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新世界》一度时间成为人们在疫情期间,宅家的一项必要消遣。关于“谁是小红袄”的话题不仅遍布朋友圈,该影片还狂揽了近180个热搜话题之多,有朋友笑称“如果不是在这个非常时期,绝对没这个耐性每天在家等着看剧”。
剧中吸引人的除了那“丰满”的演员表和剧情以外,自带亲切感的老北京时代背景也是吸引了不少看客。
虽然该剧最终的高开低走引来了不少吐槽,拖沓的剧情磨练了我们的性子,但是全剧用70集的篇幅来讲述20多天的剧情,时间线拍的非常细致,对当时北平的生活及故事情节的描述也是着实的缜密了。
01.四九城
老北京人话里话外喜欢带上“四九城”,这并不是“炫耀”的表现,而更像是在宣示主权,划分地域。当时的北平城由内至外分为:皇城、内城和外城。人们常常把北京城的各城门称为“内九外七皇城四”,这“四九城”就是皇城四门和内九城的区域,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二环路以里的范围。
皇城四门,是围绕紫禁城最近的四道城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
内城九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现在很少有人这样称呼这片区域了,偶尔有机会撞见老家儿坐在一起“想当年”兴许还能抽冷子听到一句半句的。人们说起这“四九城”怀念之情,似乎也要大过想直接表达的意思了。
02.胡同剧中的胡同,可能是除京师监狱外,出镜率最高的场景之一,这也是拉近观众与剧集的一道桥梁。无论是当时的北平,还是现在的北京,胡同都是如脉络一般连接城市的纽带。
老舍先生出生于北平,对这片土地也有很多作品描述,在《想北平》一书中曾这样写到:“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
这是出自于一位老北京人对于生养之地的真切描述,如剧中出现最多的珠市口徐天家,虽不在街口的明显位置,但也不是僻静之所,前院正中的松柏和宽大的天棚架无不透露出老北京的味道,联想到现实中的地理位置可不就是“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不远”吗!
珠市口剧中的珠市口是徐天家,也是徐记车行的所在地,位于前门以外,南北中轴线正巧由此经过,所以这里也被称为“金十字”,说古论今这里都是个热闹的地方。因为最初曾经出现过买卖生猪的交易而得名“猪市口”,也因人流逐渐增多,由此引来众多商家入住此地,但随后猪市生意却逐渐冷清,为了雅化此地的名称所以将猪市口改为了今天的“珠市口”。
严格说珠市口并不是胡同的名称,却概括了一片胡同区域。前门以南、永定门以北、广安门以东、广渠门以西的区域均属外城,珠市口正好位于外城的中心位置,是当时更多老百姓所居住的地方,也是人气最旺盛的,旧时候出了永定门就是城外了,也就是当时的荒郊,不少航拍的镜头可以看到高大的城墙外一片荒草。
平渊胡同位于菜市口大街与盆儿胡同之间,是剧中金海和刀美兰的家。俗话说“北京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多如牛毛”,很多旧时的胡同都在新城改造中消失于历史的长河,只有极少部分被保留了下来。
胭脂胡同
剧中的“清吟小班”顾小宝的家,胭脂胡同也称胭脂巷,原有全长100米宽5米,北起百顺胡同南至珠市口西大街,现残存仅三四十米,是一条极其细小的巷子。
胡同虽小,却与陕西巷、百顺胡同、韩家潭、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等七处并称“八大胡同”为原有北平的烟花柳巷。而胭脂巷的得名也是出自,巷子中设有专门售卖胭脂水粉的店铺,并专供这附近的烟花女。
旧时候胭脂胡同最多开设过一等妓院10余家,曾经一所三进带跨院的大宅名为苏家大院,就是《玉堂春》的原型所在地。几经变故,如今胡同还在,只是那些旧闻早已成为历史。
大栅栏前门大栅栏,虽说是一条商业街的名称,但是很多来到北京旅游的朋友都会把这里当做一处景点,现在也泛指大栅栏街、廊坊头条、粮食店街与煤市街在内的一片区域。
剧中的大栅栏并不是主要场景,但凡拍摄到街景的时候,大多会扫到前门大街及箭楼的身影。
白纸坊
剧中徐天的工作为北平白纸坊警署的一名“小警察”,白纸坊位于原宣武区(现西城区)的西南部。说到白纸坊,这里与前面的大栅栏、珠市口相比并不算大地方,但历史上的白纸坊也是官家重地。
清朝时期,白纸坊曾经设有火药局,是国家制造火药的地方;民国时期,又改为印刷局,老北京的造纸坊又大多集中于此,所以得名白纸坊。
东交民巷剧中柳如丝的小洋楼坐落于东交民巷,这里曾经是著名的使馆区,设有各国的使馆和银行旧址。
但是东交民巷并不是这条巷子的原有名称,胡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近1.6公里,算上西交民巷共计3公里,应该是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了。旧时候负责漕运米粮的税务局及海关坐落于此,又因南粮北运所以而得名江米巷,后改为东、西交民巷。
槐花胡同
剧中最精致的院子应该算是沈世昌的槐花胡同8号了,虽没有过多细致的镜头描述,但就他的身价地位、院中的游廊、屋内的空间布局和沿街的如意门,一看就知道不是外城的宅子。
但是现实中似乎已经找不到名为槐花胡同的巷子了,大约已被拆除或更名,但按照剧情分析大约是在什刹海后身儿,新街口附近。
03.四合院珠市口珠市口的二进四合院是出镜率最高的,似乎徐天家的大门也很少关闭,总是夜不闭户的样子,可能源于宅子的外院是徐记车行的原因吧!
四合院绝对是北京文化的一种独特体现,无论是从院外青瓦灰墙配朱红小门的和谐统一,到院中种植喜好绿植的悠然自得;从房屋设计的错落有序,到精雕细琢的磨砖对缝工艺,整座院落就像历史遗留的一件工艺品,需要后人精心修缮维护,才能使其修旧,如旧历久常新。
剧中徐天拿着房契去找柳爷“平事儿”,结果人家还看不上,事实上就是放在解放前一套二进院也是价值不菲的,更不要说是“金十字”的珠市口地区,折合成现在的地段和房价都是数以亿计的。
平渊胡同金海家的院子没有东厢房,刀美兰家的院子没有西厢房,两家院门紧挨,这形制看上去更像是一座四合院隔墙而分。
北京大多的四合院可分为一进、二进、三进院儿,最基础的就是一进院落,由正座北房、东厢房、西厢房和倒座南房(部分院子可能没有南房)组成,院门大多开在南墙的东南角,不与正房相对(正房坐北为坎宅),必开巽(东南方向)门,取意财源广进、金钱流畅、财源不竭之意,所以“坎宅巽门”也是北京四合院的一大特点。
剧中金海家更像是“坎宅巽门”的形制,可是少了东厢房又怎能称为“四合”院呢?
槐花胡同槐花胡同8号沈世昌的家,这里更像老北京深宅大院的样子,虽没有过多镜头描述,但幽深的回廊和房屋中的格局,以及那面宽大的书柜,更像是结合了西式元素拆改过的样子。与剧中沈世昌的两面性相结合,也可在其居住过的屋宇中找到端倪。
04.吃食豆汁
《新世界》里豆汁摊儿都摆到皇城根脚下了,您就说这地位有多高吧?虽然有杜撰的可能,但是老北京人儿喜爱这口儿也是真的。
听说是不是正宗老北京一碗豆汁儿下肚,看反应真假立现。虽然这是个笑谈,但足以可看出豆汁儿在北京老人儿心中的地位,时至今日很多京生京养的北京孩子都已不喜这口儿了,并不是豆汁儿变了味道, 而是现在的可以选择的美味太多了。
但是这种纯正的酸爽甘甜,却是老北京心中无可替代的美味。
刷肉北京涮肉的情节在剧中不多,但是出现在农历的腊月寒冬也算合理。东来顺是著名的老字号,素有“选料精、糖蒜脆、调料香、火锅旺”四大特点,好口味一直延续至今。
铜锅炭火,肉质鲜嫩无膻味是传统涮肉的一大特点,特别是在寒冬时节,羊肉作为冬季进补的食材也是上选。在川渝火锅风靡饮食界的今天,还是有很多北京人喜欢围坐在炭火周围享受这种炙烤的乐趣。
炸酱面
刀姨在剧中做的最多的就是面条,也就是炸酱面,是一道传统中式面食,由炸酱、菜码拌面而成,广泛流行于天津、北京、河北等地。剧中刀姨是从天津过去北京的,所以也不知道算不算老北京炸酱面。
相比涮羊肉,炸酱面就更平民一些,也是北京居民日常会吃的面食之一,好像剧中刀姨家随时都会有面可以下锅一样。但是相关拌面的酱料就有所不同了,最多见的就是将肉丁、葱姜等过油爆香,用黄酱和甜面酱炸炒,拌上现煮的面条食用。
卤煮
卤煮火烧是北京的传统小吃,起源于南城,据说是光绪年间苏造肉的“平价替代品”,因为苏造肉的主要食材是价格昂贵的五花肉,百姓生活拮据并不富裕,民间的烹饪高手就想到利用猪头肉和猪下水替代,并加以佐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卤煮火烧。
卤煮和炸酱面一样是更具烟火气的百姓饮食,时至今日也是如此,有人因为它的主材是猪下水而不喜;有人因为它有香菜和大量的蒜而放弃;也有人说它有种怪味,但是在老北京口中,它就是另一种美味,特别是身居异乡的北京人。
05.北京话
“豪横”是全剧出境率最高的一句北京话,金海说过、铁林说过、徐天说过、柳如丝说过,但是人们还是把小耳朵和其兄弟看作是“北平第一豪横男团”。原本狱长金海可以是四九城最豪横的人,但是后来“柳爷”出场了,一个女人可以调动军队,再后来的出场人物似乎谁豪横谁就能控制局面。
“豪横”一词原本就是仗势欺人,强暴蛮横的意思,但是在剧中似乎也可以形容为人豪放、爽朗有力、性格刚强有骨气,讲理儿。
《新世界》一剧不仅是一部描写北平解放的抗战反特影片,还是一部描绘北京旧城生活的纪录片,也许如人们所说,是这样的独特契机让大家“安于现状”在家等待剧情的不断延伸,在无数次吵嚷着弃剧的喧嚣后依然守候在屏幕的另一侧。
吸引大家的除了这磨人的剧情,更多是对老北京旧时生活的了解和渴望,也让大家重新认识了北京的种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