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信条》上映一周了。
你去看《信条》了吗?▲
大部分观众看完电影走出影院之时,感觉与约翰·大卫·华盛顿所饰演的男主角第一次接触时空逆转的原理时一样,一头雾水。
但是正如那位说服男主角加入行动的老者所言:“别试图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
豆瓣评分和网友评论可见电影之难懂 ▲
如果我们看不懂电影,至少可以感受和了解电影中贯穿始终、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艺术元素。
电影名“TENET”
出自庞贝古城的一块石碑上的回文诗 ▲
名画作与拍卖行
电影中男女主的相见,就源自于一幅戈雅的赝品。
反派角色萨塔尔的妻子凯特在拍卖行工作,鉴定名画是她的擅长,但是,她曾不小心将一幅戈雅的赝品版画以高价卖给自己的丈夫萨塔尔。被萨塔尔发现之后,便以此为要挟,还利用凯特对儿子的爱,控制住了凯特。
男主角以自己有戈雅的真迹为由,接近凯特,实则带去的是同一人伪造的戈雅赝品。
女主角鉴定男主角带去的戈雅赝品 ▲
这个深受诺兰偏爱的画家戈雅是谁?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
西方美术史上
开拓浪漫主义艺术的先驱
戈雅的自画像,1794 ▲
46岁时,戈雅成了聋子。他再也不能靠听来的言语理解这世界——他只有用天赋的锐利目光,深深地注视着这些浮动跳跃的影像。
戈雅的自画像,1815
画作的风格变化很明显 ▲
与此同时,戈雅的心理与画风也开始转变,从宫廷画家,到喜欢画讽刺宗教和影射政府的漫画,贪婪的修道士、小偷、抢劫犯和接生婆全部被他画成魔鬼的样子。
黑色成为作品此时的主色调,甚至是明亮的场景,他也经常加入黑色。
《奥苏纳公爵一家》,1788(左)
《老女人》,1808(右)
感受一下不同时期作品的画风差别 ▲
1808年,戈雅亲眼见证了战争,“暴力”这个词正式在他心里烙下了深深的阴影。
他所绘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又称《1808年5月3日的枪杀》,是一幅描绘法军镇压起义者暴行的悲剧性作品,画家将要被杀害的起义战士置于画面上方的视觉中心,着意描绘一位愤怒之极、高举双手、义正词严痛斥敌人暴行的市民,这也是画家心目中人类英雄的伟大形象。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1814 ▲
19世纪初,戈雅开始从事版画创作,尝试石版、铜版等各种版画的制作和印制。
《奇想集》是戈雅最有名的蚀刻版画集,里面描绘的故事阴森恐怖,有很多战争场面,但更像是一系列“噩梦”。
奇想集 ▲
戈雅对人扭曲病态的内心以及罪恶的描绘,是反映当时西班牙现实社会的一面明镜。
电影中一闪而过的那幅版画,画面上是一头代表邪恶的山羊,很可能隶属于《奇想集》中的一幅,与电影的魔幻气质不谋而合。
向左滑动查看《奇想集》中的部分画作 ▲
虽然在国内,拍卖行对于拍品的真假有免责的惯例,但是在国外历史悠久的拍卖行里,若拍出高价的艺术品被最终证实为赝品,那将对拍卖行的声誉带来极大的打击,会被业界视作莫大的丑闻,拍卖行甚至不惜采取法律行动去追查责任者。
这正是萨塔尔能成功要挟凯特的重要原因。
萨塔尔要挟凯特 ▲
自由港与博物馆
奥斯陆自由港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场景发生地。
反派萨塔尔将他收藏的艺术品储存在这里,以避免高额的税务费用。
电影中的奥斯陆自由港 ▲
在真实的世界中,自由港是艺术界的秘密宝库。
如同电影里一样,秘密宝库里存放着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古典主义大师、现代主义大师作品随处可见,以日内瓦自由港为例,可以媲美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只是这里的宝贝不对外展览——在这些建筑的围墙之内那些狭窄的储藏室里,100多万件世上最精美的艺术品被密密麻麻地打包装箱或密封着。
日内瓦自由港 ▲
自由港保险库的租用者中,有些人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而积累了很多藏品;但更多人从未想过要和世人分享藏品,艺术品对他们而言就像金条一样只是一项个人资产,他们需要一个比银行保险库更安全、隐秘而无缴税负担的储存之地。
自由港 ▲
不过,电影中男主角和尼尔来回踱步的奥斯陆自由港场景外景,其实是在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的四个分馆之一库木艺术博物馆拍摄的。
电影中的奥斯陆自由港
其实取景于库木艺术博物馆 ▲
这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艺术博物馆,由芬兰建筑师佩卡瓦帕沃设计的库木艺术博物馆于2006年建成,被认为是现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这座被建在石灰岩悬崖的一侧的建筑,拥有独特的曲线和构造。
库木艺术博物馆 ▲
厘不清导演诺兰在《信条》中布下的一重又一重前后呼应又如何,只需把电影看作一场大型魔术表演,不必刻意去解什么谜,享受眼花缭乱的“谜面”,就乐在其中。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徐佳和
编辑:小开
图片:《信条》剧照,其余源自网络
©新民晚报文化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