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有一位多年以前一起打羽毛球的朋友来南宁,在吃饭聊天中,我跟他说我早已不打羽毛球,而改为打网球了。没想到他居然说他也看网球,而且经常看费德勒的比赛。他说费德勒打球就是潇洒,就是帅,感觉就是一种美的享受。由此可知,真正美的东西是没有界限的。就像交响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一样,喜不喜欢交响乐的人听了都觉得非常好听。所以,费德勒不仅在网球圈里受人追捧,在整个体育世界也叫人宠爱有加,其四度称霸劳伦斯奖就是最好的证明。

费德勒 动作优雅(优雅不过费德勒)(1)

谁都知道费德勒的优雅,谁都喜欢他的优雅,谁都希望拥有他的优雅。所以,以费德勒为榜样,模仿费德勒的人数不胜数。在职业网坛,就有很多小费德勒,打小开始就以费德勒为榜样,模仿费德勒的各种技术动作,但几乎都成不了费德勒,都只学到了费德勒的皮毛,根本得不到精髓。即使最接近费德勒的迪米特洛夫,也只不过在发球、正手、反手有那么一点形象而已,在发球上网,截击得分,机会球把握,比赛掌控,技术战术运用,等等,都相差甚远。而比赛的气质,技术动作的潇洒流畅,举手投足的优雅大方,真的还差好远呢!优秀生迪米特洛夫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业余网球爱好者中也不乏费德勒的崇拜者、模仿者。我认识的一位球友就是以费德勒为模型打造的。身着的服装、鞋子,扎的汗巾,背的球包,使用的球拍,全是费德勒的款式。技术动作也是套用费德勒的,标志性的奖杯状的发球,直臂式的正手抽球,扬眉剑出鞘式的单反,学得有模有样。但中看不中用,对打起来失误连连,打得球儿满天飞,谁都不愿跟他搭双打。这是只得皮毛,不得要领的典型。可见,优雅是模仿不出来的。

费德勒 动作优雅(优雅不过费德勒)(2)

那么,何谓优雅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我的字典里,优雅从内在本性来说是始终如一、信心满怀,外在表现就是从容淡定、挥洒自如。它是修养和阅历的沉淀,是心智的成熟和灵魂的高贵。是融化在血液里、刻蚀进骨子里、烙印在内心里的神性。类似于苏轼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主要强调的是由内而外透露出来的涵养、气质、风度。没有饱读诗书的内功,就难以成就优雅高贵的气度。那你就会问了,费德勒也算饱读诗书了吗?没错,他并未有缘饱读我们中国传统的诗书。但是,你知道吗?有多少网球趣闻因他而鲜活,有多少网球名篇因他而催生,有多少网球教科书因他而编写,有多少网球视图因他而流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本身就是一部“大诗书”,让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阅读,让全世界的网球迷欣赏。真正读懂了费德勒,你即使没有达到优雅,也会接近优雅,至少知道优雅是什么样子。

费德勒 动作优雅(优雅不过费德勒)(3)

费德勒之所以越来越优雅,我给出了三个原因: 一是高度的自律。远离一切对身心影响的事情,作为一个万人迷、拥有全球主场的神级人物,没有任何时候放纵自己,没有任何花边新闻,没有任何时候表现出得意的样子,可见,费德勒是一个多么懂得自律的人。二是不耻下问。从他聘请同样是单反球手、曾经是他手下败将的柳比西奇作为主教练可见一斑。费德勒反手的转变和进步,不能不说有柳比西奇很大的功劳。他的后三个大满贯冠军都是在柳比西奇作为主教练期间取得的,足见费德勒独到的眼光和谦虚好学的态度。三是一切为网球开路。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得上费德勒这么热爱网球。他什么荣誉没有得过?什么成就没有得过?什么名望没有得过?但他从始至终专注于网球,36岁高龄了依然全身心投入到网球的训练和比赛中。这就是他一直进步,一直能创造纪录,一直会续写传奇的主要原因。

费德勒 动作优雅(优雅不过费德勒)(4)

对于费德勒,大多数人期待着他取得更多的胜利,获得更多的冠军,创造更多的传奇。而我呢,与上述期待相比,更希望他能够更健康长久的留在赛场上。因为,只要每次比赛有费德勒出场,让我们欣赏到他的优雅,那就是我们奶粉的幸福,是全世界网球迷的嘉年华。

是啊,优雅不过费德勒!(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莫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