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去年我在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地名大会》节目中担任嘉宾,出场的时候,主持人要求介绍自己是哪里人,我就报了一个浙江绍兴熟悉我的朋友说:「你明明出生在湖州,怎么介绍绍兴?」我告诉他们,按照传统的习惯,讲一个人是哪里人不是介绍他的出生地,而是要介绍籍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你的祖上是哪里人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你的祖上是哪里人呢
葛剑雄
去年我在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地名大会》节目中担任嘉宾,出场的时候,主持人要求介绍自己是哪里人,我就报了一个浙江绍兴。熟悉我的朋友说:「你明明出生在湖州,怎么介绍绍兴?」我告诉他们,按照传统的习惯,讲一个人是哪里人不是介绍他的出生地,而是要介绍籍贯。
根据现行的规定,籍贯一般要根据自己出生的时候祖父的住地来定,如果祖父已经不在了,就是根据祖父生前的住地来定籍贯。虽然我自己出生在当时 浙江省的吴兴县,就是今天湖州市的南浔区,但是我的父亲出生在浙江绍兴, 也就是说我已经去世的祖父的住地是在浙江绍兴,这就是我的籍贯。但最早称籍贯的时候,是指户籍登记的地方,「籍」就是户 籍。
秦始皇统一以后在全国实行户籍登记制度,所以每一个百姓都必须在住地登记户籍,即在户籍册上面登记。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汉的实物,比如在居延出土的汉朝的木简上,有的就很明白地写着某某人、某郡、某县、某里、几岁、
身高几尺几寸、相貌特征等,这就是当时户籍上的内容。户籍还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的身份要登记在不同的户籍上,比如当官的人有官籍、商人有商籍(市籍)。秦朝规定商人本人登记商籍,连他的儿子和孙子也都要登记在商籍,这个身份是不能随便改变的。
如果离开住地没有办手续,就称为「脱籍」。如果你到了外地合法登记,可以把户籍寄在那里,称为「寄籍」。流亡、逃亡或者在天灾人祸中迁移了,等到秩序恢复以后必须重新落籍,这样才能成为合法的居民。或者到原籍重新登记,或者在新居住的地方登记。但不是人人都可以登记的,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在正常情况下,古代绝大多数人的户籍所在地就是他的居住地,因为在农业社会,一般情况下人口迁移是很少的。再加上安土重迁的观念、宗族观念,所以即使因为天灾人祸不得已外迁,只要有可能,人们还是会返回故乡。今天我们讲的籍贯,也就是当时大多数人的居住地。
但是也有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流动人口,当官的到首都或者其他地方当官,经商的、行医的。少数人会离开自己的户籍登记地,但是他们的户籍基本上还是保留在原地的,不是随便到哪里就可以在当地登记户口的。
有些特殊地区,比如汉朝的首都长安,是不允许迁入户口的。即使在长安当了高官,要是没有长安户籍的话,退休以后,或者被免官以后就得回到原 籍,官员在长安出生的子女也必须跟着他们到原籍去登记户籍。尽管他们子女的出生地是长安,子女甚至根本没有到过家乡,但还是不能在长安落 户。
边疆地区也是严格控制的,到那里服役的或者派驻去的将士,一般服役期满也要返回家乡。所以,在「居延汉简」上见到的那些到边疆服役的人登记的内容,都是家乡的郡、县、里。
到了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由朝廷派出专门人员 —不同等级的「中正」,由他们来选拔评荐人物,评成九品。根据什么标准呢?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家世、家庭出身;第二部分是行状,就是表现。所以首先要把不同的家庭、家族,按照它们的地位、声望、影响分成不同的品,在这
个基础上再根据个人的表现,综合起来给一个评价,评定一个等级。而后由官方根据等级来任命或者提拔。
由于家世部分占了主要的地位,所以中正评品的结果逐渐区别出一些高门以及寒门,而后选拔人才、提升官员主要就在高门中间,寒门往往没有机会。
门第高的家族就出高官,有的人生下来就有地位。而寒门出身的人即使表现优秀,很突出,却始终进不了高层。
门第当然与姓氏有关,像姓王的、姓张的。但是这样的姓氏很普遍,为了分清楚是哪里的家族、哪里的门第,必定要与籍贯联系在一起。所以高门不是仅仅姓张姓王,或者是某某人,而要与籍贯合在一起,指某地的某姓。如太原王氏、琅琊王氏这些都是高门,又如陈郡谢氏、荥阳郑氏、清河崔氏,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高门。这些高门长盛不衰,而寒门要想变成高门几乎没有可能。
在高门中间还有差别,有些门第简直是高不可攀。比如同样是王氏,琅琊王氏出了好多大人物,像当年辅佐东晋建国的王导,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就是说王导的王氏与东晋皇帝司马睿的司马氏共同拥有、治理天下。
但是太原王氏一般被认为门第更高。南朝刘宋初年,太原王氏的王愉得罪了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被刘裕灭门,他家里一个小孩王慧龙当时只有 14 岁,历尽艰辛终于逃脱,辗转投奔北魏。北魏的大臣崔浩是非常重视门第的,听说王慧龙是太原王氏,而太原王氏家族的一般特征是大鼻子,所以崔浩一看到王慧龙就肯定他真是王家的孩子,赞叹他为「贵 种」。
因为这样讲究门第,就形成了一种「郡望」(某一个姓氏最高贵的门第出在哪个地方)。比如唐朝皇帝的祖籍是陇西,称陇西李氏,陇西就成为李氏的郡望。宋朝皇帝赵匡胤祖籍是天水,称天水赵氏,天水成为赵氏的郡 望。
由于高门、寒门注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这很难轻易被改变。所以有些不是高门的人就千方百计想通过伪造家谱或改变籍贯,达到攀上高门、伪装高门的目的。因为家谱不容易被篡改,要在高门的家谱中把你的名字写上或改成你的名字是不大可能的。
但改变籍贯就比较容易。比如王氏,本来就是个大姓,各地都有。如果能将籍贯改成太原或琅琊,虽然进不了太原王氏或琅琊王氏的家谱,以后就有了机会,近支攀不上也可以攀远支。如果与高门大族的籍贯不同,绝不会有这样的机会这种做法自然瞒不过官方,所以在南朝,朝廷经常专门组织人去查有关的户籍记录,称为「揭发巧伪」,就是揭发这种弄虚作假的手段。所谓弄虚作假就是首先通过改变籍贯,然后再想办法靠拢高门或者与高门接上关系。 从魏晋到隋唐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籍贯与门第是紧密结合的。
因为籍贯就是户籍登记的地方,又与一个家庭、个人可以获得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义务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征收赋役,有劳役制度的时候服劳役,官员家庭享受免役特权,都是根据户籍登记。
科举制度也与户籍和籍贯有密切关系。科举是有名额的,秀才、举人这一级是把名额分到各个地方,到了进士这一级才是择优录取。由于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而科举的名额,特别是基层的名额,还要讲究平衡,所以实际上各个省之间的差异就非常的大。比如江苏,到明清时经济文化发达、人口密集,分摊给江苏的名额不可能太多,所以每百万人的举人名额只有云南平均指标的十分之一,贵州的四分之一。
又如海峡两岸,福建的漳州、泉州这一带录取的名额就比较少,但是建府不久的台湾相对来说名额就比较多。所以福建漳州、泉州有一些人把户籍迁往台湾,目的就是高考移民,同样的成绩在漳州、泉州考不上,到台湾就有可能考上,并且完全合法。
也有人走捷径、打擦边球,就是「冒籍」,冒用对自己有利的地方的户籍。
比如清朝著名的史学家赵翼是今江苏常州人,常州这个地方人才多、要求高,竞争激烈,名额紧。他正好有叔父在北京、天津一带经商,虽然没有正式籍贯,但可以报商籍。就像我们现在招商引资,给有些商人、企业家在本地报一个户籍。他就投奔叔父,因为叔父的商籍挂在天津、北京,他就去那里考试,并且参加顺天府的乡试,考取了举人,接着又考上了进士,并且在殿试中被皇帝圈定为探花 —全国高考第三名。如果他在常州,未必考得上举人,没有举人资格就不能考进士。
有些人就完全是冒充一个籍贯,要是被发现,不但要撤销已考取的功名,而且要治罪。所以冒籍考试成功以后,籍贯就不敢再改回来了。
明朝朱元璋实行衞所制度,在衞所里登记户籍的军人及其家属,都属于军籍,世世代代不能改变。政府对军籍有种种限制,有些人为了考科举,为了做其他事,就想办法把户口挂在民籍,就得冒籍,这当然是违法的,查出来可以治罪。为了核对有的人到底是不是军籍,朝廷还专门派人到南京后湖─那里储存着明朝每十年编一次的户籍,称为黄册,去查源文件,作为根据。
籍贯看来只是个人户籍所在地的记录,但由于不同时期户籍有不同的含金 量,连接着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人们往往会选择不按照实际情况登记籍贯。 籍贯也包含了太多的特殊因素和历史故事,这是我们在学历史的时候必须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