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这条街这条街最靓的仔,走起路一定要大摇大摆……”在短视频爆红的今天,想必许多人都对这一句歌词耳熟能详,甚至有些人这句歌词会直接哼唱出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句歌词里“街”这个字的读音,并不是普通话中的“jie”,而是读作“gai”。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到底是歌词创作者本身的纰漏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如果是因为创作出现的纰漏,为何在风靡全网之后也没有人指出来?其实将“街”这个字读作“gai”,虽然不完全正确,但也不能说是错了。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风土人情都有所不同,甚至“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因此我国各地的方言差距是比较大的,比如闽南语或者温州话,在外地人听来几乎就是在听外语。又比如东北话和粤语,二者之间也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令人诧异的是,这最北和最南的两大地域,却对“街”这个字有着同样的读音——“gai”。许多东北人说“上街”时,其实是说的“上gai”,辽宁盖州的“十字街镇”甚至也会被读作“十字gai镇”。而在广东的一些地区,也有许多人说“gai”不说“jie”。
此外,在笔者的老家湖北农村,方言里也是读作“gai”。将“街”读作“gai”是北方地区、中部地区、南方地区的方言中都存在的。“方言”指代的是“某个地理区域的特定语言”,但是“gai”字已经突破了地域限制和方言的范畴。在建国前的一些讲话原声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将“jie”字读作“gai”的例子。例如在汪逆的讲话中有一句“为东亚之解放而奋斗”,这里“解放”的“jie”就被读作“gai”。汪逆的是非且按下不表,单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gai”的历史。其实,“街”字的原本读音一直都是“gai”,为何现在都把它读作“jie”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认识到“汉字”和“汉语”之间的不同。都说中华文明有上下五千年,但是文明的传承依靠的是文字而并非语言。无论是甲骨文还是现在的简化汉字,都属于汉字的范畴,并且除甲骨文之外的各种历史时期的字体例如小篆和楷书等,都可以被后世所认识。但作为头口使用的语言,汉语是一直在发生变化的,古代人说话的口音和现代人说话的口音是截然不同的。史学界甚至为此将汉语按照历史阶段划分成了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比如在明代,“贼”字和“则”字的发音几乎没什么区别。
在各个历史阶段,各地的方言都会影响,而“gai”字也就是这么来的。在清朝入关初期,晋商为清朝立下了大功,所以山西商人在清代是非常活跃的一个群体。在山西方言中,“街”字的读音是“jiai”,而其他地区包括北京的大多数都读作“gai”。“街”字的两种读音在北京产生了激烈的碰撞,结果是北京出现了一种新的读法,也就是“jie”。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读音也传遍了全北京并被广泛接受。这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街”这个字在大多数地区都被读作“gai”,却被北京的老百姓读作“jie”。
新中国成立之后,需要确立一种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并最终选取北京话作为基础。北京话成为普通话之后,“街”字的读音和在字典中的拼音,毫无疑问地就成为了“jie”。而在北京之外的方言区,“gai”的读法却依旧被口口相传的保留了下来。这就是为什么明明相隔十万八千,但是别人讲“jie”说成“gai”你也同样能听得懂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