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在国内网络上曾经发生一起关于歼-10战机的泄密事件,刚刚首飞一年的歼-10尚未正式服役,其绝密资料竟然就已经在成都电子科大的网站上遭到了公开。经过四川、辽宁、广东多省份国安人员的紧张办案,一位曾经参与歼-10项目的成飞工程师被抓捕归案。

歼10有无击落记录(战机绝密资料在网上公开)(1)

歼-10战机

落网的原工程师

这名涉嫌泄密的原歼-10工程师名叫郭建,被捕时只有27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当国安局的办案人员敲开他的房间门时,这个年轻人还显得有些错愕:自己犯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上门的警察如此兴师动众?

歼10有无击落记录(战机绝密资料在网上公开)(2)

90年代末的年轻网民

不过当办案人员问及他是否在网络上发布有关国产最新战机的信息时,郭建这才幡然醒悟,意识到了问题的源头和他发布在军事论坛的一个帖子息息相关。他这才后悔不已:既然那些数据属于国家机密,那么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在虚荣心的作祟下去当这个泄密者呢?

歼10有无击落记录(战机绝密资料在网上公开)(3)

90年代末的公安人员

事情还要从1992年郭建大学毕业说起。由于郭建就读于航空专业,而且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因此他顺利地被成飞录取,成了一名航空工程师。当时正处于20世纪90年代,空军对老歼-8的性能已经很不满意,因此研发追赶世界主流的第三代战斗机迫在眉睫,成飞便接下了这一重担。

歼10有无击落记录(战机绝密资料在网上公开)(4)

老歼-8战机

当时郭建是研究所里少有的青年才俊,国家为了给他更多的成长机会,便用公费形式将郭建派往美国交流学习。然而郭建在来到美国后,见识了繁华的资本主义世界,心理产生了对国内落后现状的不满,这为他后来消极工作的情绪埋下了伏笔。

一念之差酿大错

两年交流期后,郭建回到国内。此时成飞的各大研究所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歼-10项目的技术研发工作。然而此时,研究所的团队发现郭建的工作态度出现了严重问题,他时常抱怨工作负担重、薪资待遇低,后来甚至发展到了无故旷工的程度。

歼10有无击落记录(战机绝密资料在网上公开)(5)

中航成飞集团

在研究所领导多次做思想工作无果的情况下,成飞只好开除了郭建的职位。

被成飞开除后,郭建为了维持生计,选择在成都的一家网络公司就职,担任了名为“威震四方”军事论坛的版主。由于他本身有丰富的军工研发经验,对各类军工技术的数据如数家珍,因此受到了众多军迷网友的热切追捧,一时间得到了“大神”的称呼。

歼10有无击落记录(战机绝密资料在网上公开)(6)

网络信息公司内景

而网络虚拟空间给予郭建的这种成就感令现实失意的他沉醉其中,为了维持军迷网友口中“大神”的身份,他甚至偶尔会泄露一些与自己研发经历相关的军事机密数据。

1998年,歼-10项目接近完成,顺利实现了首飞试验。当时空军对歼-10的性能期望是对标美国的F-16,在未来成为空军的尖端战力,因此国家对歼-10的各项数据信息都列入了绝密范畴,严禁参与项目的工程师泄密。

歼10有无击落记录(战机绝密资料在网上公开)(7)

歼-10战机

然而当时已经被成飞开除的郭建却没有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他正好处于监管体系的漏洞中。因此郭建并不清楚国家对歼-10数据列入绝密的情况,他只是觉得参与过歼-10项目是他人生经历中不可多得的光环。

正巧,对于歼-10这款战机,国内外的军迷们都极为期待,不少人都在各大军事论坛上讨论歼-10的性能参数应该处于什么范围。

歼10有无击落记录(战机绝密资料在网上公开)(8)

机场中的歼-10战机

而郭建对此不禁动了歪心思:论对歼-10的了解,外界这些军迷们怎么可能比他这个原工程师更有发言权?为了再次获得军迷们的赞誉,郭建在虚荣心的作祟下发布了介绍歼-10性能数据的文章,其数据之精确在全网都无人能及。

国安的抓捕

郭建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他所属的“威震四方”军事论坛,博得了大量点击率,并被多家网站加以转载。

其中,辽宁一家名为“北国开心天地”的网站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来又被深圳一家名为“一网情深”的网站再度转载,而成都理工大学学生赵某看到郭建的文章后,感到专业度远超普通军迷水平,写得相当优秀,便把它粘贴到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官网上。

歼10有无击落记录(战机绝密资料在网上公开)(9)

网络安全部门的审查人员

然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保卫处发现了这篇文章的异样,当时全网都对歼-10数据一头雾水,唯有这篇文章从理论深度揭秘了歼-10的各种数据,专业度绝非一般学生所为。因此电子科大的保卫处联系了四川省国安厅,经过国安部门审查,这的确是针对歼-10的严重泄密事故

为了侦破这个案件,四川省国安部门沿着这篇文章的网络传播渠道顺藤摸瓜,先后联系了辽宁、广东、上海等地的国安部门,进行跨省办案,这才把始作俑者郭建找了出来。最终成都警方果断出动,将犯罪嫌疑人郭建抓捕归案。

歼10有无击落记录(战机绝密资料在网上公开)(10)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当庭审判

在看守所里,原本年轻有为的郭建对自己一步步误入歧途的过程后悔不已,如果他没有因为心态问题搞旷工,那么如今歼-10研发成功,自己也至少属于功臣之一,想要的优厚待遇都少不了。

即使后来被开除了,他也不应该为了网络虚拟的赞誉公然泄密,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后来法院审理此案时,由于考虑到郭建的这次泄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且本人认罪态度良好,因此从轻宣判,将郭建判处了8个月的有期徒刑

在短短十年里,郭建就从身份光荣的歼-10工程师到了身陷囹圄的境地,的确令人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