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8岁的上将张震,已近古人所称的“杖朝”之年,早已超龄服役的他,已做好了退休的思想准备。
在当年4月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张震就表示,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军委的会议了,并就平时考虑到的有关军队建设的战略指导、体制编制、教育训练等方面的问题,敞开心扉谈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随后,张震又向军委领导同志写了正式的书面报告,建议派一个合适的同志来接替自己的工作。
然而,9月中旬的一天,他却突然接到了一位同志来传达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 :中央根据小平同志的建议,考虑在党的十四大时,要张震参加军委领导工作。
原来,当时正值党的十四大前夕,邓小平深知人民军队的重要性,所以十分关注即将选定新的中央领导班底,尤其是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位置。为此,他推荐了最熟悉军队的张震。
张震深知这副担子的分量,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战士,他选择重新回到中央委员会的行列,并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一职。
张震
10月20日,88 岁高龄的邓小平和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参加党的十四大代表。当他走到张震面前时,突然停住脚步,紧紧拉着张震的手,亲切询问张震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张震激动地回答道:“今年已经78岁了。”
邓小平亲切地笑了笑,说:“你比我小10岁,还可以再干一届。”
那么,开国大将张震为何得到邓小平如此的重任?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
邓小平和张震
初入军队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1914年 10 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比1904 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的邓小平整整小10 岁。在革命资历上,邓小平是张震的前辈。
1929 年12 月,邓小平和张云逸等在广西领导发动百色起义,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正式诞生,邓小平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兼第七军政委;次年4月,张震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7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也是在这一年,张震加入了革命的队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跟着彭德怀建立的红五军开始战斗,张震刚开始是从第二纵队的一个宣传员做起。
1930年8月,张震参加了第二次攻打长沙的大战,后来又紧随部队参加了江西临江镇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他不怕苦不怕累,敢在前线冲锋陷阵。不久之后,他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张震因表现出色担任了红三军团的政治指导员。1933年,红三军团进行了整编,张震又被派往四师十团工作。在这期间,张震经常与邓小平领导的红七军改编而成的第五师一起进行任务。
在与这支部队并肩作战,携手抗击敌军时,张震深深感受到了邓小平统率军队的领导能力。在邓小平的管理之下,第五师的作战风格十分顽强,在战场上不怕牺牲,勇于出击,敢打硬仗,表现出了顽强的作战风格。
不久之后,张震就跟着第五师部队一起参加了在龙溪口的战斗,这支部队的作战力十分强悍,一举就消灭了蔡廷锴部队的攻击,此前蔡泽楷的部队还在上海击退过日军的追击,但没曾想在进攻红军的过程中竟失败了。
张震在第五师部队期间,与战们闲聊时,也常常听战士们讲起邓小平的一些的趣事。慢慢地,邓小平在张震心中的形象就高大了起来,他在心中满怀着对邓小平的敬佩之情。
中间为邓小平
战场上与敌人机智周旋1934年,张震参加了第五次的反“围剿”行动,并担任红十团三营的代理营长与敌军进行了激战。
当时,张震带领着部队,与敌军隔着一条小山沟相互对峙着,双方约定好在这个地区互不开枪,以免伤害到在这附近的百姓。
但后来有一天,敌方阵营竟传来了修路的声音,张震立即敏锐地发觉,敌军可能按捺不住要违反约定,进行大举进攻。于是,张震赶紧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以免敌人搞突袭。同时他将该情况报告给了团部,请求给予支援,很快,上级领导给张震部队带来了两挺机关枪。
果不其然,第二天天刚亮,敌军就立即向我军发起了攻击,由于张震的提前部署,所以防守得很成功,并未让敌军抢占先机。
后来,敌人又调出了飞机进行连续的轰炸,我军的工事被敌人用大口径的重型山炮给捣毁了,面对我军营地指挥所被摧毁,电话线也断了的局面,我军并未丧失斗志,反而是越挫越勇。
在张震的英勇领导之下,我军奋勇抗击,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
随着敌军的炮火进攻得越来越猛烈,张震随即决定与七连、八连一起配合消灭敌军。双方相持不下,等激战到下午十分时,我军的弹药都已经用尽了,张震当即决定要将全员士兵集合起来,跟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但就在此时,张震接到上级要求撤退的命令,不敢有所耽误,他立即带领部队撤到了驿前的地区。可在路途中,他们竟遭遇了伪装成红军的敌军,在双方战斗中,张震的右臂中弹负伤。
随后,他就被送进了医院进行治疗。
在住院期间,师政委黄克诚专门前往医院,看望在战争中不幸受伤的伤员,还专门见了在这几次战斗中表现十分出彩的张震,特地表扬了他,点名表示,等张震伤势好了之后,就让他前去担任十团的作战参谋。
黄克诚大将
以邓小平为榜样积极抗战1938年,邓小平在党中央的任命之下,担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委,并在华北地区建立了著名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与刘伯承一起在华北地区进行作战,成了华北地区抗战的中坚力量。
而此时,张震则调赴河南确山县竹沟镇,被任命为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留守处参谋长,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并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
虽然张震与邓小平身处在两个战略区,从来都没有见过面,但张震在党中央为各个根据地发放的战报中,搜集了关于邓小平的消息。他了解到,邓小平与刘伯承一起带领着一二九师在华北地区奋战,并且在他们的领导之下,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得到了不断地巩固和发展。
看完这些消息之后,张震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希望能以邓小平为榜样,早日完成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张震
接受重任1945年8月,刚刚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家又面临着内战的危机。在邓小平、刘伯承的指挥之下,晋冀鲁豫地区打响平汉战役的这一时间段,党中央又组织建立了华中野战军,张震被任命为第九纵队的司令员兼政。
在张震的带领之下,部队积极投入到了反内战的斗争中。蒋介石仗着美帝国在背后撑腰,不断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张震率领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与山东野战军主力会合,经由陈毅司令员的统一指挥,部队从淮北进入到了苏北地区。
张震在带领部队前往渔沟集方向继续前进时,竟在途中发现了敌军的一个营地,正驻守在渔沟集,同时他们还将一部分的兵力部署在了附近的高地上,要打破这个形势,对于我军来说有点困难。
由于这是我军在淮北地区所面临的首个战场,所以这一仗必须慎重考虑之后才能进行,不能贸然前进。经过商讨之后,张震还是决定率先带领部队,攻下渔沟东北的高地,将障碍都清理完成之后,再一举歼灭敌军的主力部队。
第二日清晨,我军对地方进行了攻击,不多久就拿下了几个高地。后来,张震率领第九纵队向敌军驻守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在这场战役中,张震率部队共歼灭了敌军1000多人。
张震
逐步赢得淮海战役胜利1947年,毛泽东对解放战争的形势进行了判断之后,就决定将陈毅、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的6个纵队组成华东野战军西兵团,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鲁西南的掩护之下,使刘伯承、邓小平大军一举跃进大别山地区,之后再进入豫皖边区。
在毛泽东的缜密计划之下,鲁西南以及豫皖苏两地就会成为我军支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有力后方。而张震因战斗经验丰富则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参谋长。在张震的积极配合参谋之下,帮助陈毅完成了中央军委以及毛泽东下达的战略任务。
1948年底,当时的淮海战役打得正是响亮,是我军在南线一带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对决,邓小平被任命为了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书记。
在他的领导之下,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之间协同作战,打了一场极其精彩的战斗。在这场战役中,虽然张震并未与邓小平见面交流,但他却在邓小平的指挥之下,感受到了邓小平的军事领导力、军事才能以及在战场上的缜密思考,精准布局。无疑不让张震对邓小平又更加的敬佩与欣赏。
我军在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取得了胜利之后,接着又开始对第二阶段的胜利进行了部署,当时战局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确立第二阶段所要歼击的目标。
刚开始,中央军委把目光放在了国民党的邱清泉以及李弥身上,当时这两个人带领部队驻守在徐州。华东野战军在收到命令之后,准备趁机吸引邱清泉、李弥率领部队向东前进,在这种形势之下,可以先趁机歼灭他们几个师的力量,然后在围攻歼灭俩人,或者我军也可以趁势攻取徐州地区。
但当时邱清泉率领部队非常谨慎,不愿意轻易贸然向东前进,所以我军就找不到可以将其退路给切断的方法。
最后,邓小平、刘伯承与陈毅进行了商讨,并将他们的计划发电告知了毛泽东以及华东野战军,他们都建议可以先攻打黄维兵团,再攻打邱清泉、李弥军团。
张震
部署渡江战役期间见到邓小平中央军委针对这一建议表示同意,随着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取得胜利之后,我军成功打掉了黄维兵团。还剩下邱清泉、李弥军团,为了让这两个军团彻底被歼灭,总前委要与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一同召开会议。
张震听说这件事后非常兴奋,他终于能见到邓小平本人了。那日晚上,他甚至激动得都失眠了。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是驻扎在安徽萧县东南一个叫作蔡洼的农村,当天,邓小平一行人都坐着汽车来到了村里,张震陪同粟裕一起在村口迎接他们。邓小平刚一下车,就对几个人开玩笑说道:“你们住那么大的村子,不怕国民党飞机把你们炸了?还是要‘怕 死’一点啊。”
听后,大家都笑出了声,也打破了坐车的疲倦。此时的张震十分激动,他不禁插了一句话说:“现在蒋介石搬家都搬不赢,顾不上来炸了。”众人听完之后笑得更开心了。
随后,大家就开始举行会议,对我军实施渡江战役的计划做了全面分析,以及军队在渡江战役中军力部署等等诸多问题。
会议中途休息时,邓小平以及其余四位总前委合照了一张,当时张震在一旁的门边站着,一直踌躇着要不要过去,但终究还是没好意思。
1949年,经中央军委下令华东野战军改为第三野战军,张震跟着指挥机关一起搬到了蚌埠以南的孙家圩子。随后,邓小平与陈毅一起也到三野机关驻地,召集第三野战军领导开作战会议。
毛泽东、中央军委下达的指示,由邓小平进行了传达,表示到蒋介石在美国的援助之下,企图利用长江防线,将共产党的部队给拦截在长江以北的地区,如果我军部队突破了长江防线,那么蒋介石就会将把驻守在南京东西段的兵力,都撤回到上海地区,企图以此来组织新的防御阵线。
而我军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明确渡江作战的战略目的,首先就是不能让沿岸敌人给退到上海,更不能让敌人收缩浙赣线。所以现在野战军的任务,就是制定出一个关于就地歼灭敌军,并且不能让敌军撤到上海,以及今后处理消灭上海敌人的计划。
野战军进行商讨之后,决定由张震就将三野渡江作战的有关计划方案、以及相关部署与打法,向邓小平做了汇报。对于这个计划,邓小平表示满意。
对邓小平的敬佩
1954年,张震前往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毕业后,他就直接留任当了学院院长。
在一次工作中,张震看见了院长刘伯承,便请示能否将刘邓挺进大别山的事件,作为解放战争战略的序幕。
刘伯承思考了一会儿,认为张震的意见是可以的,就对他表示了赞成。后来看着张震虚心请教学习的模样,刘伯承突然对张震反问了一句话:“你看邓小平同志没有上过军事学校,为什么打仗决心那么正确?”
还沉浸在自己思考当中的张震突然听到这句话,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作答,一下子被刘伯承问倒了。他不禁想起自己曾经与邓小平接触的经历,他认为,虽然自己与邓小平的接触过程很短暂,但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确实受到了许多教诲。
当初,张震经常会与第二野战军的同志,谈到配合无间的邓小平与刘伯承,他们将他二人称作是军队里团结作战的楷模。当时第二野战军在行军打仗最困难的一段时间里,邓刘二人会互相加油打气,而且往往是邓小平下定决心之后才开始行动,而刘伯承则是负责行动之中的具体组织。
念及此处,张震对刘伯承讲道:“可能是小平同志了解上级的意图、当面的敌情和自己的部队吧。”
刘伯承也随之点头附和道:“关键在于小平同志在实践中掌握了军事辩证法,因此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断,这是最重要的啊!”
听完刘伯承对邓小平的评价之后,张震在内心深处更是佩服邓小平能得到这么多人的高评价,也坚信自己对他的欣赏与敬佩是值得的。为此,他一直怀着对邓小平的敬佩以及虚心学习的态度,兢兢业业地完成党交予他的每一项任务以及工作。
邓小平和刘伯承
受到邓小平的重用1975年,在中央军委的通知之下,张震与中央代表粟裕进行了谈话,当时粟裕对张震讲道:中央军委决定交予张震后勤部副部长的职位。
张震听后有一丝的茫然困惑,他自己没有信心能干好这个工作。
但是,粟裕随之告诉他这是邓小平亲自安排的,希望他能在这个地方发挥长处。这让张震很是吃惊,他没想到邓小平一直将自己的工作给记在心上,于是他决定做好这份工作,不愿辜负邓小平对自己的期待。
张震
1980年初,邓小平安排张震前往总参谋部工作,担任副总参谋长的职位,当时的邓小平也已经不再兼任总参谋长的工作,他此番的调任,是希望张震能协助新总参谋长杨得志。
之前,邓小平了解张震在总参谋部有过工作经验,而且与他的几次工作交谈中,邓小平知晓他是一个善于协调的人,并且还养成了非常好的工作作风,他在工作中能做到凡事都及时向中央军委首长请示的良好作风,这也是张震被邓小平选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1985年,经中央军委调整总参谋部的商讨,决定免去张震副总参谋长的职务,对于这一决定,已经70多岁的张震心里早有准备,他完全支持组织的安排,也认为这些一线工作也该交由年轻人来干了,自己已经老了,需要陪一下家人了。
本想着能够进入退休生活的张震,却接连又受到了组织的其他任命。当时中央军委正在商讨合并军事、政治、 后勤三大学院的事宜,准备组建一所国防大学。
之前,中央军委就有将三个学院合并的计划,但是因为诸多原因这项计划并未实施,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就三个学院合并的意见,询问张震,张震对于这个做法表示完全赞成。
杨尚昆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杨尚昆就将筹建国防大学这个任务交由张震负责,这让张震有些惊讶,他原本想将这个任务交托给能力强的人来办,但最终还是在杨尚昆的建议下,接受了这个任务。
之后,经过中共中央的批准,任命张震担任国防大学的校长。为了将国防大学建设好,张震与学校党委人员做了一系列的努力。
1992年,已经78岁的张震决定正式退休时,却突然得知,中央领导在听取邓小平同志的建议之后,决定在党的十四大时,邀请他参加军委领导的工作。张震没想到自己如此高龄的情况之下,邓小平竟会将此重任交给自己。
10月19日,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在此次会议中,党中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张震则被当选为了中央军委副主席。
张震
会议结束后的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与新当选的党中央领导同志、以及出席中共十四大的全体代表,进行了见面以及合影留念。
邓小平走到张震面前时,突然停下了脚步,然后紧紧地握住了张震的手,并亲切地关心到他的身体状况,后来问道张震多大时,张震回答道:“今年已经78岁了。”
邓小平随后就非常欣慰地对张震说:“你比我小10岁,还可以干一届。”
邓小平真挚地交代,希望他能够尽全力协助新的领导人,把我军的各路领导班子给建设好。接受到邓小平委托的重任之后,张震深感自己要努力工作,为人民军队建设做出最大的贡献,才能不辜负邓小平同志对自己的众望。
1998年,张震退出领导岗位结束了自己68年的军旅生涯,虽然退休了,但是他依然关心着党和国家大事,也关心着我党在军事方面的所取得的成绩。2015年,张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