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yu者,即余、俞、虞音同形异的三姓氏。三姓均古,各有源头。以俞为最,其始祖是与黄帝同时代的上古医官,俞拊,字伯歧,医术高超,药到病除,凡受医者必愈。古代愈与俞相通,故姓“俞”;次为“虞”;次为余姓,先姒姓余,再有姬姓余。姒姓余为夏禹第三子姒罕,因守父陵于会稽(今绍兴)西余山,以地赐姓“余”;姬姓余在后,因先晋由余,亡入西戎,使由余入秦观察,秦以美人计、离间计得由余,并用由余谋略伐戎,益国十二,拓地千里,遂霸西戎。穆公以字封由余后裔姓“余”。因是先晋后裔,而先晋自周代,姓姬,故为姬姓余。随着数千年历史的变迁,姒姓余与姬姓余逐渐融合,故统称为“余”姓。

论三yu各有源头,看三姓确是同宗。新化是湖南的历史老县之一。三姓都有。俞姓始祖庆一,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由江西泰和县徙居新化石马乡清水滩,繁衍到第四代仲良公徙居新化吉庆崇山铺,再过五代俞公兴谅之子,俞庭秀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带妻段氏徒居长铺子。由于他懂得俞族由来,受姓始祖由余,更知先祖余公成叔曾任秦始皇之谏议大夫,因反对修万里长城,而被贬为承尉,成叔公怒而辞官携子余春圣,隐居秦岭以西,将“余”更“俞”,隐姓埋名数十代。直到唐时,春圣公后裔俞舞、字赞咏在朝廷国子监任司侍郎,向皇上奏本恢复“余”姓。奏准。当朝大部分“俞”姓复“余”。余庭秀成了孟冲“余”氏之始祖。

正冲余氏始祖为余玄傥,于明嘉靖二十五年丙辰(1564年)从安徽休宁县来到新化太阳乡球溪,明隆庆元年(1567年)迁河对面筱溪落藉,后光福公于清顺治元年(1649年)生,二十岁时又徒居崇瓦村之五狮溪,择横冲落业,后嗣逐渐移居正冲。孟冲,正冲同在群峰之上,相隔三华里左右,直到同治十三年才认识到都属由余后裔,源于同一祖宗,经调查研究新化川石余氏,石马乡之冯家坳,长排俞氏均为一族,故而合了谱。

1993年,新化北渡虞氏,又到正冲寻祖,他们都是良公后裔。二十一世祖惠谦公的两个儿子,泽纯居长,到二十六世祖玄傥才到新化。可次子泽俘公之子志明公,于明永乐二十年奉旨成守新化领宣仁侯之职。空间为何改余为虞不明。但余、虞确实是亲兄弟。正由于此,三yu而于1993年正式合族修了《余氏合修族谱》,而分房谱仍冠俞和虞。这次统一了源头,统一了班语:“诗书百代香,垂训首伦常,本来耕与读,勤俭得安康。”

三yu同宗共祖,是有稽可考的。如连平《余氏宗谱》记称:禹王生三子,姬、顾、余等氏,传到八世,享公才有十二姓之分,即夏、姬、余、徐、涂、余、顾、俞、候、寇(于)、鲍、包(骆)等,救下不准通婚。这说明余俞实属一脉;又如清康熙庚辰(1700年)蒲邑《余氏宗谱》所撰“新修家谱序”称:一姓而两字,……由“余”而更“俞”、由“俞”而复“余”;再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完颜绍之著《姓氏百问》称:余、徐、涂、余、俞五姓联宗;台湾有余、徐、涂、畲、俞亲宗会。又据西昌姜坡俞氏《世家源流》称:俞、余本是同宗。更甚者,春秋时有俞伯牙,而同期的余氏亦有余伯牙,俞、余互写,若不是巧合,亦可为共祖同宗之佐证。

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句名言:“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历史意义,是以他对祖国的功勋来衡量,他的人品以他的爱国行动来衡量。”纵观历史,俯瞰长河,三yu人物不断发展壮大,人才辈出。为国家之振兴、为民族之发展,与所有炎黄子孙一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上古时代有名医俞拊(字伯歧);先秦有宰相由余,为余姓受姓始祖;有不畏强权的史部尚书余正魁;有不畏权势敢为民说话的谏议大夫余成叔;隋有尚书大臣虞世基;唐有忠义县令俞文俊;宋有丞相虞允文;有四谏士之一的余靖;有邹国公宰相余端礼;南宋有宰相余天锡;元有都元帅、宋实禄大夫、幽国公余阙:有国史院编修、奉训大夫、礼部郎中俞述祖;有奉天大夫、江西行中书省参加政事、护军、仁寿郡公虞集;明有开国元勋河间郡公俞廷玉;虢国公俞通海、安南侯俞通源、越巂侯俞通渊;有抗倭总兵、民族英雄俞大犹;有兵部尚书俞纲、礼部尚书余友丁、余继登;吏部尚书余气;兵部尚书余纶;兵、户部尚书,太子太保余子俊等。清有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余国柱;刑、户部尚书余文仪;都察院汉左都御史余正健;吏部汉右侍郎俞兆晟;总兵、提督、湖南平江的余虎臣;有著名医家安徽桐油城的余霖;有四库全书纂修、翰林院编修、时称“余美人”的浙江钱塘人余集。民国期间,有民国将帅一级上将、广东高要的余汉谋:上将中将余飞鹏、余济时等;有国府委员,中国人文研究所(上海)所长,湖北黄梅县的余家菊;有中国天文科技的老前辈,美、加、英等国天文科技颇具盛名的天文科学家福建厦门的余青松:共和国期间,江西吉安出了解放军中将、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湖北大冶出了中将余立金;浙江出了文艺理论家余秋雨;福建永春出了大诗人余光中:台湾省府有行政院长俞国华……真是前有古贤,后有来士。看天地之浩翰,喜三yu之当今。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俞氏的由来是什么(余氏俞氏虞氏的关系)(1)

俞氏的由来是什么(余氏俞氏虞氏的关系)(2)

俞氏的由来是什么(余氏俞氏虞氏的关系)(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