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 : 证言 | 扫鼠岭 | 刑法学讲义 | 资本主义的未来 | ……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1)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2)

不管读书、追剧,还是看电影,小蜗都特别偏爱那些能找到刁钻视角的创作者。

他们特别聪明,选定一个独特的角度,就像有了第三只眼睛,探测到的世界大不相同。

特别是面对“宏大叙事”时,角度调得越小、越怪,读者就越容觉得真实、可亲,以下这7本历史小书就是极好的范例:

1、显微镜下的成都

童鞋怎么说:

旧时成都的韵味,以街头公共空间、茶馆、袍哥、麻将,成都典型的代表,还原古老成都的模样。通过微观、平民的观察,以一个实例为线索,串联旧时成都的文化独特性。

@读者 斑点紫罗兰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3)

研究一座城,有人走向档案馆、资料室,记录地方英杰、豪绅大户。

也有人走向街头、茶馆、麻将桌,记录小贩、堂倌、瓮子匠…

前者可能更权威,但后者明显更鲜活,一出堂会、一句“黑话”都带着浓浓的人情味儿。

比如,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成都有一个神秘的江湖组织“袍哥”,成员自称“汉留”。

“汉”指汉族,以别于满人;“留”则是“遗留”,即明代的汉遗族,他们肩负着反清使命。

据《汉留全史》,“袍哥”是由陈近南一手创建,而陈受命于郑成功,是不是感觉自己一秒穿越到《鹿鼎记》里啦?

别怀疑,这是微观视角下的真实历史,更有情感、血肉,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2、书信中的历史

童鞋怎么说:

历史学家的“集锦”式写作,真是信手拈来。有趣、有料,不居高临下,不全知全能,填补了好多知识空白。

@读者 Effy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4)

在过去3000年的时间里,书信扮演着今天报纸、电话、电视、邮件、微博的角色。

甚至,它比小报和八卦更真实,因为私人书信由当事人所写,从未想过发表,死后公开处刑。

比如,两位情色作家阿娜伊丝·宁与亨利·米勒的书信剖白:

“你的热情之火让我的子宫产生轻柔翻滚的欢乐。房间里充满了你倾泻在我身上的炽热。”

呃呃呃,污力十足的小蜗莫名羞耻,必须找出他们的作品再读一遍(不是)。

更多信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和个人的命运,比如,如果王尔德没有“鲁莽”地回应来自情人父亲的侮辱,他是否会快乐地度过余生?

历史没有如果、命运充满随机,惊心动魄的传奇,可能就发生在一封轻飘飘的信笺里。

3、官绅的荷包

童鞋怎么说:

应该算是我的年度最佳读物了,让我初步认知了计量史学的研究思路与脉络,此外大量的官员抄家记录看起来莫名有点刺激。

@读者 伯凌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5)

想了解一朝之经济,不妨扒拉一下当朝大员的钱袋子。

看看他们的钱从哪儿来、花在哪里,就摸到国计民生的脉络了。

更何况这几位都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传奇人物:年羹尧、曹雪芹、和绅、盛宣怀…

核算他们的资产,有一种连通影视剧的爽感,《甄嬛传》里的年府可是华妃的小金库啊!

事实上,年家的确显赫,家产总值估计约1595000余两。

其中,金银数目所占比重最多,价值达122万余两。

这可是真金白银呐,经得起通货膨胀的冲击,属实把小蜗砸懵了。

但仔细一看,这些钱无非来自赏赐、战事劫掠,还是纳贿侵贪,自己运营。

究其始源,皆拜皇帝所赐,生杀予夺亦在皇权,年家也不过是财富的短暂停靠站罢了。

4、德意志之鹰

童鞋怎么说:

科普了下各种动物的象征,原来是这么回事!很学术的书,大量的引用注脚,需要点耐心阅读。

@读者 CyanSun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6)

一枚纹章见历史,不同的形状和形象代表不同的历史时期。

12世纪,德意志皇权还比较强大,帝国诸侯多以鹰为章表示效忠。

如勃兰登堡边境伯爵大概在1170年开始使用红鹰纹章,图样如下: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7)

亨利四世在与教皇的主教叙任权斗争中失败后,皇权开始衰落,诸侯独立性增强。

到了13世纪中叶,诸侯大多放弃了以鹰作为纹章,开始采用其他的图案。

同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则试图借助皇帝的力量,摆脱世俗诸侯的控制,成了新的自由体。

它们的纹章主体还是帝国之鹰,只是变形各具特色,沿用至今成为市徽: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8)

不知道小伙伴们能认出哪些城市?感兴趣可以打开书细读。

5、纹饰之美

童鞋怎么说:

中国工艺之美的书做得精美的比较少,这本书的图片纹样都具有参考价值,也对中国纹样做了简单梳理。实在难得。

@读者 沉山泥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9)

一片纹饰见工艺、见文化,还能窥见民族美学,这是以下见大,更是举重若轻。

比如,小蜗小时候看过一部讲刺绣的电视剧“凤穿牡丹”,对旗袍美人李小冉一见倾心。

看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凤穿牡丹”源于一款经典纹饰“凤穿花”,可用于刺绣、瓷器、家具等多种场景。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10)

在中国神话中,凤凰是百鸟之王,与之相配的花也必是百花之冠,牡丹成了首选,久而久之,“凤穿牡丹”成了固定搭配。

除此之外,还有松鼠葡萄、瓜瓞绵延等,都是固定搭配,都有自己独特的典故: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11)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12)

两者都意喻子孙满堂、家庭兴旺。

6、棉花帝国

童鞋怎么说:

材料丰富,以小见大,论说缜密。直指资本主义的第一驱动力不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民主自由、工业革命,而是作为全球第一刚需商品的棉花。

@读者 虾米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13)

一朵棉花搅动全球,飘飞的尖絮上都沾满了被殖民者的血泪。

因为它功能性太强,不仅能做衣服,还能用作肥皂、化肥、啤酒、冰激凌!

供需决定市场,纺织技术每加速一次都会带来新一轮掠夺:圈地运动、殖民战争、黑奴贸易…

政府议员信奉“棉花就是上帝”: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大国敢对棉花开战,棉花就是王。

事实的确如此,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家建立大批棉纺织工厂,把各地拉入全球贸易体系之中,成就了“日不落神话”。

今天当我们再回头看才发现,棉花这种平平无奇的作物,生生将全人类的命运连接在一起。

7、胡椒的全球史

童鞋怎么说:

胡椒贸易史和部分西葡荷英美等国的东南亚殖民史。

@读者 健忘的猫头鹰

不要错过看这十本书(小视角解析大问题)(14)

如果说棉花是以它强大的功能性包裹了全人类,那么胡椒则是以它刁钻的气味挑逗着全人类。

黑胡椒原产于印度,与欧洲各港口相距十万八千里,与东亚大陆也隔山隔海,取之向来不易。

但中世纪传入欧洲后,它就成了达官显贵们的餐桌最爱,因为稀少,更成了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稀缺必定带来争抢,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为寻找辛辣的香料,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海上贸易路线;

中国长期是胡椒的消费大国,郑和下西洋就曾多次造访胡椒港;

为控制胡椒贸易,英国与荷兰两家东印度公司相继成立,在亚洲的几乎每一处港口展开竞争…

小小一颗胡椒,便以这种形式搅动了世界贸易史,国与国之间的新秩序由此展开…

你还喜欢哪些角度“刁钻”的书呀?欢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