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1)

(秦始皇陵复原图)

那么,秦始皇陵地宫里,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惊人秘密呢?究竟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看到秦始皇陵被开启呢?

【两千年来,为何秦始皇陵无人挖?】

秦始皇陵始于公元前247年修建,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据资料记载:整个皇陵的修建征集了共计72万的人力,耗时39年。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2)

(秦始皇陵修建复原图)

要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也仅花费了十年的工期就竣工了,由此可见,秦始皇陵的工程量和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

如此浩大的工程,足以体现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劳动水平。

直到近两千年后的1962年,国家才对这个伟大工程进行了第一次勘查,而且据勘探结果表明:此前整个皇陵并没有发现被挖掘或破坏的痕迹。

整整两千年时间,前人都没有对秦始皇陵进行挖掘,甚至连盗墓贼的痕迹都未曾发现,从中国第一次勘测秦始皇陵后到现在,整整过了60年,国家都未对其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探索。

为什么从古至今,都没有人挖掘秦始皇陵呢?还是曾经有过,但我们没有发现呢?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3)

(秦始皇陵外观)

实际上,帝王陵并不是想开就能开的,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第一,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大,根基之深,超乎很多常人的想象。

整个秦始皇陵总面积大约56.25平方千米,内外城格局分明,且规格更甚于紫禁城,而秦始皇的帝陵位置就相当于“皇宫内城”。

如此大的规模,加之地下建筑设施弯弯绕绕,基石构建固若金汤,硬度和范围如此之大,依靠现在的技术水平,想要全面进行“保护性挖掘”都不容易,更别说古代那些盗墓贼了。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4)

(秦始皇陵规模图)

第二,秦始皇陵中危机四伏,暗藏汹涌,想要轻易进入根本不可行。

《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内布有流沙、毒箭等机关暗箭,让人防不胜防,此外,地宫内还有大量水银。

关于“水银是否存在于秦始皇陵地宫”这一点,专家在勘测后发现,地宫中不仅有水银存在,而且储量还特别大。

所以,即便有盗墓贼能找到秦始皇陵,也未必能突破外围的基石防御,即便突破防御进入地宫,机关暗箭和水银毒素也会要了他们的命。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5)

(秦始皇陵地宫模拟图)

综上所述,以古人的盗墓挖掘水平,想要开启秦始皇的陵墓,从现实角度来讲不太现实。

而现代各项科技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后,也曾有人提议挖掘皇陵,郭沫若就是其中一人。

1956年,彼时的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郭沫若,建议国家挖掘明十三陵的定陵,由于当时考古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这一次挖掘,直接导致陵墓里的丝绸字画腐坏,对国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此后,郭沫若又一次建议挖掘秦始皇陵,但周总理用一句“以后禁挖帝王陵”回绝了他。

所以,现在的考古人员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周总理的禁令以及个人的人身安全,对挖掘秦始皇陵的任务也是望而却步了。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6)

(昔日陵墓挖掘工作现场)

【4大地宫传说,一个比一个邪乎】

不过,虽然秦始皇陵目前不能挖掘,但在勘测结果曝光于世后,不少传闻就开始流传在民间,引起了民众们的讨论,甚至还有人拿这些传闻为素材,创作一些恐怖小说。

那么,关于秦始皇陵地宫的传说都有哪些呢?

1.水银湖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单看文字描述,皇陵地宫内可能有一片“水银湖”,而据勘探的考古人员所说,秦始皇陵地宫内的水银(汞元素)量十分巨大,据估计应该有90吨左右。

1981年,中国全国的一年水银产量才300多吨,两千年前能搞到90吨水银储于地宫内,这个数字真实吗?

《史记·货殖列传》里记载过一个巴郡的寡妇,单名一个清字,她是史料中有记载的、跟秦始皇有交集的一个女人,秦始皇还给她建了一座怀清台,可见二人关系亲厚。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7)

(巴寡妇清雕像)

巴寡妇清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水银制造商,而她所处的巴山之地,朱砂矿也十分丰富,而朱砂中含有水银,如果由她协助提供矿物的话,就可以通过大量朱砂矿冶炼出水银,这样一来,秦始皇想要获取大量水银,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难。

况且,曾有传言说,专家们检测到地宫内有一金属物体在移动,这很有可能就是漂浮在水银上的铜棺材。

结合以上信息看来,水银湖的存在,未必是空穴来风,秦始皇陵地宫里或许确实有大量水银,只不过地宫内到底是副什么模样?这就没人知道了。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8)

(“水银湖”模拟图)

2.长明灯

《史记》中曾经记载过一个故事,大致内容是讲秦始皇率兵出海,同徐福一起寻找长生仙药,在途中遇到了一条大鲛鱼,随即将其击毙捕捞。

后来,秦始皇命人提取鲛鱼身体里的“鱼膏”,再加以炼成灯油,制作了一盏长燃不灭的油灯,而这盏油灯,据说也被置于地宫之内。

这件事本来被当做司马迁的杜撰,可在2002年,湖南湘西的里耶镇意外发现了一口古井,在这井中捞起36000多枚竹简。

经鉴定,这些竹简的制作年代均为秦朝,上面记载了秦始皇出海绞杀鲸鱼的事,而在《三秦记》中能找到相关记载,说秦始皇陵中的长明灯,燃料是鲸鱼膏,看来那所谓的“人鱼膏”,很可能就是鲸鱼的鱼油。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9)

根据古时蜡烛的制作标准,1吨鲸鱼油可以燃烧14年,我们也不清楚秦始皇一生里究竟收集了多少鲸鱼油?也不知道那地宫里的长明灯是否还“长明”着——实际上,油灯在地宫那样的封闭空间里,氧气耗尽就注定会熄灭的。

如果鲸鱼油和氧气都充足的话,这长明灯或许还真能“长明”,只不过放置在地宫内的话,怕是早已经熄灭了吧。

3、阴兵祭坛

考古勘查人员曾经在封土地区发现过重力异常,表明此处可能有建筑物存在,经过挖掘和勘查,果然在该地区深处发现了一座地底建筑。

封土地下的建筑物?这着实让人吃惊不已,实际上,让人吃惊的点,不仅是地下存在建筑物,还在于这座建筑物的外形。

这个建筑物高出地面30多米,足足有9层,上窄下宽的形状看上去很像一座祭坛。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10)

(“祭坛”模拟图)

民间有人说,秦始皇坚信自己死后会复活,于是下令建造了这个祭坛,等自己过身后,阴兵马俑们就会带着自己登上祭坛,俯视自己的地底王国……

不过,这些言论终归是民间谣言,我们始终都要相信科学,但归根究底,这祭坛的实际用处,专家们也没给出一个确切的结果,关于这座诡异祭坛的具体用途,还是要等待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

4、地宫被盗

很久以前就有人提起过,秦始皇陵曾经被盗,最早的记录存在于《史记》中。

《史记》记载,项羽火烧秦宫,敛其财宝;专家曾在一号、二号、三号兵马俑坑中,都有发现过焚烧兵马俑的痕迹,或许这就是项羽和其部队所为。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11)

(兵马俑坑被烧)

但是秦宫规模庞大,即便是用火烧也未必能烧光,况且地宫地基坚如磐石,并非能轻易闯入之地。

项羽有没有盗秦始皇陵墓,我们不得而知,但根据考古队的调查结果来看,项羽应该并没有进入地宫深处。

那么,后来是否有其他人尝试盗墓呢?

后来考古队发现,地宫四周有不少盗洞,但那些洞最大的直径才1米,最深处也才9米,盗贼根本不可能靠这么浅的洞闯进皇陵内部。

经过后续的遥感勘探,发现墓穴内的陪葬品摆放完好、位置整齐,加之“水银湖”的存在和地基基石的完整,可以得出结论:地宫被盗纯属谣言

那么,盗墓贼没有完善的设备条件盗墓,现在的考古人员是否有能力开启秦始皇陵呢?

【何时才能开陵?专家:条件达不到】

其实,有专家曾经推算过,以秦始皇陵的大规模、建筑根基和地宫内的不稳定因素,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想要全面开启陵墓,预计要500多年,而且还得是在不出现意外情况的前提下。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12)

现在网上有一部分人觉得:花这么多功夫研究它干什么?一座皇陵嘛,能有多坚固?大不了炮轰一阵就开了,实在不行丢一颗什么弹的进去总可以吧?

不得不说,这些网友们思考得太片面了。

如果是出于开启陵墓的目的,那秦始皇陵随时都可以开,但挖掘皇陵的意义并不在于开启,而在于探索。

首先,考古学家们追求有意义地打开,追求“保护性发掘”,而现在的技术水平有限,挖掘之后的文物保护是个大问题。

以兵马俑举例,当初挖掘兵马俑时,那些陶人在出土以后立马发生氧化反应,陶人身上原本的油漆色彩在氧化反应下迅速脱落消散,所以才变成了现在灰突突的颜色。

再者,郭沫若当年建议挖掘定陵,直接导致诸多历史文化瑰宝毁于一旦。

一个个的前车之鉴摆在眼前,国家又希望保护地下文物,怎么可能随意挖掘呢?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13)

(兵马俑氧化前照片)

其次,地形原因也是影响秦始皇陵挖掘的一个重要原因。

秦始皇陵南依骊山,北靠渭水,地势险峻,整个陵墓又是倒金字塔形,就算靠蛮力突破外围、靠技术保护文物,发掘过程中也很可能会发生坍塌。

总而言之,想要靠蛮力开启皇陵,注定会毁掉历史长河中的无数瑰宝,这并不是国家想看到的。

所以,碍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加之周总理当年“禁挖帝陵”的禁令,现在的专家们都不建议挖掘秦始皇陵,我们想要等到秦始皇陵被开启的那一天,或许时日还很长远。

结语:

两千年来,或许也有不少人尝试挖掘秦始皇陵,甚至想过盗墓,但结果肯定不乐观,而那些封存在地宫里的传说,或真或假,看完文章相信大家心中都有数了。

秦始皇陵到底有没有水银(秦始皇陵2000年无人敢挖)(14)

秦始皇的帝陵,是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更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如果永远不挖掘秦始皇陵的话,那么这份瑰宝就能永远被保护起来,贸然挖掘,实在是对不起入土为安的前人们。

虽然在有生之年,很多人都希望能见证秦始皇陵的秘密,见证秦朝过去的辉煌,但对于历史而言,回避,或许比窥视更加礼貌。

千古一帝秦始皇,就让他安息长眠于地下吧,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永远都不会有人打扰他的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