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大夫为了心中的梦想,经常会坚守原则,并为此努力一生,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他们有时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也依然表现出恬然的心境。
比如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日子很艰苦,可是当他自斟自饮地端着一杯浊酒,却乐呵呵地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苏轼被贬黄州时,也在东坡上自力更生,还即兴赋诗,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清代也有一位诗人虽然晚年生活困窘,却矢志不渝,更抒写了传世佳作。下面介绍清代大儒的一首七律,开篇就慷慨激昂,尾联更鼓舞斗志。
山居杂咏
清代:黄宗羲
锋镝牢囚取决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黄宗羲,字太冲,清代大儒,学者称其为梨洲先生,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称号。诗人学问渊博,嗜好藏书,每出走回归,常带一书童携书同返。他曾组织抗清斗争,晚年建龙虎山草堂,专事读书著述。
黄宗羲的名著《明夷特访录》,从多方面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他参加过抗清复国斗争,失败后坚决拒绝为清王朝服务。这首诗创作于清朝顺治年间,当时作者因为明亡抗清而兵败隐居,此诗反映了作者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形象。
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曾被阉党诬告致死,当时诗人只有17岁,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后来新登基的崇祯皇帝清除了魏忠贤等阉党,黄宗羲闻讯后就进京讼 冤。他还在袖中藏着一根铁锥,看见仇人许显纯,便扑上去一顿猛刺,虽然因此而坐牢,却得以发泄了自己的怨恨。
诗人后来隐居时,回想自己的这些经历,也是慷慨激昂,“锋镝牢囚取决过,依然不废我弦歌。”纵然枪刀剑戟、牢笼囚禁,诗人都曾从容地经历过,仍然不能让他停止弹琴放歌。锋镝,泛指兵器,这里指战争。弦歌,这里比喻忠于国家民族的节操。
虽然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古代士大夫却把名节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所以诗人接下来便阐述自己的价值观,“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他认为,即便遭遇到死亡的威胁,都不会屈膝求全,贫穷又岂能奈何自己?输心,指出卖灵魂。
视死如归、虽死犹荣,这是诗人的梗概风骨,而经过文学的独特渲染,更充满了情感和文采,也传达出一种悲怆风格。
诗人为父报仇之后,曾参加过科考,可惜却名落孙山。此后他就加入了晚明的复社,并拜大儒刘宗周为师。清军入主中原后,作者又义无反顾地加入南明朝廷。虽然之后差点丧命,他却无怨无悔。
每次陷入困境时,诗人就会忆起当年老师鼓励自己的话语,心中就仿佛有了一盏指路明灯。颈联就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晚年隐居时虽然过着“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的贫苦生活,然而清廷的数次征聘,他都坚决不就,彰显了诗人坚持民族节操的品格。廿两,一斤多,古代一斤为十六两,作者以此极言其生活艰苦。
最后诗人态度明确地说,“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就算是严冬,也要堂堂正正地过,怎能相信人间胜算多呢?这两句鼓舞斗志,让后世读者倍受启发。
言下之意,诗人不信那些迫害手段,还能有更厉害的高招。“一冬”,这里既指大自然的冬天,更暗喻人生的冬天。
作者在去世前还早早地立下遗嘱:死后散开辫子,盖上一条单被,放在一个石棺里裸葬。诗人临死前都表示,自己不会屈服于清朝皇帝的统治,其民族气节非常值得后世敬佩。
黄宗羲经历过很多人生坎坷,但总是意志坚定。虽然最后不得不承认南明政权的失败,但诗人心中却依然牢记着自己是炎黄子孙,所以宁愿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也绝对不和清王朝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