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时候一个简单的词语就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同义词近义词都不可混淆乱用。

梁宏达给年轻人的一个忠告(师傅和师父的区别在哪里)(1)

这些词语之间是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分的,但是这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人们越来越多的不去重视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比如汉语中师傅和师父这两个词就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分。梁宏达就指出:这二个词,严格来讲不能乱叫,更不能乱用,但现代人忽略了这一点。

梁宏达给年轻人的一个忠告(师傅和师父的区别在哪里)(2)

“师傅”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确实指的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人,也就是现代生活中所说的老师。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封建专制社会开始形成。

“傅”专门用来指称在帝王皇室中参与教学的人,比如说朝廷供职的太师和太傅,都是指从事教学活动,以教导学生为职责的人,其中这个词语是联合结构,也就是说师和傅是同义的。

梁宏达给年轻人的一个忠告(师傅和师父的区别在哪里)(3)

一直到两宋时期,师傅这个词词义才开始扩大,不仅仅指帝王皇室的老师,平民百姓称呼老师也可以喊做师傅,其实这也可以见的,封建专制社会的礼仪是越来越宽松的。

后来的清朝,中后期各种西方文明和技术被引入,我们需要学习的技术也就更多,于是师傅这个词不光存在于教育界,在手工业和其他的行业中也同样适用。

梁宏达给年轻人的一个忠告(师傅和师父的区别在哪里)(4)

但是到了今天师傅这个词语的含义进一步扩大化。不仅包括拥有独特的技艺或者是德高望重的人会被称为师傅,在现实生活中随便遇到一个人都会客气地说一声师傅,这个词成为我们社会交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代替词汇。

梁宏达给年轻人的一个忠告(师傅和师父的区别在哪里)(5)

“师父”出现的比“师傅”这个词晚很多,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最初的时候和师傅是基本同义的,也就是指传道授业的老师。但是到了元明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逐渐传入,佛教徒开始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师父”这个词语经常用作对佛教或道教之人的称呼。这是这个词语发生的最大转变,到今天也一直沿用。

梁宏达给年轻人的一个忠告(师傅和师父的区别在哪里)(6)

简单点说,“师父”和“师傅”都是指老师,都表达对所称之人的尊重,只是在一些具体的场合会有所区别。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劝诫到今天仍然适用,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决定了老师在封建社会的极高地位。师父和师傅都可以表示师徒关系,但是前者更为正式。

梁宏达给年轻人的一个忠告(师傅和师父的区别在哪里)(7)

​在佛教世界中,一般都要用师父来称呼佛门中人,表示尊敬之意,用师傅来称呼,会让别人觉得十分不尊重,这都是很多人不太注意的,其实这也是需要更正过来的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