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什么观(领袖用典亡羊补牢)(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什么观(领袖用典亡羊补牢)(2)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忏悔录看了不能白看,要警醒起来,引以为戒,敬畏誓言、敬畏组织、敬畏党纪,珍惜自己、珍惜家庭、珍惜名节。同时,要从制度上查找原因。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各级党委要紧密结合这些年发生的腐败案例,寻找漏洞,吸取教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加强制度建设。

——2015年1月13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什么观(领袖用典亡羊补牢)(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原文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什么观(领袖用典亡羊补牢)(4)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什么观(领袖用典亡羊补牢)(5)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典出西汉刘向的《战国策·楚策四》。这个典故是庄辛向楚襄王劝谏所用。楚怀王被秦昭王扣留,死在秦国,继位的楚襄王不思奋发图强,反而亲信小人,荒淫恣肆,结果遭到了秦国的连年进攻,兵败地削。庄辛劝诫无果后,离开楚国到了赵国。庄辛只在那里住了5个月,秦国就发兵攻占了鄢、郢、巫、上蔡、陈这些地方,楚襄王也流亡躲藏在城阳。这时侯襄王派人率骑士到赵国召请庄辛。庄辛到了城阳以后,楚襄王对他说:“寡人当初不听先生的话,如今事情发展到这地步,对这事可怎么办呢?”庄辛说:“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后人常用“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防患于未然,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做好应对措施,把隐患消灭于萌芽,这是做事情的最好态度。但是,百密而难防一疏,如果因为疏漏而发生了事故,对于已经出现的结果我们无力改变,只能寻求可能的补救措施。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却可以提前做好防范。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在党内腐败问题上,也强调“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重拳频出,一批“大老虎”“小苍蝇”相继落网。这些落马官员的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经常抓,就是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发现一项贪腐就查处一项;长期抓,就是要建立反腐败的制度预防机制,把腐败消灭于无形。

在讲话中引用“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旨在强调腐败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要对症下药,紧密结合这些年发生的腐败案例,寻找漏洞,吸取教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发生的源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什么观(领袖用典亡羊补牢)(6)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什么观(领袖用典亡羊补牢)(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