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出处】《易经•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易经里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易经里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易经中君子与11个四字成语)

易经里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自强不息----

【出处】《易经•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释义】自强不息的意思是自己要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深层次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

厚德载物----

【出处】《易经•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释义】厚德载物提倡的是一种宽容精神,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惩忿窒欲----

【出处】《易经•损》:“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释义】惩忿窒欲的意思是克制忿怒,抑止嗜欲(嗜欲指肉体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它强调的是克己与忍让。

卑以自牧----

【出处】《易经•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释义】《易经》上述话中包含两个成语:谦谦君子与卑以自牧。谦谦君子指谦虚谨慎、能严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卑以自牧指以谦卑自守,要求人们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

朝乾夕惕----

【出处】《易经•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释义】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藏器待时----

【出处】《易经•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释义】《易经》上述话中包含两个成语:藏器待时和待时而动。藏器待时的意思是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比喻不急于表现才干能力,等待施展的机会;待时而动是说等待有利的时机,然后行动。

见机而作----

【出处】《易经•系辞下》:“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释义】见机而作的意思是看到适当的时机就立刻行动。

安不忘危----

【出处】《易经•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释义】安不忘危表示要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改过迁善----

【出处】《易经•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释义】改过迁善是表示道德品质和作风的用语,意即:有德行的人见到别人的善良德行就学习、仿效,见到别人有错误就自觉对照改正。明朝王廷相在《慎言•小宗》中有“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决”表示迁善和改过速度很快且果断。

满腹经纶----

【出处】《易经•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释义】经纶:治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满腹经纶泛指人很有学问,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否极泰来----

【出处】《易经•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象曰:天地不交,否。”《易经•泰》:“泰,小往大来,吉亨。”“象曰:天地交,泰。”

【释义】“否”、“泰”为卦名。天地交,即天地相互作用,谓之“泰”,不交谓之“否”;“泰”则亨通,“否”则失利。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达到一个关节点,就要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一事物变成另一事物,“否”可以转化为“泰”。后来便常用“否极泰来”形容情况从坏转好。人们说“乐极生悲”、“苦尽甜来”、“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等都是“否极泰来”的意思。它充分体现了辩证法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改变原有的形态,出现新的状况。“好”可能转化为“坏”,“坏”可能转化为“好”,“有利”条件可能转化为“不利”条件,“不利”条件也可能转化为“有利”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这种事物互变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