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喜欢可以关注公众号“三叔看世界”,并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哦


我光是看到“打工人”三个字都快审美疲劳了。

其实这个词无非就是上班族的变体,但据说“打工”具有几分自嘲意味,所以就有人觉得这体现了当代人对待生活“看开了一切”的态度,有人说这是一种丧文化的表现,还有人相信是工人阶级的二次觉醒。

揭露打工人的现状(打工人的走红恰恰是小资们对打工者的歧视)(1)

“早安/晚安,打工人”俨然就是大家重新成为一个集体的口号,所以引发了成千上万的人共鸣,这个社会似乎也因此变得温暖起来了。

但对于这种“打工人”的热潮,实际上却忽略了两个事实:

1.“打工人”的生活,彼此并不相通;

2.“打工人”这个词本身,恰恰就是小布尔乔亚们对于打工的“善意”歧视。


前两天,大学同学久违地在一起聚会。有些人毕业之后就没有见过,久别重逢甚是想念。

都已经是30多岁的人,聊起的话题也少了很多风花雪月,围绕着房子/票子/孩子,以及工作的诸多琐碎烦恼说个没完,倒也笑声不断。

期间,就有人提及了我们本地房价的问题,感慨如果有谁毕业时就买房,现在恐怕也已经属于不差钱的状态。而若是没有买的话,就很难在这里立足了。

毕竟咱们这儿虽然比不上北上广,但如果在均价四五千时购买房产,如今一万五朝上的价格确实能够让人做梦都笑醒。反之,后来才买房的人只能砸锅卖铁,欲哭无泪。

仅仅只是涨价前后买房的差异,大概率会让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产生质变,起码每个月1号银行扣钱时,几百块的贷款和几千上万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即便都是“打工人”,但有的人可以隔三差五旅游买包,有的人则天天省钱自己做饭,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岗位的人,却可以活出两个世界的味道。

同理,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这些计量单位:

“一狗”“一尴”“一东”……额,最后那个不算。

所谓“一狗”,指的是月入两万不如狗;而“一尴”为月入十万很尴尬。这两个梗貌似都来自于NGA论坛,有人发帖晒出自己的工资,然后吐槽生活困难,进而遭到网友们嘲讽。

尽管从性质而言,大家都不掌握生产资料,理论来说都可以算是“无产阶级”。但一个每月能够收入过万的人,同中国绝大多数人可能只有5000块钱不到工资的现状对比起来,双方恐怕照样难以找到什么共同语言。

揭露打工人的现状(打工人的走红恰恰是小资们对打工者的歧视)(2)

同样是加班,你互联网公司入门几十万年薪 奖金 高档免费餐饮 带薪假期,我工地狗三顾家门而不入,一年下来可怜巴巴几万块收入没处哭。

工作环境更是对比明显,堪比北欧和非洲的差距。

揭露打工人的现状(打工人的走红恰恰是小资们对打工者的歧视)(3)

前几天半佛发了个视频,提及打工人精神是乐观主义,充满了对这种精神的肯定与褒奖,仿佛自己也和每一位观众处在同样的立场上……

揭露打工人的现状(打工人的走红恰恰是小资们对打工者的歧视)(4)

如果你知道他接个广告的钱顶很多观众几年工资,还能有共情吗?

我曾经就写文章说,这就是为啥之前996ICU运动搞不起来的原因:一群收入明显高于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群体发起的,而其他人就算掺和其中也并不能获得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才是人上人。”

有的确实是人上人,有的却不是。


此外,“打工人”这个词突然让我想起了前几年调侃学校的热潮。

揭露打工人的现状(打工人的走红恰恰是小资们对打工者的歧视)(5)

比如说,清华大学就是什么五道口职业技术学校,复旦是五角场社区职教中心,中科大是南七技校,等等。

学生们试图用自黑来达到玩梗的目的,以及享受那种“说自己是某某技校出身,结果别人一查惊为天人”的装B快感。

可类似行为具备两个特征:

其一,把自己学校称之为“技校”的,往往都是那些全国重点院校,很少能看到普通大学的学生也跟着玩梗的,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一般学校也配称‘技校’”?

其二,之所以能够用“技校”来自黑,反映出来的问题恰恰就是在公众认知当中,技校(包括很多大中专)出身的人天然低人一等,尤其在这些天之骄子面前更是如此。所以这种自黑才能起到“幽默”的传播作用。

不会有人自黑说“我的学校很垃圾,也就哈佛那个水平”“我长得很丑,也就林志玲级别”吧?那叫自傲。

如果我们只是混迹网络平台,可能会产生人均985,211遍地走的错觉。但现实情况则是:绝大多数中国年轻人的学历也就大中专到顶。

甚至我以前上班帮着搞招聘时,连初中学历的都大有人在。

相信对于这样的广泛群体而言,当他们看到清华自嘲“技校”时,就未必觉得多么好笑吧。

但沉默的大多数都有自知之明,不会发出什么响亮的声音,有资本自黑的,往往都是“精英”们。所以在网上乍一看,才会产生大家都在玩梗的错觉。

类似情况在那些大佬们身上也不少见,你看马云自称“普通”家庭出身啦、王健林认为一个亿是小目标啦,都是用一种看似无比谦虚、实则底气十足的口吻来说出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话语。

他们不过是更高配置版本的五道口罢了。

也因此,当网络上铺天盖地炒作“打工人”时,这个词能否代表真正忙于打工的人呢?

我之前跟一个过去同事聊天,她当时为了熬过第二年去外地的空窗期,所以找了份新媒体工作随便干干。某天就跟我提到:“你知道公司里小姑娘和我有什么不同吗?”

“哪里不一样?”

“我谈到工作的时候都是说‘在上班’,而她则说自己是‘来打工’。”

揭露打工人的现状(打工人的走红恰恰是小资们对打工者的歧视)(6)

那会儿可没有打工人这个词,但小姑娘对于打工的体会,或许比如今玩梗的人强得多。

她认为打工就是打工,没有什么让人感慨亦或者好笑的地方,这是生活的一种常态。

对现在大量的“打工人”而言,他们则是一种五道口心理,用明显意识到“打工”这个词低人一等的态度来自黑。

自称代表了打工人,实则看不起打工人。

或许,也只能用小布尔乔亚来形容“打工人”的走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