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前歌后舞这个成语,可能大家会以为和载歌载舞的意思相近,其实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完全不同前歌后舞是用来当做为正义而战的一方的颂词,那前歌后舞这个成语到底应该怎么用呢?下面就通过庞统所做的一件事来告诉大家,庞统是刘备手下的军师,能力和诸葛亮不相上下,这次庞统当中职责刘备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象州舞剑意在沛公的出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象州舞剑意在沛公的出处(前歌后舞什么意思)

象州舞剑意在沛公的出处

看到前歌后舞这个成语,可能大家会以为和载歌载舞的意思相近,其实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完全不同。前歌后舞是用来当做为正义而战的一方的颂词,那前歌后舞这个成语到底应该怎么用呢?下面就通过庞统所做的一件事来告诉大家,庞统是刘备手下的军师,能力和诸葛亮不相上下,这次庞统当中职责刘备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庞统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主人公是庞统和刘备。原文如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备在涪县大宴文武,摆酒作。刘备厎庞统说:“今天的聚会,大家都应该非常快乐!”庞统说:“进攻别人的国家而以此作为快乐,这不是仁者的军队啊!”此时的刘备喝醉了,对庞统发怒说:“当年周武王讨伐商纣,同样是进攻别人的国家,但士气旺盛,歌舞相伴,难道他也不是仁者吗?你的说法不妥当,应该快点起身离去!”于是,庞统起身离开了酒宴。

没过一会儿,刘备就醒了,对自己说过的话非常后悔,便命人又将庞统请回宴席。庞统回到原来的座位,并没有向刘备谢罪,只顾着自己吃喝。刘备对庞统说:“刚才的谈话究竟是谁对谁错呢?”庞统回答:“君主与臣子都有过错。”刘备大笑,酒宴的气氛也恢复了正常。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刘备口中的“前歌后舞”,原指原指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后用作对正义而战的军队的颂辞。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西汉伏生所撰《尚书大传•大誓》中的“前师乃鼓噪,后师乃慆,前歌后舞。”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刘备与刘璋展开益州争夺战期间。当时刘备大军进展顺利,夺取了涪县,拿下益州也逐渐成为现实,不觉心情舒畅,大宴文武以示庆贺,并在酒席宴间说出了“前歌后舞”这句成语。而此时庞统却想起了一年前刘备对于夺取益州问题上的惺惺作态,不犹得冲口而出讥讽刘备。

刘备对此非常恼怒,而庞统猛然意识到自己与刘备还是君臣之间的关系,也觉得自己过于心直口快得罪了刘备,只能默默地离席而去。等到刘备酒醒后,将庞统又请了回来。但即便如此,庞统心里也不觉得自己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