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黎明街道惠民社区运用“微”志愿理念,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社区公共志愿服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社区公共志愿服务(高新区惠民社区)

社区公共志愿服务

高新区黎明街道惠民社区

运用“微”志愿理念

开展“大”志愿服务

建设社区、守护居民

  注重队伍建设,创新服务理念

  说起创建“微”志愿理念,还要从队伍建设之初说起。当时,社区有一个脑瘫孩子,当社区工作人员见到孩子时,她正在地上爬,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工作人员,望着孩子的大眼睛,工作人员暗暗说:“我要帮助她站起来”。

  像这样的人群还有多少,社区工作者并不知道。大家开始挨家挨户地走访排查,发现小区的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于是,召开了党员居民代表大会,针对特殊群体志愿帮扶,发动辖区党员、居民们参与进来。

  此后,社区成立了第一支惠民志愿团队,由退休党员、工作者组成。

  惠民志愿团队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帮助这个脑瘫的孩子,大家研究了孩子的帮扶方案,包括治疗、康复、上学等。

  为方便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了便民服务花名册、便民联系卡,把辖区内孤寡、独居、失独、残疾、低保、困难家庭子女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服务对象档案,掌握服务要求,从而更好、更及时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目前,惠民社区共成立5支志愿者团队,党员志愿者团队、退役军人志愿团队、社区志愿者团队、夕阳红志愿者团队、阳光志愿者团队,共计192人。7个志愿类别,环保、扶贫帮困、文艺宣传、治安巡逻、红色义剪、红色维修、红色宣讲。其中,42名骨干志愿者组成的网格志愿化体系,仅2021年就开展了80余场文明实践志愿活动。

  打造志愿品牌、拓展服务内容

  打造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让学习精神深入人心。社区成立了由12名志愿者组成的五级理论宣讲队伍,先后开展“和谐社区大家乐”、“邻里一家亲”、“学党章知党情跟党走”等系列活动,每次活动受益5000多人,涌现出申中印、田宝章、李洪福等多个党员志愿宣讲典范。

  打造银发志愿服务品牌,让老年人有存在感。社区有一支夕阳红志愿者团队,平均年龄65周岁,大家称他们为“银发”志愿者。他们的服务从点滴做起,修理、缴费、理发、打扫卫生、洗衣服、陪孤寡老人聊天……

  打造爱心志愿服务品牌,扶贫帮困暖人心。惠民志愿服务的“便民服务、从零做起”采取“一对一”、“多帮一”手牵手的帮扶形式,已持续开展9年。敬老院、困难家庭都有他们服务的身影。爱心助学,让外来务工子女顺利上学;爱心帮困,帮助脑瘫孩子实现独立行走,并长期为孩子补课;爱心关怀,让“三无”老人感受到儿女的关爱。

  打造文化志愿者品牌,让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志愿者团队通过舞蹈、诗朗诵等形式多样的节目,活跃在辖区居民中间,让居民的精神层面得到了提升,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生活,也增强了凝聚力和号召力。

  在日常生活中,环保志愿者倡导绿色小区、文明祭祀、心手相牵、平安共建、防灾减灾,一起构建和谐社区。

  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服务常态

  社区网格工作的介入,更细化了志愿服务工作。自2020年5月网格工作开展以来,惠民社区全力打造“红色网格”队伍,社区工作以网格服务为基础,网格党建为主导,扎实推进社区网格工作,增强服务居民、服务工作实效。

  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及外围设施建设排查,建立了居民楼宇卷宗及特殊群体档案,并设置了楼栋长,在现有党员基础上,成立了8个党小组,以“党建服务进网格,党建活动进网格”的模式开展网格志愿服务。

  辖区有一位独居老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发病时卧床不能自理。网格员了解到情况后,便时常去照顾老人,时间久了,老人便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认作了“干儿子”。

  21网格的大娘联系她的网格员说,大爷到接种第三针疫苗时间了,但大爷身患脑血栓后遗症,儿女又不在身边。网格员接到求助电话后,马上前往家中,把大爷背到楼下的车上,再用轮椅推进疫苗接种点。网格员说,他已经记不清是背着打针的第几人了……

  为了更加方便居民的生活,惠民社区网格员制作了“爱心联系卡”发放到每户居民,涉及物业、水电、医疗救助、热力、社区联系方式等。

  乐于奉献,守护社区建设

  虽然志愿者大部分人都已年过半百,但他们退休不退岗,仍在发挥余热。志愿者用无私的爱默默耕耘,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建设社区、守护居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让热心与爱心的力量继续传递。

惠民志愿团队

提出的“微志愿”服务理念

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

人人都参与志愿服务

人人为社会奉献爱心

全力推进志愿服务普及化

在“微”志愿的理念下

惠民社区

不断拓展直言服务的新领域

探索直言服务的新方法

创新志愿工作的新载体

努力把志愿者团队

打造成“大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