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儿时间,北大通知书内外有别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把这件事提升到了“崇洋媚外”的高度,与此同时,有心人也查到了北大之前的通知书,发现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出现在今年,一个“你”,一个“您”,一个通知的态度,一个邀请的态度,我们不得不说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但也不得不对北大这样玩“变脸”感到气愤,那这两个字在古代又是何意呢?

北大历史系对联(北大通知书玩变脸)(1)

北大录取通知书(对内)

如今的生活中,“您”字的意思简单明了,见了老师、领导或者长辈,都会称“您来了”、“您好”等,在朋友之间或者陌生人之间,又会以“你”相称,这个简单的用词恐怕是小学生都运用熟练,而在古代,“您”的意思与如今并不同,“你”的写法与今天也不同,很多网友都表示看懂了古代的意思后,对于北大通知书内外“变脸”的嘴脸更气了!

北大历史系对联(北大通知书玩变脸)(2)

北大录取通知书(对外)

为何会更气呢?因为“您”这个字,在古代的意思,也与“你”字有着天壤之别。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中国字,最基本的便是去翻字典,那么最早的字典出现在唐朝之前,比方说《尔雅》与《说文解字》 ,但是在这两部中国较早的字典中,并没有出现“您”这个字,只有“你”,在词语中,也只有“你们”这个词。

北大历史系对联(北大通知书玩变脸)(3)

《说文解字》

而且在之前,人们大多会用“尔”、“汝”等字来作为“你”字使用,到了隋唐时期,在楷书中逐渐的演变出了“你”字,但是这个字的用处很少,而到了唐朝时期,“你”字逐渐的增多,同时“你们”这个复数词也开始用的比较多了。

北大历史系对联(北大通知书玩变脸)(4)

“你”字的演变过程

那么“您”字如何得到的呢?这个时候就要说说古人的智慧了,最初的“您”字,其实是大家一直读“你们”,读得多了,逐渐就把俩字合在一块念了,变成“您”了,我们可以尝试着多读几遍,也可以感受到“您”字的来历。

北大历史系对联(北大通知书玩变脸)(5)

“尔”字书法体

与此同时,人们在遇到一个人过来时,便会称呼“你来了”,而到一帮人来了之后,便会称呼“您来了”,也就是说在唐朝之后的一段儿时间内,“您”字是以复数形式存在的,而听到这里,很多网友更不解气了,因为这要是放到古代,北大录取通知书上等于是在说录取更多的外国友人?而在国内则是一个挑拣着录取?

把这件事再结合到菲籍留学生47万天价奖金身上,这个“您”字,可谓真的是在国外录取的条件与国内相比大打折扣了,因此很多网友表示更加气愤!

北大历史系对联(北大通知书玩变脸)(6)

北京大学

​不过很多人也好奇,为何如今的“您”字就成了尊称了呢?因为这个字被创作出来后,逐渐的因为下面的“心字底”,你都放在了我心上,可不就变成了一种由心而发的尊称,尤其是到了元代的时候,“您”字已经彻彻底底地变成了尊敬的意思,而且很好玩的是,因为“您”的诞生,在当时北京、天津一代,还演变除了更多有趣的尊称。

北大历史系对联(北大通知书玩变脸)(7)

“怹”字

比如“怹(tān)”字,这个字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发现,把“他”字放到了心上,也就成为了第三人称,比如我们常说“他老人家”,那么“他”自然也不是尊称,但是在下面加上心字底,变成“怹”字也就成为了尊敬的意思,那么咱们当着面提起别人,可以称呼您,在背后称呼别人,则可以用“怹”字。

北大历史系对联(北大通知书玩变脸)(8)

《兰亭集序》行书作品

一个字的不同,体现着中国字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然而如今这样的“尊称”却用在了外人身上,自然让很多网友感到不爽,但是也有人认为北大通知书的内外有别,并非是故意而为之,毕竟作为一所高校,不至于这样卑躬屈膝,同时北大方面也表示:“通知书上的称呼几十年都是这样,不存在“内外有别”,决定权在学校,招生办也无权更改。”大家如何看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