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题##美丽北京#

“北贤祠中海棠花,生小隔邻今始见。

出檐十丈花光红,城南狂蜂喧一院。”这是清末民初诗人陈曾寿(1878-1949,光绪二十九年进士,曾为张之洞幕僚,赞助新政)作的《畿辅先哲祠看海棠》里的头两句。

北京十四中学是什么档次(北京第十四中学)(1)

张之洞

畿辅先贤祠位于北京宣武门外下斜街40号.畿辅是指靠近国都的地方,清代设直隶省,即今河北省,畿辅先哲祠就是祭祀河北省先贤的地方。建于光绪四年(1878年),供奉着从上古到清代四千年来河北的古圣先贤1468人,成为联络乡谊、加强团结、宣传乡土文化最有效的方法,不仅为会馆这一社会组织构建起群体化精神与人格象征典范,更起到了树立榜样、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创祠前是清末洋务运动创始人之一张之洞(1837.9.2~1909.10.4,时人皆呼之为“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祖籍河北沧州南皮县人,在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校前身)、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的别墅,是由李鸿藻(河北保定人)、张之洞等祖籍河北的官员们倡议兴办的。

畿辅先哲祠坐北朝南,是一座三进四合院式的建筑,亭台楼阁建势雄伟,堆植山石花木,是一处十分优美的花园式祠堂。上下斜街这一带明清时就是各地会馆祠堂的聚集地,历史上著名的云南会馆、广东会馆等等已经淹没在民居之中。希望能早日开发出来供后人了解历史瞻仰凭吊。

北京十四中学是什么档次(北京第十四中学)(2)

刘春霖书法

1906年在张之洞的畿辅先哲祠内,诞生了畿辅学堂,这里要插笔一下,于1898年在河北保定就已经成立了“畿辅大学堂”,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地方大学。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同年创办。清华大学名教授、名校长梅贻琦曾就读于此。学校后改为天津北洋大学堂预备学堂,这是后话。1906年2月河北人李士珍,在此创建私立畿辅学堂,1912年,由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1872—1944,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近代书画家,尤以小楷为著。小楷笔力清秀刚劲,深得世人推崇,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之誉。曾两次代表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并因此名噪一时,抗战时对日寇许以伪职坚辞不就,保持晚节)号召将畿辅学堂扩大,并捐资赠书,出任该校董事会董事,改称畿辅中学校,1928年学校更名为“燕冀中学”,增设女中部和高中部。成为河北籍同乡在京子女们学习的学校,学校分男、女两校,男校在外城广安门大街,女校在内城西什库后库。1935年将学校迁入畿辅先哲祠内。1951年1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燕冀中学,按照北京市政府的统一命名,学校成为公立完全中学,将燕冀女校、育华中学男生部、嵩云中学并入燕冀中学,被定名为北京市第十四中学。

北京十四中学是什么档次(北京第十四中学)(3)

北京十四中学是什么档次(北京第十四中学)(4)

1978年,北京市第十四中学被首批评为宣武区重点中学。2006年,十四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百年校庆。连续多年荣获首都精神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知名校友:金吉堂(1908~1978,现代我国伊斯兰教史学家、教育工作者。经名优素福。回族。毕业于北京畿辅学堂)、马克先(1895.8.11~1982.12.29,1910年升入畿辅中学堂,著名教育家)等

附:校歌

《前进,新北京的十四中人》

作词:王涌海 作曲:宋妮

前进,前进,前进,

新北京的十四中人。

披着世纪的霞光,

迎来京都老校百年春。

风华园里花似锦,

时代育新人。

我们从畿辅学堂走来,

闪着反帝反封建的神韵。

我们从燕冀中学走来,

带着“一二·九”的征尘。

我们从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走来,

肩负着共和国赋予的历史重任。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百舸争流点乾坤;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百舸争流点乾坤。

巨浪翻飞黄河韵,惊涛赤子魂。

旌旗展,号角震,荡风云。

前进,前进,前进,

新北京的十四中人。

新北京的十四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