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国庆佳节期间,四川丹巴森林公安一边侦办案件,一边巡山护林,当民警在聂呷乡开展巡逻走访时,发现一农户家的院坝里有一只被铁链拴着的小猴。

民警从外观上识别出该只小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通过询问当事人,得知这只猕猴是他放牧时发现的,可能是与猴群外出觅食时走散的。它被带回家时还是一只出生没多久的幼猴,农户看它自己没有生存的能力,就决定把它留在家中喂养。

农户一家人对待它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并给它取名“毛毛”,“毛毛”也特别喜欢它的“家人们”,但猕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允许私自喂养,丹巴县森林公安局便立即着手为“毛毛”寻找真的“家”。

猕猴是不是保护动物泛滥(国家保护动物猕猴被圈养)(1)

森林公安民警为“毛毛”准备了食物

但由于“毛毛”从小被饲养,已经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且猕猴属于群居动物,单独放生无法存活,所以当前并不适宜将“毛毛”放归森林。

经多方申请协调,丹巴县森林公安局决定将“毛毛”送到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的碧峰峡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给它更好的生活环境、结交更多的伙伴。

猕猴是不是保护动物泛滥(国家保护动物猕猴被圈养)(2)

“毛毛”的新家环境

丹巴森警提醒:私人禁止饲养国家保护动物。如发现猕猴等国家保护动物,请及时与当地森林公安局联系,作妥善处理。(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陈玉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