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自知作者:顾颖【 Do 艺术馆 】035杂文,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如人冷暖自知的句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如人冷暖自知的句子(冷暖自知)

如人冷暖自知的句子

冷暖自知作者:顾颖

【 Do 艺术馆 】035杂文

物来则应,物去不留。“看破放下自在随缘”,不一定是桌边话,却常变成了耳旁风。“风过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也不仅仅是一句随性而发的优美诗句而已。的确,说来容易,做到不易哦!果真能放得下的有几人?不得而知。大概功夫得力,才能游刃有余吧!总算能了解“修道之人如牛毛,得道之人如犀角”其中的委实了。作个觉悟的人尤其是难能的,故而也是更为可贵的。

昨天心头挂着闲事,在街上溜达。百无聊赖,漫无目的,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很久没有这样了,没有壮志、没有豪情、没有喜悦、没有悲伤,只是这样单纯地随意逛逛。走累了,肚子也饿了。正巧路过一个繁华的夜市,热烈的气息真实地扑面而来。夜市上琳琅满目的小吃,此起彼伏的吆喝,争先恐后的表情,使每一个无意间路过的人驻足停留,让每一个有心要离开的人流连忘返。但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兴趣,我似乎是一个观众,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很难激起那份投入的热情。心理清楚明了,脸上面无表情。

停在一个小摊前,要了一碗云南米线。若有所思地吃着,其实米线味道还不错,只是我似乎缺少一份品尝的心情。真是应了那句“吃饭时百般思量、睡觉时千般困扰”,简直是自寻烦恼、自找罪受,到底为什么,也说不太清。看来那种活在当下的“饥来吃饭困来眠”绝不是一句口头禅啊。对面,一对情侣正在津津有味地享用着他们的美食,言语间不时地眉来眼去,会心一笑。看样子,那份恋爱的甜蜜,远比眼前的美食更让他们享用不尽,那种味道似乎勾起了我久远而模糊的记忆。他们不约而同抬头看了我一眼,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我对他们轻轻点点头,淡淡一笑,然后继续低头吃我的米线。

正在这时,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乞丐,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箭一般地冲到我们桌前,拿起放在桌上的那少半盘爆肚,然后又停留了一下,问了问旁边那个女孩,“这个您还吃吗?”。女孩似乎被他的突然出现吓着了,还没回过神来,便谨小慎微地点了点头。那个乞丐脸上露出天真满足的笑容,在路灯的照耀下,他的牙齿发着冷冷的白光,在那满是污泥黑如炭灰的脸上,显得越发洁白。不知为什么,那个笑容让我心里动了一下,那种不可抑制的快乐,使人一览无余。他迫不及待地拿着那半盘爆肚,转身将盘里多余的汤水倒在旁边的垃圾桶里,然后摇晃着边走边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女孩警魂未定,半推半就地靠在那个男孩身上。那个乞丐走了,但是他的身影倒是在我的心理停留了一阵,就像一个石子仍在湖里引起了些许波纹。

尚且不说,“有那么多劳苦同胞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于衣食无忧的我们哪里不需要我们的关爱,哪里不是需要我们慈悲的道场”的感叹。仅就那一份单纯的满足的快乐也足以让我羡慕了。现如今,我们有几人能因为饥能裹腹,寒能加衣,而感到满足和快乐?

我们的目光习惯性不由自主地会随着自己的贪欲,放在那些我们没得到的而不是已拥有的,于是我们烦恼、痛苦、彷徨、忧虑,之后怨天尤人、感叹苦多乐少、命运不济。何曾想过是我们所求太多,而不是拥有太少。每一次贪欲的满足,些许的快慰很快就会被下一次的贪欲的焦灼所替代,那个状态就好似是一个吸毒成瘾的人,原本想成为自己的主人却在不经意间早已成为了毒品的奴隶。我们烦恼的时候,几乎总是想改变世界,却很少想过改变自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爱而愚蠢的失误。

想想看,世界上每时每刻有多少人正在经历生离死别、家破人亡?而我们整天衣食无忧,没有为自己没能给别人解除痛苦而惭愧,还在这里为一些所谓的不如意怨天尤人,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啊。想到这里,不由得开始忏悔起来。

突然,一丝念头升起。我想刚才那个乞丐吃了那么点儿爆肚,一定还没吃饱。于是我就拿着自己那碗几乎没吃的米线,离开了那个小摊。边走边找,我想也许我还能碰上他,也许这碗米线对他的作用比对我大,遇到他就送给他。绕过一个弯儿没走几步,我眼前一亮,忽然在路边看到刚才那个乞丐了,此刻他蹲在台阶上,正在津津有味地啃着不知从哪里拣来的一根几乎没有什么肉的棒骨。我急忙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去,递上那碗热气腾腾的米线。心想我总算也雪中送炭了一回,我没想听到感谢,更没想让他报偿,只是觉得他今天终于能带着满足而快乐的笑容,吃饱一顿饭就好。

可是,令我没想到的是,随着我的手臂伸出,我没有再看到那张单纯而快乐的脸,而是一张冷漠而不屑一顾的面孔。他对于我的突然出现,似乎并不感到意外。一边啃着那根骨头棒子,一边伸着脖子向着碗里探了探头,然后继续自顾自地忙乎他的,眼睛都没正视我一眼,冷冷地反问了一句:“没肉啊?那我不要”。我捧着那碗米线的手,在半空中停留了半晌,然后收了回来,怔了一下,继续踏上我回家的路,一边走一边吃着我那碗可怜的没有送出去的米线,心理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他前后两个高度反差的面容和表情,像是被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理论上我知道,各有因缘,顺其自然。给不给是我的选择,吃不吃是他的自由,我没有怨他,也没怪自己,一种说不清怪怪的滋味。也许真是应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他是,我也是。其实乞丐只是要饭,我只是吃饭。本来互不相干的事,却变成了相互打扰。结果别人饱了或者没饱,都无关紧要。而我却在那里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也无伤大雅。

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欣赏,而已而已。可是人家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却给我带来完全相反的心境,看来我们的心,真的是很容易缘起的,“心随境转”的我们何时才能“境随心转”,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呢?真正做到时刻“随处作主”呢?的确,生命中的一切际遇,都是我们“历境练心”的好资粮。

走着走着,路过一个小店,买了一瓶冰红茶,拧开盖子,一口气喝了半瓶,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

  哎!修行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