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刀六个眼,自己找点点”-袍哥的帮规教条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袍哥作为一个秘密组织,自然有很多规矩。常见的就是“十条三要”。

十条:1、父母要尽孝;2、尊敬长上;3、莫以大欺小;4、兄宽弟让;5、乡邻要和好;6、敬让谦恭;7、忠诚;8、行仁尚义;9、上下宜分晓;10、谨言慎行。

三要:1、若逢弟媳和兄嫂,俯首潜心莫乱瞧;2、见着妇女休调笑,犹如姊妹是同胞;3、寡妇尼姑最紧要,宣淫好色要挨刀。

违犯这些规矩是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的,有句黑话叫“三刀六个眼,自己找点点”,就是说的违犯帮规的严重后果。

二、袍哥的隐语

所谓隐语,就是黑话,各个帮会为了行动的隐秘性,及帮会的秘密不至外泄,都有自己的隐语,袍哥也不例外。袍哥的隐语非常多,比如崔一洞的袍哥在招待樊哈儿时的话:

傻儿司令里面司令有几个婆娘(摆摆傻儿司令中袍哥的龙门阵)(1)

除此之外,还有比如花花子(钞票)、踩窑(探路)、青丝子(头发)、棋盘子(士兵)、富贵窑(当铺)等等等等,隐语之多,都可以专门写本书了。

三、吃讲茶

《傻儿司令》第16集中,川剧女艺人沈小姐被仁字堂口的曾烂龙所威胁,要她取消公演,到他曾府上唱堂戏,这让沈小姐十分为难。于是她找到义字堂口的大金牙,希望大金牙能为她出头。本来仁义两堂口平时就不和,于是大金牙便同意。

只见仁义两堂口众人在茶馆摆开架式,说着说着就抄家伙准备干架。这时樊哈儿来了,樊哈儿嗨过袍哥,又是抗日英雄、国军集团军副司令,他说的话自然有威慑力。只见他正座堂中,三言两语就让双方都服了气,曾烂龙答应不再找沈小姐麻烦,大金牙更是发话要保护以后来码头演戏的女艺人。

傻儿司令里面司令有几个婆娘(摆摆傻儿司令中袍哥的龙门阵)(2)

这段剧情,生动地展现了袍哥平时维护地方次序的重要手段-茶馆“讲理”,也就是吃讲茶。在茶馆里解决纠纷,几乎是袍哥的一种日常活动,可以说是当时大众广泛接受的习俗。茶馆成了乡民的民主法庭,那些相互之间有纠纷的人常会找个地方上有声望的袍哥,相约去茶馆解决问题,最后做出的裁决还是相当有权威的,输了的人即使心中不服,也不得乱开黄腔,一定会按裁决执行。

傻儿司令里面司令有几个婆娘(摆摆傻儿司令中袍哥的龙门阵)(3)

1941年成都附近的一家茶馆

这就有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有了纠纷不愿到地方相关部门去告状,而要选择到茶馆里去吃讲茶?其实这就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政府权力的不信任,同时也反映出了袍哥这种势力的扩张,已经深深地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四、茶碗阵

在上面吃讲茶的情节中,还出现了一种袍哥之间相互联络的重要方式:茶碗阵

傻儿司令里面司令有几个婆娘(摆摆傻儿司令中袍哥的龙门阵)(4)

吃讲茶之前摆起的“梁山阵”

上图这个便是茶碗阵中“梁山阵”,多用于大场面的吃讲茶中,此茶阵的喻义不难理解:天下袍哥一家人,就如梁山兄弟一般,有话好好说。除此之外,茶碗阵千变万化,更多的用于联络和判断来访者的身份与意图,是袍哥秘密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馆里人头混杂,在此间谈事时为了避人耳目,双方不仅会用隐语交谈,而且还会用茶碗阵来表达一些特定的意思。

比如某天小编我坐在茶馆头喝茶,一个自称是袍哥的来求助于我,为了确认对方身份的真实性,我就会摆出一个“木杨阵”来。如对方懂得起,就会将盘外之茶杯移入盘内,再捧起与我相请,这样我就从这个茶碗阵头确定了对方袍哥的身份。

傻儿司令里面司令有几个婆娘(摆摆傻儿司令中袍哥的龙门阵)(5)

接下来对方说明来意,并在桌上摆了一个“四忠臣阵”,如果对方是为了让我保护其妻儿而我答应,我就会拿起最左边的茶喝掉;

如果对方是向我借钱而我答应,我就会拿起左边第二杯的茶喝掉;

如果对方是求我救他兄弟性命而我答应,我就会拿起左边第三杯的茶喝掉;

如果对方是求我救他兄弟之危难而我答应,我就会拿起最右边茶喝掉。

如果我不能答应其请求,我就会变更茶碗的位置然后饮之,对方根据我喝茶动作就会明白我是否能帮助他。

傻儿司令里面司令有几个婆娘(摆摆傻儿司令中袍哥的龙门阵)(6)

又比如某天我还在茶馆喝茶,来了个看我不顺眼的,想找我干架,这是只见他在桌上摆个“争斗阵”以试探我的态度。我一想到“打赢坐牢房,打输睡病房”,心里连说“不约、不约”[狗头]。于是我拿起中间那杯茶喝掉,以示拒绝对方。

傻儿司令里面司令有几个婆娘(摆摆傻儿司令中袍哥的龙门阵)(7)

此外还有“单鞕阵”、“贫困簠簋阵”、“四隅阵”等五花八门的阵式。

五、手势

袍哥的手势作为其“灵魂”之一,其功用在隐语之上,现最常见的是这个行礼时所用的手势。

傻儿司令里面司令有几个婆娘(摆摆傻儿司令中袍哥的龙门阵)(8)

手势是帮会中的密秘所在,就连当年李子峰在写《海底》时也因为保密原因,只收录了很少的手势动作,故流传至今的仍是很少。

六、“大哥赐我洪家凭,弟兄牢牢记在心”-诗句应用

袍哥在日常的各种联络、活动中,都会用到诗句,这是其最基本的规范之一。比如《傻儿师长》中樊哈儿与崔大爷第一次见面时,他们之间的对答,就是试探对方是否是袍哥时常用的诗句对答,通过对答,崔大爷知晓了樊哈儿也是袍哥。

傻儿司令里面司令有几个婆娘(摆摆傻儿司令中袍哥的龙门阵)(9)

又如《傻儿司令》中樊哈儿被逼上凤凰山避难,与山上袍哥的一番对答就更为经典。这是拜码头时的对答,此时如果你对答不上来,对方就可能认为你是个“空子”,即政府或仇家派来的奸细。樊哈儿是何等人物,这点规矩岂能难倒他,只见他对答的是滴水不漏,顺利上山。

傻儿司令里面司令有几个婆娘(摆摆傻儿司令中袍哥的龙门阵)(10)

再如在加入袍哥的仪式中,要杀鸡喝鸡血酒歃血为盟,而在杀鸡前也要先念赞鸡诗:“此鸡生来赛凤凰,身穿五色锦衣裳。文官听得金鸡叫,手持朝笏上朝堂。武将听得金鸡叫,整顿人马到较场。我们听得金鸡叫,整顿衣冠到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