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用心理微表情分析,刘敏涛表情管理没失控,很到位

文,王彦辉

微表情,是心理学名词,是指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不同的表情,具有不同的内心感受和反应,脸部会“泄露”出内心的信息。微表情分析,就是通过解读面部的细微表情,来了解人们的内心世界。

心理学微表情主要内容(用心理微表情分析)(1)

刘敏涛表情管理失控上热门

演员刘敏涛这回上热门了,她在江苏电视台一场演出中和韩雪、万茜合演一首蔡健雅的歌曲《红色高跟鞋》,因为现场翻白眼,被疑酒后上场出丑。

从刘敏涛的现场表现上,丝毫看不出酒意,反而是整个歌曲演唱下来风格很统一,刘敏涛自己的风格也很突出。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微表情分析的角度,来对刘敏涛的表演做些解读。

心理学微表情主要内容(用心理微表情分析)(2)

刘敏涛再次唱红《红色高跟鞋》

这首《红色高跟鞋》原唱是蔡健雅,也是她作词作曲的一首原创歌曲。整首歌的歌词并不复杂,总共三段十二句:“该怎么去形容你最贴切,拿什么跟你作比较才算特别,对你的感觉强烈,却又不太了解只凭直觉。你像窝在被子里的舒服,却又像风捉摸不住,像手腕上散发的香水味,像爱不释手的红色高跟鞋。我爱你有种左灯右行的冲突,疯狂却怕没有退路,你能否让我停止这种追逐,就这么双最后唯一的红色高跟鞋。”

这首歌表达的是一位女士喜欢男友,但对男友又不太有把握的矛盾心情。

心理学微表情主要内容(用心理微表情分析)(3)

刘敏涛的微表情十分丰富

刘敏涛在三人组合演唱中一同出场,但是第三个开唱。她总共有两段独唱,这两段独唱是特写镜头,还有一段合唱,在另外一段视频中可以看到。

刘敏涛出场的第一段独唱上,她第三个开唱,接的是万茜的词,唱的是“你像窝在被子里的舒服,却又像风捉摸不住”,在唱“舒服”时,闭眼的时间刻意延长了一些。接下来的“风”字又增加了共鸣音。唱“捉摸不住”时的吐字有些不很清楚。这些细节的表现,都体现了一种貌似轻松又不羁的态度,似乎在为全歌的表演风格打铺垫。

心理学微表情主要内容(用心理微表情分析)(4)

站着不露声色就把戏抢了

刘敏涛飘白眼的那一句,是她的第二段独唱了,在唱到“该怎么去形容你最贴切,拿什么跟你作比较才算特别”这两句时,第一句整体都比较迷离,末尾时,刘敏涛把“贴切”改成了“体贴”,但字幕仍是“贴切”,从声音和口型上可以猜测出是“体贴”。“体贴”相比“贴切”,意思虽不一样,但也能说通,而且更顺口一些。

唱完“体贴”后,刘敏涛向右,也就是她自己的左上方瞟了个白眼,还晃动了一下头部。这个动作可算经典的西方式故作轻松诙谐的表达。结合歌曲流露的含意,是一个女性对男友又喜欢又不敢深陷而故作轻松的心态。刘敏涛对歌曲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唱到第二句,口音落在“才算”时已经有点咬舌发音了,到了“特别”二字时,刘敏涛把“特别”二字唱得比较迷离。

心理学微表情主要内容(用心理微表情分析)(5)

从改歌词到微表情,用了心思

在接下来韩雪独唱的部分,刘敏涛依然有扭动腰肢配合节奏的动作。

等韩雪和万茜分别唱完,到了三人合唱时,最后一句的“爱不释手”后有一个“耶”,刘敏涛唱得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眼神颇为迷离,还配合的嘴巴的左右磨切动作。这些动作与前面的迷离和白眼是统一的,应该说这无疑就是为了这个歌曲而有意表演出来的表情,而不是唱歌太投入导致的表情管理失控。

从改歌词到独特的表情,说明刘敏涛在这次演出时,是大动了心思的,特别想给观众留下特别的印象,现在来看,引人注目的效果还是出乎意料地达到了。也就是说,刘敏涛虽然在唱功上和年龄上没有太大优势,咱承认,但在演戏的功夫上,真是拿捏得死死的,轻松制造了热点。

心理学微表情主要内容(用心理微表情分析)(6)

真相还是刘敏涛自己说吧

做演员不容易,但也让我们看到强大表演力的巨大能量。刘敏涛这段表情播放后,被媒体炒作,现在已经超过3500万播放量。可以说,刘敏涛再次带红了《红色高跟鞋》,也让韩雪、万茜坐上了顺风车,人气都得到了空前高涨。

后来谭飞给刘敏涛打电话询问此事,刘敏涛说“我这个人是滴酒不沾的,不抽烟不喝酒,上舞台我更不会喝酒了。这是我对蔡健雅这首歌的一个解读,我觉得这就应该是穿红色高跟鞋女性的状态”。

心理学微表情主要内容(用心理微表情分析)(7)

每个人都需要表情管理

刘敏涛的表情管理事件,也带热了一个名词,就是表情管理。什么是表情管理呢?这来源于西方管理学,曾经一度很流行财务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等,现在又有了表情管理。

我们对某事物的认识、使用、安排、规划、整理就是管理,也就控制。对表情的管理就是在特定场合表现相应表情的一种控制。人的表情是随着情绪而自然流露的,只有人觉察到才会对它进行管理和控制,如果不觉察就会任意受情绪的驱动而表现随意的表情,那就可能在某些时间和场合表现得并不合适,因此要对表情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

中国有句话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意思是泰山崩了也不变脸色,麋鹿到了近前也不眨眼,就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意思,不受外来事物的影响和诱惑。

人的微表情,实际上是表情的进一步延伸,延伸到更精细、更细微的层面。因为有些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力控制表情,但有些细微的则是无法控制的,仍然会流露出来。微表情在一些方面还是很有作用的。

心理学微表情主要内容(用心理微表情分析)(8)

撒谎的微表情心理学分析

如果对方一侧肩抖动,表示说话不自信。身体动作和语言不一致,表示他可能在撒谎。惊奇、害怕的表情一般都不会超过一秒,凡是超过一秒的,八成在假装。

在人的大脑里,没有储备撒谎的表情,所以说话没有表情时,撒谎的可能性大。为了随时查看自己的撒谎效果,是否令对方相信,撒谎者说话时都紧密观看对方的眼神。生硬重复你的问话时,多半在撒谎,或者在想着怎么撒谎。

撒谎时一般都是按着顺序编,如果让他倒着重复,他就会有很多漏失。

心理学微表情主要内容(用心理微表情分析)(9)

微表情与网上心理咨询

人们对微表情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比如轻蔑,只要有轻微的意思,也会令人不满。而有些微表情则容易让人误读,造成人际交往中的误会和障碍。有些人不注意自己这方面的言行,就可能引起人际关系方面的紧张和冲突。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心理咨询师也可以通过微表情来识别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反应。微表情属于动作语言,传统上有人认为动作语言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很重要,实际上,动作语言的作用并不突出,甚至不十分必要。要说作用,也有一些,例如会在共情和情感反应方面有一些作用,比如来访者悲伤哭泣了、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了,我们可以及时反映给来访者,以表示关心和重视,有利于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

心理问题的本质是认识和作法上的偏差,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帮助来访者解决认识和作法上的偏差,用到动作语言的地方并不多,这是网络心理咨询得以完全通行的基础保证。也就是说,不用看对方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只通过语言交流,就可以了解和分析来访者的问题,对来访者给予必要的分析和指导,实现简快有效的心理帮助。【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