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与偏瘫的区别(共济失调轻偏瘫)(1)

共济失调轻偏瘫是常见的腔隙综合征,责任病灶可位于脑桥、中脑、内囊、放射冠和大脑皮层。但丘脑引起的共济失调轻偏瘫不多见,还常常合并丘脑性的感觉障碍,这组症状又称丘脑共济失调综合征。因为丘脑也是小脑环路(cerebellar loops)的组成部分,所以会出现共济失调症状。病灶的部位、大小与仅表现为感觉症状的丘脑梗死也有所不同。

作者:mxy01

来源:“腦与神经”

CASE 1

患者60岁男性,因头晕、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3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自觉左手指、左足趾及口腔内麻木。神经科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眼右视可见水平眼震,左侧上肢远端肌力4级,左侧偏身感觉减退,左手指及足趾明显,左手指鼻试验、轮替实验、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双侧病理征阴性。

共济失调与偏瘫的区别(共济失调轻偏瘫)(2)

共济失调与偏瘫的区别(共济失调轻偏瘫)(3)

共济失调与偏瘫的区别(共济失调轻偏瘫)(4)

共济失调与偏瘫的区别(共济失调轻偏瘫)(5)

共济失调与偏瘫的区别(共济失调轻偏瘫)(6)

CASE 2

患者中年男性,左下肢无力3天,左上肢持物不稳3天入院。既往长期吸烟史。查体:眼震(-),左下肢肌力IV 级,左侧指鼻和跟膝胫试验均欠稳准,Romberg征阳性。双侧痛觉及音叉振动觉对称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

共济失调与偏瘫的区别(共济失调轻偏瘫)(7)

共济失调与偏瘫的区别(共济失调轻偏瘫)(8)

两例患者,几乎相同的病灶,都位于丘脑下外侧,并累及内囊后肢,都表现为对侧肢体轻偏瘫和共济失调,但第一例还伴有丘脑损害的感觉症状,类似手口综合征,第二例则仅表现为共济失调轻偏瘫。可见丘脑外侧病灶既可表现为运动、感觉障碍,还可以表现为共济失调。单纯感觉障碍的病灶一般较小,不侵及内囊,比如下图的病灶,仅表现为手、口综合征。

共济失调与偏瘫的区别(共济失调轻偏瘫)(9)

而下图病灶是一例手、口、足综合征患者。突发口周、手指、及足趾麻木。

共济失调与偏瘫的区别(共济失调轻偏瘫)(10)

小结

1.两例患者最突出的症状都是共济失调。丘脑病灶表现为共济失调症状,是小脑环路受损的结果。小脑环路包括:皮层-脑桥-小脑环路(小脑传入途径)和小脑-红核-丘脑-皮层投射(小脑传出性途径),这一环路上任何病灶,都可以导致共济失调。

如下图,完整的小脑环路。

共济失调与偏瘫的区别(共济失调轻偏瘫)(11)

2.丘脑导致的共济失调轻偏瘫,偏瘫程度确实较轻,肌力一般不低于IV级,且短期迅速恢复。可有感觉障碍,表现为丘脑型感觉障碍,特殊的表现包括手口综合征和手口足综合征等。第一例患者还有明显的眼震,这在丘脑梗死也不多见。

3.神经科医师对于精准定位乐此不疲,就是因为看似差之毫厘的病灶,其表现却谬之千里。所以需要长期积累和总结,区分相似病灶的细微差别。看到某一病灶,就能准确、全面说出患者的临床表现,病人会马上对你肃然起敬,这也许是做医生的一大乐趣!

共济失调与偏瘫的区别(共济失调轻偏瘫)(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