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外地游客来天津,首先要去“天津之眼”看看海河的夜景,然后五大道和食品街就是必选项了。

实际上,天津食品街建成于1984年,在此之前还有一条天津本地人都热捧的“食品街”。如果问上年纪的天津人,天津最早的食品街在哪,或许没有答案,但要是问起“馋人街”在哪,很多老人会脱口而出,不就在天祥后门吗。

天津哪里有好玩的小吃街(哏儿都除了食品街还有条馋人街)(1)

天祥市场(今天的劝业场新厦)是天津第一个大商场,后门在辽宁路上。

辽宁路到新华路之间有一条不足百米长的小街道,叫泰隆路,是一条沟通中原公司与劝业商场的小街道,东面街口在天祥后门,西面街口正对小剧场(今天的延安影院),这条路现在还有,不过真成了一条名符其实的通道了。

天津哪里有好玩的小吃街(哏儿都除了食品街还有条馋人街)(2)

50年代的天祥商场

过去,在泰隆路两侧都是经营糖果糕点、烟酒罐头、南味食品、干鲜果品的摊亭店铺,每天这里游人如织,各色食品令人不得不驻足、解囊、竞相购买。要是带小孩来的家长,不掏腰包,肯定不能离开。

泰隆路两边的水果摊都是倾斜摆放, 让水果和小食品斜面向着顾客, 荔枝、葡萄、瓜果梨桃应有尽有,就连很少见到的白果、枇杷、杨梅果,这里也有的卖,干果更是品种繁多,令琅满目,吸引着游客的眼球。所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条小街道就得了个俗名叫“馋人街”。

天津哪里有好玩的小吃街(哏儿都除了食品街还有条馋人街)(3)

泰隆路1901年由法国人建房筑路,以经营房地产的泰隆公司命名为泰隆路。这条小街道的地标建筑,就是街道西口南角的香港大药房,那是天津最著名的老字号。

天津哪里有好玩的小吃街(哏儿都除了食品街还有条馋人街)(4)

泰隆路中间部位有家很小的私人诊所, 白色的玻璃门上写着某某私人诊所字样,在当时都是计划经济的时期,也算是比较特殊的例子。这里还有两家很具天津特色的餐馆,所售都是家常便饭,价格低廉,每天也是宾客如云。

那时您要是在泰龙路的摊点购买“鲜货”(天津人管水果叫“鲜货”), 摊主会把鲜货装进一个蒲包里,蒲包上覆上一张红纸,红纸上印着一些广告词语(这东西叫“门票”,过去糕点店、药铺、茶叶店,都有自己的门票),然后再用红麻经子捆好。既保鲜,又透气,而且还环保,比现在的塑料袋强多了。

到了夏季,这里的水果摊还卖冰镇西瓜。镇西瓜的木箱子有两三米长,里面放着天然冰和西瓜。摊主从里面取出一个个足有二十斤重的“大三白”西瓜(白皮、白籽、白瓤),用二尺多长的西瓜刀,切成大小相同的三角块,论块卖,五分钱一块。吃到嘴里那叫一个沁人肺腑!

除了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鲜货水果、各种各样的干货坚果,还有品种繁多的蜜饯食品,晚上汽灯耀眼,买东西的人熙熙攘攘,伙计们一边捆蒲包一边大声吆喝。小孩们很愿意来这里买东西,因为这里买5分钱杏干、瓜子、苹果干也不会被拒绝,还有夏天的西瓜打角卖,刨冰一毛钱一碟。

这就是天津卫的“老食品街”,这条小街道叫泰隆路,在现在的劝业场后门,老百姓叫那儿“馋人街”。

天津哪里有好玩的小吃街(哏儿都除了食品街还有条馋人街)(5)

50年代的滨江道

而值得天津“老饕”们回忆的,还有滨江道的食品店,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食品。

稻香村和冠生园的南味板鸭、广东腊肠、熏鱼、肉松做工地道,色香味俱佳;

月盛斋的烧饼夹牛肉物美价廉;

天宝楼的酱肉、小肚、肘子肉烂味美,很受普通百姓的青睐;

康乐的小豆冰棍儿和国民饭店的奶油冰棍儿对年轻人和小孩永远具有挡不住的诱惑;

汉宫秋的糖堆儿花样繁多;

文利的糖炒栗子个大香甜。

下图:1959的9月劝业场,张华夫提供。

天津哪里有好玩的小吃街(哏儿都除了食品街还有条馋人街)(6)

那时滨江道商圈里的饭馆云集,风味俱全。滨江道北头的登瀛楼饭庄是山东口味,装潢排场,在那里办婚宴是很体面的。

天祥(劝业场)后辽宁路是饭馆一条街,有正阳春鸭子楼,天合居(川苏饭馆)、回民食堂、天瑞居、陆记面馆、独一处、新疆餐厅、万顺成小吃店等。

新华路有个和平餐厅,是这一带唯一的西餐馆,华中路的宏业菜馆因为有地道的粤菜而驰名。

大家也忘不了当年万顺成的锅巴菜、秫米粥、炸糕,天合居的鸡汤馄饨、辽宁路的饶阳豆腐脑,龙泉浴池门口的煎饼果子。

天津哪里有好玩的小吃街(哏儿都除了食品街还有条馋人街)(7)

后来的辽宁路小吃街,最辉煌的时代就是1984-1992年间了。但是之后小吃街生意渐渐衰落,由于各种原因,小吃街曾一度退出人们的视野。2009年,重建后的辽宁路小吃街容纳来自本地、台湾以及日本、韩国、泰国等地的特色。福建的面线糊、蚵仔煎,广东的沙河粉、及第粥,台湾的鸡公煲等美味都有,从辽宁路小吃上足可看出天津“东方的西方、北方的南方”城市文化特性,辽宁路小吃街也将成为以经营天津及全国各地“名、特、优”小吃为主,重现昔日辉煌。

而如今的滨江道上,也是有着很多小吃,比如臭豆腐、芒果冰、大薯条、烤香肠、炸鱿鱼,比起1950、60年代的人,也不知道谁的口福更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