珠。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也是一个正能暗示:别在意别人的说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
这一正能暗示对哪吒产生了极大的鼓励,他开始勤学苦练武艺,为的是将来做一个可以斩怪除魔的英雄。所以才有了后面,哪吒解救小女孩的事。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教会孩子做自己是父母应该给孩子上的一课。
第三个:信任。
哪吒把小女孩从夜叉手中救了下来,但众人却误会是他捉了女孩,要灭了他。他被激怒了,正要大开杀戒之际,李靖赶到了。看到夜叉留下的粘液,李靖知道哪吒被众人误会了。所以他想趁着哪吒生日宴之际,向大家解释误会,还哪吒一个清白。
被误会不要紧,父亲相信你是清白的。父母的信任对孩子就是最好的鼓励。
第四个:友谊。
一起打夜叉,一起救小女孩,哪吒和敖丙成了好朋友。简单而纯粹的友谊使他们的人生不再孤单,他们可以一起笑,一起哭,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共同的兴趣:一起踢毽子。哪吒小时候的遗憾终于得到完善。
敖丙冒着暴露身份的危险救下了哪吒的父母,哪吒也在打败敖丙后放过了他,并告诉他: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后来哪吒受天劫时,敖丙又冒着生命危险与哪吒一起抵抗天劫。两人在互助互救的过程中完成了各自的救赎,得到元神保留。真挚的朋友就是这样,总能在你遇到困难时,助你一臂之力。在你遭遇阴雨时,也能帮你拨开云雾,重见阳光。
第五个:父爱。
父爱的力量在哪吒的转变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哪吒在申公豹口中得知自己是“魔丸”后,他心中是很有怨气的,所以才在自己的生日宴上出走。
后来通过星河猪投放的影像看到了自己的父亲为救自己的性命,愿意一命换一命时,哪吒的内心是震撼的:原来父亲的爱是如此深沉。父亲的一句“他是我儿”让哪吒心中的怨气尽褪,魔性尽失,从而完成了“魔丸”到“灵珠”的锐变。父爱如山,有了这座大山的依靠,再调皮的孩子也终有长大懂事的一天。
自带魔性的“熊孩子”哪吒,经历了成见、孤独和出走,他最终都没有成为“魔丸”,反而在钱塘关危险之时,凭借一己之力救下满城百姓。靠的是父母自始至终的不放弃和一如既往的信任和爱。所谓的“熊孩子”,不过是缺少关爱,寻找关注罢了。如果父母自始至终关爱孩子的成长,给予孩子足够的父爱和母爱,“熊孩子”的行为就不会存在和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