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料记载,杨广的后来还是有很多的:杨昭,隋炀帝杨广长子,母皇后萧氏。杨暕,字世朏,小字阿孩 ,隋炀帝杨广次子,元德太子杨昭同母弟,母亲为皇后萧氏。杨杲,小字季子,母萧嫔,年仅七岁,封为赵王。杨侑,即隋恭帝,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 。
那么,谁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女呢?
历史记载为南阳公主,据说,南阳公主长相十分美丽,性格聪慧,遵守礼仪,落落大方,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在隋炀帝的女儿中,她是唯一一个有封号的,也是唯一一个在史书中成传了的。在隋朝灭亡之后,心灰意冷的南阳公主在重大的打击之下,削发为尼,遁入空门。
开皇六年,南阳公主出生,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南阳公主是谁的女儿,不过,根据她出生的时间,我们可以猜测出,她应该是萧皇后的亲生女儿。大家都知道,杨广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太子,而只是一个王爷,不过,他并不安于自己的身份,而是对太子之位垂涎已久。为了将自己的亲哥哥拉下太子之位,杨广选择去讨好自己的母后,可谓是费尽心机。
说起杨广的母后独孤皇后,那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角色,她是一个有名的悍妇,同时,也是一个妒妇,思想可谓是十分超前。她不准自己的丈夫纳妾,同时,假若哪个朝臣宠爱自己的小妾的话,也会遭受她的歧视。杨广深谙自己母亲的这个心理,于是,尽管他有很多妾,但是,能够生儿育女的只有嫡妻萧氏。南阳公主正是在这段夺嫡的时间出生的,此时,杨广为了皇位,并没有庶子庶女,所以,可以肯定,萧皇后就是南阳公主的亲生母亲。
按照现在的评价来看,杨广并不算一个好皇帝,但是,他宠女儿也是很出名的,尤其是对南阳公主。从南阳公主能够总是跟随着杨广出游巡幸,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据史料记载,南阳公主有一位女师,叫做马夫人,他们俩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马夫人的墓志铭上也有与南阳公主相关的事情。据史料记载,杨广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就带上了南阳公主,而这位马夫人也跟随他们而去。在杨广被宇文化及在江都缢杀后,宇文化及将南阳公主和萧皇后一起带走。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杨广是非常喜欢这个大女儿的,否则,在杨广死后,南阳公主不可能被宇文化及带走。根据史料显示,杨广做皇帝的时间一共是十六年,可以说,在这十六年中,他在长安待的时间累计起来都不足一年,这期间,要么,就是在巡幸的路上,要么,就是准备巡幸。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南阳公主能够经常跟着自己的父母一同去出游,她必定是十分受宠的,这对于南阳来说应该是一件幸事。
正是因为这样,后来,李渊在长安称帝,她才没有像她的其他兄弟姊妹一样,像战利品一样被李唐王朝随意打发。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南阳悲剧的开始。南阳公主的丈夫是宇文士及,于开皇十九年下嫁于他。虽然,南阳公主身份尊贵,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恃宠而骄,她在公公宇文述病重的时候甚至亲自侍奉。南阳公主与宇文士及夫妻二人之间的感情生活也十分和睦,他们俩有一个儿子,取名叫做禅师。
可惜,谁也没有想到,最后杀死南阳公主父亲的竟会是她丈夫的亲哥哥。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国仇家恨,以及父女情深对南阳的影响,在窦建章打败宇文化及之后,本想要将宇文家族给斩草除根,但是,考虑到禅师是南阳公主的儿子,想要放过,她反而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儿子交出来,让窦建章杀死自己的儿子禅师。她本身为公主,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知世间疾苦,谁料,却落得个国破家亡、夫离子散的下场,这般场景,她的娇弱身躯又如何能承受的住。
经过这样的沉重打击,不久之后,她便削发为尼。不过,也没过多久,窦建章便被李唐王朝给打败了。洛阳城中,她与曾经的丈夫宇文士及不期而遇,但却已经是物是人非。如今的宇文化及,已经成为了唐王朝的一份子。
后来,宇文士及请求和南阳公主见一面,南阳却并不愿见他。宇文士及希望两个人能够重归于好,站在南阳门外恳求。南阳又怎么可能会答应呢?她严词拒绝了宇文士及的请求,并表示,她与宇文士及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这辈子都没有可能了。她现在只恨不得杀了宇文士及,只不过,谋逆的事情宇文士及并不知晓,所以,才饶他一命,要是他敢踏进这房门一步,她便杀了他,听到这种话,宇文士及十分悔恨无奈只好离去。
后来,宇文士及在李世民那得到了重用,立了功,被封了侯,被当时的皇帝李渊赐婚,娶了寿光县主,生活依旧美满幸福。
史料上关于南阳公主的事迹就这样戛然而止,她的晚景如何,结局如何,我们无处可寻。在今河北省井陉县境内的苍岩山盛生檀木,据说,这些檀树都是当年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在此出家时所栽。现在山中的福庆寺据说就是当年南阳公主的出家之地,而山间的南阳公主祠则是后人为了纪念而修建的庙宇。
只不过,她已经遁入空门,常伴青灯古佛,她或许会时常想起曾经的快乐日子,会感慨于自己的凄惨遭遇。南阳公主显赫的出身,造成了她前半生的无忧无虑、金枝玉叶,而她刚烈的性格,也造就了她后半生的寂寞凄凉。有人说,他当初若是原谅宇文士及该有多好,可是,她若选择了原谅,她还会是那个骄傲的南阳公主吗?
有些恨,总是岁月如何冲刷,也不会消逝。
参考资料:
【《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北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七十九》、《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