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院长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我愿成为一只鱼(我愿成为一条无忧的鱼)(1)

鱼儿是否快乐无忧?

关于这个问题,千年前庄子与惠子就展开过一场“濠梁之辩”,可至今依然没有定论。

老屋窗台前的花丛里一直放有一樽鱼缸,在碧绿摇曳的水草间,我时常可以看到几尾游鱼在里面忽停忽闪。

我打小就喜欢鱼,不知是因为受了父亲的影响,还是因为鱼儿本身的一些特质深深地吸引了我。

甚至我会时常幻想,如果来生能够成为一条鱼,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愿成为一只鱼(我愿成为一条无忧的鱼)(2)

01

世人传言,鱼儿的记忆只有短短的七秒。

即使它们终生生活在狭小阴暗的鱼缸里,也永远不会感觉到枯燥和烦闷。周遭的世界每七秒之后就会焕然一新,鱼儿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永远陌生的地方。

能够随时忘掉忧愁实在是天赐的一项本领。人类之所以郁郁寡欢,多是因为忧愁缠身而念念不忘,借酒消愁反而愁上添愁。

鱼儿就不一样了。天大的愁苦,转眼便随着口中吐出的泡泡随波飘散。

我愿成为一只鱼(我愿成为一条无忧的鱼)(3)

虽然现代科学家测算出来有些鱼类对于恐惧的记忆可以维持数月之久,但相比于人类,这仍然是一种令人称羡的超能力。

如果人类能够像鱼儿那样可以快速地摆脱阴暗的经历,那么心理学家阿德勒的那句至理名言将不再具有意义——“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因为,遗忘是治愈创伤最灵的良药。

我愿成为一只鱼(我愿成为一条无忧的鱼)(4)

02

就像翱翔于天际的飞鸟一样,鱼儿的天空是湖泊、江流和大海。

都是一样的蔚蓝,都是一样的没有阻隔。

人的一生会有各种各样的羁绊。为了家庭、为了生计、为了脸面,我们在生活里过得束手束脚,丢了远方,丢了童年向往的自由自在。

没有人是不向往远方的。可是,很多人终其一生走过的路都没有一条鱼的旅程长。

我愿成为一只鱼(我愿成为一条无忧的鱼)(5)

是什么拴住了我们奔走的脚步?又是什么让我们囿于高楼与厨房?有人说是责任和爱,有人则说是世俗的无奈。

能够成为一条鱼就好了——只要清水相连的地方,就可以一路游过去,不需任何交通工具,只需舞动着鱼鳍摆动着尾巴,便可以一往无前。

累了倦了,就安安稳稳地躲在石缝里休息,没有人嘲笑我们的不务正业,没有人指指点点我们所说的远方是否正确。我们只需遵照自己的内心,自由自在、无比欢快地奔向水波荡漾的远方。

我愿成为一只鱼(我愿成为一条无忧的鱼)(6)

03

成为了一条鱼,便无需考虑合不合群的问题。

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和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一起觅食;如果不愿意,自己单独出行也未尝不可。

一个人孤零零地躲在草丛里,不用担心会有同伴七嘴八舌地说我们的坏话;身上有了什么缺点,更不会成为众人群起而攻之的目标。

世俗的鞭子把每个人都驱赶出独处的牢笼,然后用合群的尺子来衡量每一个人的社会价值。

我愿成为一只鱼(我愿成为一条无忧的鱼)(7)

在这个机器轰鸣的社会,我看到了太多太多因为不合群而饱受非议、指责甚至排斥的人——如果他们下辈子能够成为一条可以心安理得不合群的游鱼,一定会甘之若饴的。

就像麦家在《人生海海》一书中塑造的“上校”一样,在捉摸不定的人生之海中,能够成为一条不被世俗偏见打搅的鱼,是何等幸福的一件事。

幸运的是,晚年的上校终于找到了那条和他相濡以沫的鱼——林阿姨。

当然,我也知道,成为了一条鱼也并不能保证一生安稳无虞。河流会干旱,空中的鹰隼随时在觊觎,连水里也不乏凶恶的猛兽,甚至还极有可能被摆上人类的餐桌。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自然界里的“丛林法则”也时时刻刻在人类社会里上演着。

人一生都在颠沛流离,如果能有鱼儿及时忘忧的能力,水中的匆匆数载则胜过人间无数。

下辈子,我一定要成为一条无忧的鱼,在浩瀚的江流里追逐远方的星辰大海。

我愿成为一只鱼(我愿成为一条无忧的鱼)(8)

#情感写作小能手##情感美文##人生微语#

——END——

声明:本文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期待您的关注、留言、点赞和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