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1)

特别声明:本篇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图为原创,请勿私自转载。部分文字借鉴《文明游北京:名人故居》。

北京,历经辽、金、元、明、清的五朝都城,如今成长为共和国的心脏。长在北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汇聚的中心,古老与现代完美交织的城市,得天独厚的环境培养了这里的人们广博的见识与豁达的胸襟,深远而悠久的历史赋予这座城市气度与力量。“探索京城”专题将分为20期,用笔者的相机,从不同角度带你细致探索“四九城”里好玩、好逛、好吃的去处。


北京,中华文明最后三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均在这里兴建都城,同时又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先驱之地。正因如此,太多的文人墨客聚集于此,太多的政治风云在此涌动,北京的文化很大部分体现在与北京有关的历史名人的足迹中。名人故居作为一种建筑,它既有历史的印记,也有时代变迁的烙印。这一期“探索京城”专题楠哥带来: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

雍 和 宫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京城东北角建造府邸,赐予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亲王府。雍正帝登基后,闲置的王府一半辟作藏传佛教的僧院,另一半留作行宫,雍正三年(1725年)时,行宫失火被焚,剩余的一半改名雍和宫,这个名称保留至今。

雍正帝驾崩后,四阿哥弘历即位,是为乾隆帝。由于弘历诞生于此,雍和宫便一连出了两位帝王,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成为一座佛教寺院。又由于雍和宫神御殿内供奉有雍正皇帝的影像,使得雍和宫具有奉佛和供奉清帝祖先的双重职能。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2)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3)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4)

恭 王 府

恭王府,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景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筑群。历史上这里曾住过多位清代历史名人,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所以有着“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的说法。

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一开始是权臣和珅的宅邸。后来,和珅因贪污罪于嘉庆年间被抄家并处死,恭王府内锡晋斋使用金丝楠木建成,逾制成为了和珅的最大罪证之一。和珅死后,嘉庆帝将此处私宅赠给了其十七弟、“爱宅子不爱江山”的庆郡王永璘,是为庆王府。同治朝时,晚清政坛风云人物,恭亲王奕䜣在“辛酉政变”之时,把慈禧扶上了“垂帘听政”的宝座,由于有功,慈禧太后将此宅赠予他,由此得名“恭王府”。奕䜣成为了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恭王府”的名字也保留至今。

整座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府邸不仅宽大,建筑也是最高规制,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花园则是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院内的西洋门、福字碑和大戏楼并称恭王府“三绝”。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5)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6)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7)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8)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9)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10)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11)

宋庆龄同志故居

宋庆龄,出生于上海,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

这里所介绍的宋庆龄故居,是原清代醇王府的一部分,即醇王府花园。说起醇王府,它的历史久远且十分特殊,因为其他王爷府邸一般只有一座,而醇王府有三座。

最早的醇王府位于西城区太平湖东里,当时是清初康熙一朝大学士明珠的宅院,明珠的长子纳兰性德便是在这里出生长大成为著名词人。乾隆年间,权臣和珅将这里强行占为己有,后被嘉庆帝扳倒,全部家产没收充公,这座宅院也被赏赐给成亲王永瑆,成为成王府。同治年间,醇亲王奕譞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获赏了这座宅园,这里又成为了醇王府。

后来,醇亲王的次子载湉被慈禧太后看上,成为同治皇帝的继承人,这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光绪帝登基后,按照雍正一朝立下的规矩,皇帝出生或居住过的地方属于“潜龙邸”,不允许住人,于是奕譞搬出,在后海沿岸重新修建了一座王府,这座新的醇王府被称为“北府”,原来的醇王府被称为“南府”。而这座“北府”就是我们这里所介绍的故居。

1891年奕譞病逝,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成为北府新的主人。此后载沣长子溥仪又被慈禧太后选中,作为光绪帝的继承人。由于溥仪出生于北府,那么载沣等人又不能在此居住了,于是朝廷将位于中南海西北角的一块土地划拨给载沣修建新的醇王府。由于载沣被封为摄政王,所以新的醇王府也称为“摄政王府”。

新中国成立前夕,这座“北府”已经荒芜凋敝,后周恩来总理受委托,将这座王府的花园重新整修,筹建宋庆龄在北京的住宅。1963至1981年,宋庆龄在此生活工作了18年,直至逝世。

这座故居既保留着王府花园的布局和风格,又融入了西方别墅的特点,是一处中西合璧的园林。院内碧波荡漾、山石嶙峋、绿树浓荫、花木荟萃,曲径回廊、楼堂亭榭,错落其间。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12)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13)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14)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15)

纪晓岚故居

纪晓岚,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

纪晓岚故居位于珠市口西大街,原为岳飞二十一代孙、雍正时权臣岳钟琪的住宅。纪晓岚在这里住了两个阶段,分别是从11岁到39岁,和从48岁到82岁,前后共计62年。

整个故居为清式砖木结构,基本上属于两进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布局坐北朝南。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16)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17)

鲁迅故居

鲁迅,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先生在北京生活工作14年,居住过四个地方,位于阜成门内的这座故居是保存最好且唯一对外开放的地方,故居东侧是鲁迅博物馆。

这座故居是一座青瓦灰墙的小四合院,前院是住宅,后院是花园,小小的院子意趣盎然。当年鲁迅先生从砖塔胡同搬到这里,并在此生活了两年,名作《野草》、《彷徨》、《朝花夕拾》正是在这里完成。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18)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19)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20)

老舍故居

老舍,生于北京的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在北京住过的地方多达10处,这里所介绍的老舍纪念馆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的一个普通的小四合院,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达到16年,直至辞世。

故居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院内有老舍亲手栽下的柿树,展室里保留着老舍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墨水瓶、烟灰缸、台灯、收音机和台历等。

老舍的故居很安静,小小的四合院里留下了这位大文豪对于这座古都深深的爱恋。16年的相守,小小院落里的一砖一瓦都印刻下了老舍先生挑灯不眠的身影。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21)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22)

茅盾故居

茅盾,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伟大的革命文学家。

茅盾故居位于后圆恩寺胡同,是一座两进四合院,茅盾晚年最后的住所。从1974年到1981年,茅盾在这里走过了人生最后一段路。不长的胡同里,却留下了他最后一部著作——长篇回忆录《我走过的路》。

茅盾逝世后,前院开设了两个陈列室,陈列茅盾生前的实物和图片,包括手稿、信件和茅盾主编过的文学刊物等400余件。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23)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24)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25)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郭沫若故居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园,后成为恭亲王奕䜣府的草料场和马厩。1963年10月,郭沫若始居于此,直至1978年6月逝世,郭沫若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15年。

故居为大型四合院,院内有郭沫若夫妇亲手栽种的银杏和牡丹。故居里保存了郭沫若的大量手稿、图书等珍贵文物资料。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26)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27)

陈独秀旧居

陈独秀,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

1917年1月,陈独秀由上海赴北京大学任教时居住在这里,《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于此。此后,北京大学形成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28)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29)

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京剧旦角“梅派”创始人。

梅兰芳在北京的故居现为梅兰芳纪念馆。1961年梅兰芳逝世前,曾在这幽静、安适的四合院内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十年。此院原为清末庆王府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修缮,梅兰芳搬到这里居住。

故居的起居室、卧室的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原状布置,外院有纪念馆的展室,展出了大量珍贵照片和实物。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30)

隐藏北京的名人故居(探索京城第7期探访北京的10座名人故居)(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