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1)

5月19日,军旅团队从湖北十堰市到达陕西安康市。

一、安康发生了巨大变化

安康市位于陕、川、鄂交界处,是襄渝铁路重要接点。我们乘车来到安康,受到当地铁道兵和学兵们热烈欢迎。

中午时分享用了当地的美食,这家饭店的装潢也颇具陕南特色。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2)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3)

▲饭店装修有特色,安康美味留心间。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4)

▲与四团测量班的庄振强战友合影。因为老洪写《铁道兵决战成昆线》时得到四团测量班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5)

▲下午,我们参观了“秦巴生态文化园”,这个公园反映了安康市的生态发展,宜居的小城特色,使我们领略了安康市是中国十大宜居小城的风貌。

安康市各县的特色景点都凝缩于园中。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6)

▲陕西历史久远,园内有三国时期的擂鼓台。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7)

安康科技馆毗邻公园湖畔,略显生态科技。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8)

▲身处西北的公园,却有江南水乡的韵味。

安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光荣使命和政治责任。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9)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10)

▲铁一师机关部分战友在科技馆前合影。

随后我们来到安康博物馆。博物馆建筑宏伟,藏品丰富。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11)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12)

三线建设中的襄渝铁路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我们从博物馆的展览中了解了襄渝铁路的建设情况,以及这条铁路给安康带来的巨大改变。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13)

襄渝铁路对安康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安康人民对它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14)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15)

▲襄渝铁路大会战共有铁道兵、民兵、学兵三支队伍参加,计83万人之多。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16)

▲当年修襄渝铁路时,曾经部署在陕西境内的铁道兵部队有第一师、第二师、第十师、第十一师。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17)

▲安康市动员了20多万民兵参加建设。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18)

▲学兵参加襄渝铁路建设是难忘的历史记忆。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19)

▲学兵连配属铁道兵四个师,计141个学兵连。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20)

▲襄渝铁路建设还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21)

▲当年施工中使用的军用水壶,防尘口罩。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22)

▲学习的“毛选”,使用过的文化娱乐用品、手电筒、油灯等。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23)

▲日常生活用品。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24)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25)

▲隧道施工中的场景。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26)

▲隧道施工中所用的防尘口罩。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27)

▲施工中使用过的塑料安全帽。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28)

▲这是隧道施工中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支架式风枪(凿岩机)。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29)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30)

▲学兵王新民见了陈列的展品十分激动,回想起当年参加襄渝铁路建设的情景。

他介绍说:这个安全帽还有两个用途一一小板凳、洗脸盆,因此我们又称安全帽叫“三用帽”。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31)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书。

建设者们与帝国主义争速度抢时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热血奋战,不惜牺牲。

当年虽然物质贫乏,但精神食量丰富。襄渝铁路建成通车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是继成昆铁路之后改造自然的又一伟大壮举,是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32)

襄渝铁路建成,对安康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铁路建设之前,安康还是一个不通公路的闭塞县城。铁路、公路通了,安康的交通发生飞跃发展,机动车开始驶进了这个封闭的小县城。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在安康街头的第一辆蹦蹦车。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33)

由于不通公路,当年老百姓没见过汽车。直到铁路、公路通了,机动车开进了安康。改革开放后,安康还开进了第一辆上海牌轿车。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34)

在建设襄渝线时期,安康经济极不发达,记得只要两元钱人民币就可以买一棵柿子树,可打下一二百斤的柿子。如今面貌已焕然一新。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35)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文化娱乐生活也有了提高,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36)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37)

▲这台老式放映机引起了一师电影组战友们的特别关注。“当年我们也用过这类放映机,到连队为指战员们放电影”。

汉江大桥将两岸相连,安康城市得到迅速发展。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38)

全市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十三五”以来,紧扣“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总要求,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循环新型工业崛起之路。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39)

经过50年的发展,安康正在走进现代化时代,城市面目日新月异。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40)

近年来,安康抓住绿色发展这一命脉,优化产业结构,将传统的“木头经济”,“石头经济”让位于生态经济。

富硒食品,装备制造对规模工业贡献率不断提升,中医药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培育壮大,包装饮用水爆发式增长,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持续保持在陕西第一方阵。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41)

一番现代化城市的模样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42)

战友们纷纷在博物馆内留影。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43)

▲铁一师部分战友在博物馆前合影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44)

▲军旅团在博物馆前集体留影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45)

▲5月18日晚,我们入住安康四星级宾馆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46)

▲傍晚时分,市民们来到汉江河畔跳广场舞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47)

▲安康夜市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48)

“灯火阑珊汉江边,优美夜景可引仙。”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49)

▲田建新夫妇将美丽的“秦巴明珠”带回家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50)

发展不停步,愿建设中的安康明天更美好

第二天我们即将离开陕西安康。

二、达州一一红色基因之地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51)

▲后勤政治处的三位老战友准备坐火车,沿着襄渝铁路去红色旅游地达州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52)

▲在火车上,战友们交流摄影技能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53)

▲师后战友与四团战友相识交流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54)

▲田代学说:“达州是我入伍的地方”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55)

▲田建新夫妇在达州这个充满红色基因的达州留影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56)

▲蒯本生、赵士留、洪承惠三位老战友合影留念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57)

▲我俩(洪承惠 罗忠碧)常来达州,但这次意义不一样

三线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一个基本完善的军事工业体系。火箭制造基地062工厂曾建在达州。襄渝铁路途经达州,起着串联重大军工企业的重要作用

襄渝铁路达州段是铁道兵第七师负责修建的,师部机关就设在市内凤凰山的山坡上。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58)

部分七师战友故地重游去了,大部分战友驱车前往宣汉县参观红色旅游景点。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59)

▲图为王维舟纪念馆。

达州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达州人们的血液里充满着红色的基因。达州市始终坚持党史记在心上,责任扛在肩上,推动红色旅游文化高质量发展,真正把达州打造成学习党史教育的活教材、大课堂。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60)

▲红军公园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61)

王维舟纪念馆和红33军纪念馆就设在巴山公园内。

王维舟纪念馆的主馆为川东民居式建筑,青砖琉瓦,气势宏伟,展室内成立照片资料135幅,各种革命实物129件。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62)

王维舟是红33军创始人,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唯一见过列宁的老布尔什维克。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63)

▲战友李毕富在纪念馆留影。

王维舟是四川达州市宣汉县青溪人,青年时代参加辛亥革命和四川的护国、护法战争,早在1920年5月,在上海加入朝鲜共产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被批准转入中国共产党。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64)

▲纪念馆内,矗立跃马疆场的王维舟雕像。

王维舟被称为“入党比建党还早的革命家”,长期在川东组织武装斗争,后参加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军委第四局局长,中央工农红军第33军军长。毛泽东主席在七大会议后为王维舟亲笔题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65)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66)

▲参观红33军纪念馆。

达州是地级市,下属的宣汉县就出了40多名红军将领,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立下了丰功伟绩。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67)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68)

瞻仰红军将领,传承革命精神。

1946年四月,王维舟调任重庆任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1949年任解放西南的西路军副司令员,12月29日,随贺龙率进入成都,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西南军区政委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享年83岁。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69)

▲图为解放战争时期,王维舟与贺龙在一起。

达州的宣达战役战史馆、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和红33军纪念馆列入了“川陕苏区”五日精品旅游线路,是全省一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70)

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全国300处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其中,达州万源市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通川区宣达战役纪念馆、宣汉县红33军纪念馆名列其中。

红33军纪念馆自开馆以来,每年接待20万人次,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等主阵地的作用。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71)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72)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73)

▲军旅团在巴山红军公园大合影。

结束了达州红色旅游,明天就要前往襄渝铁路的最后一站一一重庆。

达州市最新规划消息(重走襄渝线之四)(74)

本文作者罗忠碧

编辑:毛 秘《白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