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流星体从行星际空间穿越过大气层而陨落到行星、卫星或小行星表面后残存的固态天然物体,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流星来源于小行星带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流星来源于小行星带吗(微流星体陨星雨)

流星来源于小行星带吗

定义:流星体从行星际空间穿越过大气层而陨落到行星、卫星或小行星表面后残存的固态天然物体。

学科:天文学_太阳系

【延伸阅读】

太空中的流星体以极高的速度通过大气层,其产生的高温足以熔融其表面,同时燃烧并发出强光。如果它们的体积较小,穿越大气层时就燃烧完了,就是流星;如果它们的体积较大(直径约10米以上),穿越大气层后还有一部分没燃烧完,残留的部分落在地面上,就是陨石。通俗地说,陨石是突然从天而降的石头。

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前的体积越大,下落过程中伴随产生的现象就越强烈。约6600万年前陨落在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那颗被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陨石,直径约有10千米。这么巨大的陨石,大约每1亿年落入地球一次。

目前认为,几乎所有的陨石都来源于小行星带。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聚集有无数小天体的区域。当小行星之间的碰撞改变了彼此的轨道,或者碰撞产生了碎片时,它们就会离开原有轨道,有些飞向地球,落在地球表面,成为陨石。

根据其成分,陨石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与地球上的岩石外观和成分都很相似的石陨石,一类是含有一部分铁的石铁陨石,一类是以铁为主要成分的铁陨石(也称为陨铁)。

陨石的共同特征是:表面有高温熔融痕迹,含有大量铁的陨石容易被磁铁吸附,以及具有特殊的同位素组成。

此外,有些陨石中还含有太阳系形成以前就存在的尘埃颗粒,被称为前太阳颗粒(presolar grain)。因此,通过研究陨石,甚至可以知道比46亿年更早的太阳系形成之前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