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5月5日,由于财政问题,法国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三级会议已经中断十五年),国王希望在会议中讨论增税、限制新闻出版和民事刑法问题,并且下令不许讨论其他议题而第三等级代表不同意增税,并且宣布增税非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法国近代历史大事年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法国近代历史大事年表(法国法兰西大事年表)

法国近代历史大事年表

1789:

5月5日,由于财政问题,法国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三级会议已经中断十五年),国王希望在会议中讨论增税、限制新闻出版和民事刑法问题,并且下令不许讨论其他议题。而第三等级代表不同意增税,并且宣布增税非法。

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国王无权否决国民议会的决议。于是法国路易十六关闭了国民议会,宣布它是非法的,其一切决议无效。

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制宪议会,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法国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

7月12日,法国巴黎市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支持制宪议会。

7月13号,巴黎教堂响起钟声,市民与来自德国和瑞士的国王雇佣军展开战斗,在当天夜里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区。

7月14日,法国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释放七名犯人,取得初步胜利。这一天后来成为法国国庆日。

之后,法国国王承认了制宪议会的合法地位。此时制宪议会实际上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8月26日通过《人权宣言》,宣布“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10月,法国国王再次筹划利用雇佣军推翻制宪议会失败后,王室被迫从凡尔赛宫迁到巴黎,制宪议会也随之迁来。

1790:

6月,法国制宪议会废除了亲王、世袭贵族、封爵头衔,并且重新划分政区。成立大理院、最高法院,建立陪审制度。

制宪议会还没收教会财产,宣布法国教会脱离罗马教皇统治而归国家管理。

1791:

6月20日,法国路易十六乔装出逃失败,部分激进领袖和民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派中分裂出去,另组斐扬俱乐部。

9月,法国制宪议会制定了一部以“一切政权由全民产生”、三权分立的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立法权属于立法会议、司法权属各级法院。

9月30日,法国制宪议会解散。

10月1日,法国立法议会召开。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

7月11日,法国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处于危急中。以无套裤汉(平民)为主体的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运动的高潮。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领导反君主制运动,于8月10日攻占国王住宅杜伊勒里宫,拘禁了国王、王后,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宪派的统治,吉伦特派取得政权。

9月20日,法国军队在瓦尔密战役中打败外国干涉军。

9月21号,由普选产生的法国国民公会开幕。

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

1793:

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法国路易十六。

2月,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萨丁尼亚、汉诺威、英国成立了反法同盟,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然而吉伦特派无力抵抗外国军队,法国巴黎人民于5月31日—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专政。

6月24日,公布1793年宪法,这是法国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宪法,但是由于战争未能实施。7月,改组并加强作为临时政府机关的救国委员会,并把投机商人处决。10月底,他们把吉伦特派及其支持者斩首,包括布里索、罗兰夫人、科黛,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也被捕入狱。

年底至1794年初,外国干涉军全部被赶出国土,法国国内的叛乱也基本平息。

1794:

7月27号,法国国民公会中反罗伯斯庇尔独裁的力量组成的热月党发动热月政变,推翻罗伯斯庇尔并将他斩首。

1795:

10月,镇压保王党战役后,根据新宪法,热月党人于10月26日解散法国国民公会,成立新的政府机构督政府。

1796年—1797年,督政府派拿破仑·波拿巴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法国军人势力开始抬头。

1799:

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临时执政府,自任执政。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之后,拿破仑修宪,任终生执政。

1804:

11月6日,法国公民投票通过了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从教皇庇护七世手上拿过皇冠亲自戴在了自己与妻子约瑟芬的头上。

1805:

拿破仑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并兼并热那亚,让自己的继子欧仁·德·博阿尔内成为意大利副王,代管意大利。

1807:

6月,法军又在波兰的艾劳战役和弗里德兰战役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签订和平条约。

法皇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封他的兄弟约瑟夫·波拿巴、路易·波拿巴、热罗姆·波拿巴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从此,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确立。

1810:

法国皇帝拿破仑迎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为妻,法奥结成同盟,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鼎盛。

1812:

5月,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使用12种语言的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

9月16号,拿破仑率军攻入莫斯科,之后由于严寒等原因战败。

1814:

3月31日,法国巴黎被反法同盟军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拿破仑希望让他的儿子罗马王以拿破仑二世的名义继承皇位,但是遭到拒绝。

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

4月13日,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厄尔巴岛上。

路易十八回到法国,重新成为法兰西王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

1815:

2月26日逃出小岛,拿破仑率领700士兵于3月1日回到法国。

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路易十八仓皇而逃,“百日王朝”开始。

6月,拿破仑与第七次反法同盟开战,兵败滑铁卢战役,宣布退位,在法国海岸向英国皇家海军贝勒罗丰号的船长投降。

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复位。

10月,拿破仑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他挑选了贝特朗、蒙托隆、拉斯加斯三位伯爵以及古尔戈将军随行。

10月16日,拿破仑到达圣赫勒拿岛,暂时寄居在英国商人巴尔科姆家中,后来他又有一个龙坞德庄园,他就在这里居住,他开始潜心撰写回忆录,由他口述,拉斯加斯伯爵记录、整理。

1821:

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

5月8日,在礼炮声中,拿破仑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1830年,奥尔良王朝在人民的压力之下,将拿破仑塑像重新竖立在了旺多姆圆柱之上。1840年,法国七月王朝的国王路易·菲利浦派其儿子将拿破仑灵柩接回。同年12月15日,拿破仑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在经过凯旋门之后,隆重安葬在巴黎塞纳河畔的老残军人退休院(巴黎荣誉军人院)。】

1830:

7月25日,法国波旁王朝查理十世(1824-年1830在位)颁布敕令:修改出版法,限制新闻自由、出版自由;解散议会;修改选举制度。敕令破坏了1814年《宪章》的精神。当天下午,反对派主要报刊的编辑和记者在《国民报》编辑部集会,起草抗议书。他们拒绝承认解散议会,宣布政府已经失去合法性,但并不否认王权。

7月27日,法国巴黎几千名工人和手工业者走上街头,与军警发生冲突。

7月29日,起义者控制了巴黎,占领卢浮宫和杜伊勒里宫,外省发动的起义也取得胜利。起义群众及其领导者要求宣布成立共和国。在巴黎市政厅成立了以雅克·拉菲特和国民自卫军总指挥拉法耶特侯爵为首的市政委员会。查理十世此时不得不收回敕令,命令蒙特马尔公爵组织政府,但已无法挽回局势。

7月30日,雅克·拉菲特召集60名议员开会,决定委任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为摄政官。

7月31日,路易·菲利浦在拉法耶特陪同下,手举三色旗出现在王宫的阳台上,接受摄政官称号。

8月2日,查理十世将王位让与其孙波尔多公爵(又有“尚博尔伯爵”)。路易·菲利浦拒绝承认。

8月7日,众议院召路易·菲利浦即位,建立了金融资产阶级统治的(波旁)奥尔良王朝(也称七月王朝)。

1836:

10月,路易-拿破仑(拿破仑的侄子)回到法国,企图效仿出逃厄尔巴岛的伯父,发动政变。

10月30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模仿其伯父的样子,身穿灰军装,头戴拿破仑式三角帽,打着“鹰旗”(1804年拿破仑称帝以后以雄鹰作为国玺上的图案,鹰也就成了拿破仑及拿破仑帝国的一个象征),在几个赞成波拿巴主义的老兵和旧军官的协助下,他窜到斯特拉斯堡驻防军的两个炮兵团发表演说,号召士兵推翻路易·菲利浦,拥戴他做国王。经过几个小时,叛乱者全被解除武装。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被扭进警察局,他的母亲随即向路易-菲利普写信求情。法国政府按照国王的要求,将他流放到英国。

1937:

8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回到瑞士看望病重的母亲。母亲病逝后,他通过同谋,在法国出版了10000本题为1836年10月30日所发生的的事件的记载(Relation historique des événements du 30 octobre 1836)的小册子。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因此要求瑞士把他引渡回法国受审。瑞士以路易-拿破仑是自己的公民和武装部队成员为由,拒绝了路易-菲利普的要求。

之后,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回到英国。

1839: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英国出版《拿破仑思想》等政论文集,宣传依靠军队与天主教会建立强有力的、保护小农土地所有制的政府。在书中,他把拿破仑宣扬为“平民英雄”,是“大革命的真正代表”,借以抬高自己作为拿破仑继承人的地位。该书1839年一连出了四版,1840年又在伦敦出了一版。

1840:

8月6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利用拿破仑主义盛行的时机,和50个雇佣兵一起,穿上法国军装,以海上旅游为名租了一艘英国小汽轮,他们乘船前往法国,在滨海布洛涅秘密上岸,准备乘坐火车抵达里尔,像上次政变一样,煽动当地驻军,企图在当地驻军中再一次发动叛乱。抵达当地里尔后,国家宪兵认出了他,双方开始交火。路易-拿破仑中弹受伤,再次被捕,并被判终身监禁,囚禁在位于索姆省的堡垒哈姆要塞之中,路易-拿破仑在这里度过了将近6年的待遇还不错的囚徒生涯,监禁期间,路易-拿破仑在狱中撰写《论消灭贫困》,在书中他声称自己要成为进步主义的皇帝,推行温和的经济政策,他又将自己的思想体系定义为波拿巴主义,把自己打扮成劳动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1846:

5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乔装打扮成石匠,嘴里叼着烟斗,大摇大摆的逃出堡垒。因此,路易-拿破仑的政敌后来以石匠的名字戏称他为“Badinguet”。路易-拿破仑逃离监狱后,返回了英格兰的绍斯波特,之后他在英国度过了一年多追风逐蝶的无聊生活,而就在路易-拿破仑返回英国一个月后,路易-拿破仑的父亲也逝世了,他因此成为波拿巴家族的绝对继承人。虽说路易-拿破仑这两次行动颇具荒诞滑稽的色彩,但他终究因此小有名声,加上波拿巴主义在法国民众中的不断升温,路易-拿破仑的声望也水涨船高。

1848:

2月22日,法国“二月革命”终于爆发。

人们冒雨走上街头,高喊口号冲向首相基佐住宅。

2月23日,起义群众同法国政府军进行激战,工人也举行了自发的总罢工。

路易·菲利浦见大势已去,出逃英国。以拉马丁为实际首脑的11人革命临时政府组成。

2月25日革命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路易·菲利普的奥尔良王朝(七月王朝)被推翻,二月革命胜利。法国波旁王朝最终落下帷幕。

2月28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从伦敦返回巴黎,然而他返回法国却遭到临时政府的拒绝。路易-拿破仑在公开宣布自己“别无企图”之后于3月2日再次回到英国。同时间,阿尔方斯·德·拉马丁在法国提出了一个法案,旨在永久禁止昔日王室成员回到法国,但最终被议会否决。

5月,法国制宪会议进行补缺选举,6月,路易-拿破仑并获选为巴黎、荣纳、科西嘉、下舍朗特议员,这一结果引起执行委员会的不安,制宪会议内部也出现了争论,路易-拿破仑为表明自己的清白纯洁,于6月16日“不无强烈遗憾”地差人代交了辞呈。

9月,法国制宪会议再次举行补缺选举,路易-拿破仑再次以高票当选,制宪会议无权拒绝接纳这位新议员,否则就将是对普选权的否定。

9月24日,路易-拿破仑以议员身份进入巴黎。

10月12日,路易-拿破仑正式宣布参加总统职位的竞选。

12月20日,路易-拿破仑宣誓就职。

总统任上,路易-拿破仑通过了法卢提出的教育法,重建天主教会在教育制度当中的影响力。路易-拿破仑拉拢亲信,争取军队支持,解除向秩序党靠拢的尚加尼埃将军的职务,从而掌握军权。

路易-拿破仑总统在掌握军政实权之后,就向保皇派的内阁和立法议会开刀。他不断使用政治手段,使内阁经常处于变动状态;又用修改宪法的办法,使议会权力削弱。

议会曾通过了一个新的选举法,限制了普选权,也缩短了总统任期,由四年改为三年。很多低下阶层因此被人剥夺了投票资格。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抓住机会,利用低下阶层,来消灭政敌,巡游全国发表演说谴责议会,并声称自己是普选权的保护者。

1851:

12月2号,路易-拿破仑运用情妇哈丽雅特·霍华德资金,在拿破仑一世登基47周年发动了政变。

凌晨四点,昨日印好的布告送抵巴黎警察局,6点多钟,首都巴黎全城贴满了布告,宣布国民议会和国务会议已被解散,恢复普选,由人民投票决定是否赋予总统以更为持久的权力以及修改宪法的权力。稍后,巴黎无产阶级曾筑垒反抗,也遭到政府军的血腥镇压,被害者达1000余人。全国32个省宣布戒严,仅巴黎一地的被捕者就有26000多人,社会主义者、民主共和派以及波拿巴的一切政敌,均被驱逐出境。

12月20日—21日,就是否延长总统任期、是否赋予总统制定新宪法的权力问题进行表决公投,结果路易-拿破仑以750万票对64万票获得绝对多数的支持。

1852:

1月14日,法国通过了新宪法,该宪法保留了民选议会,重建了普选权,扩大了总统的权力,将全部行政权与立法权授予总统,并将总统任期延长至10年,还授予总统指定下任继承人的权力。

1月22日,路易-拿破仑没收了奥尔良王朝成员的所有财产。

10月,路易-拿破仑在波尔多发表了一场演说,他讲到:“出于怀疑心,某些人觉得帝国就是战争。而我要说,帝国就是和平”“我承认,我和皇帝(指他的伯父拿破仑·波拿巴)一样有许多征服工作要做,我要像他一样协助分裂的党派和解,我们有广阔的荒地需要开发,道路需要开辟,港口需要疏浚,河流需要通航,运河需要竣工,我们的铁路需要完整,以上就是我要进行的征服。”

11月20日至21日,路易-拿破仑在法国全国就是否恢复帝制这一问题举行全民表决,结果显示,有782.4万票赞成,25.3万票反对,另有200万弃权。

12月2日,路易-拿破仑在圣克鲁宫正式称帝,根据排序,他在有名无实的拿破仑二世之后,建尊号为拿破仑三世(Napoléon III),他所建立的帝国称为“法兰西帝国”,日后也被称为“法兰西第二帝国”。

12月30日,拿破仑三世公布《法兰西帝国宪法》。

1870:

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

9月2日,被围困在色当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投降,随后被软禁在德意志西部的卡塞尔。

9月4日,法国共和派在巴黎市政厅成立临时国防政府,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法国临时国防政府(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前身)取代。

1871:

1月28日,法国国防政府与德意志帝国签订停战协定。

2月,法国选出由保皇党人占绝大多数的国民议会,L.-A.梯也尔被选为政府首脑,后任总统。

3月,拿破仑三世被德意志帝国释放,监禁结束后的拿破仑三世流亡英国并在这里与家人团聚。拿破仑三世在英国奇斯尔赫斯特卡姆登宫渡过余生。

3月28号,在德国撤军、法国临时国防政府力量薄弱的巴黎,巴黎公社宣布成立。

5月28号,巴黎公社失败。(1889年,法国政府对公社社员实行了大赦。)

1875:

年初,法国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认实行共和制。

同年,国民议会又先后通过一系列法律,合称1875年宪法,又称第三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