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之罪怀璧有罪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1)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源自于我国春秋时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描述人心的成语,其中涉及到对财宝、才华甚至美貌等宝物的嫉妒、贪婪和不知满足。

玉,本身作为石头,是一种美丽的矿石,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各种饰品。其在地下历经千万年演变而成,在我们古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作为宝物被众人收藏,同时寓意美好。

而和氏璧作为古代最名贵的玉石,曾经在历史长河中引起多起争执和战乱,最后被做成帝王玉玺,被赋予中华大地最高权力的象征,传数百年生生不息。

玉石生而艰辛,历经数千年,终成至宝,本身璀璨无瑕,当受众人尊敬,以为表率。

但是玉在很多场合往往都是大家争夺的对象,争夺玉背后的权利、财富、美貌甚至名誉。这些反而和玉本身的概念格格不入。

这不是玉的错,反而又是玉的不对。

这是人性的贪婪,同时也是也是人性的自大和人性无法抑制的控制欲

贪婪的同义词是自私,是对自我掌握能力的自私,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信任,不接受。企图自己能拥有一切,也妄想着自己已经掌握一切,所有不允许超越自我的存在,不能容忍任何强于自己的表现,不崇拜英雄主义,反而把自己立为唯一的英雄。

自大的背后是恐惧,恐惧所有强于自己的一切,恐惧所有自己的不拥有。害怕被超越,害怕被抛弃,所以自己在给自己造势,自己在虚化自己,呈现一种无与伦比的强悍,其实恰恰相反。

控制欲是人的本性,但是太强的控制欲就是一种劣根性。具体表现为事必躬亲、不相信、不放手、不愿承认、不去实践、不听意见、不懂得坚持、不停地更改。

只为了表现自己的伟大,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强悍。

而结果反而愈加地呈现自我的不足。

真正的控制是不动声色,是建立完善的制度,是放手,是相信,是坦诚相对,是继往开来。

我们虽不能都百炼成钢,虽不能都琢而成器,但是我们亦不能想他人口中之玉,亦不能堵他人脚下之路。

学会分享,学会放手,让一起呈现自己的美与力量,贡献自己的能量与激情,学会引领,学会倾听。

让怀壁者纷至沓来,让千里马源源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