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和微念什么时候签约的(李子柒怒告微念)(1)

前段时间,李子柒的停更引发了广大群众的议论纷纷。终于在10月25号谜底揭晓了: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子柒文化)与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微念)新增立案信息,一审原告为子柒文化,被告为微念及其法定代表人刘同明,这也就意味着李子柒正式起诉了杭州微念

李子柒和微念什么时候签约的(李子柒怒告微念)(2)

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李子柒本人持股49%,而刘同明就是微念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但是令人震惊的是,李子柒(原名李佳佳)作为该热门IP的创始人,为微念贡献了大部分的流量却无法获得微念股权增值后的收益

李子柒和微念什么时候签约的(李子柒怒告微念)(3)

不能否认,作为李子柒IP的幕后推手,杭州微念确实在李子柒走红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助力。通过李子柒专注于内容的生产,而微念负责营销和推广的方式,李子柒IP在2020年销售额达到16亿元,光是「李子柒」螺蛳粉,一年就卖出了5个亿,杭州微念的估值现已高达50亿元。但是盈利的背后掩盖的正是利益分配不均,由于李子柒并未持有杭州微念的股份,所谓的子柒文化只是一个空架子,这正是此次矛盾的导火索。

李子柒起诉微念,结果大概率是两败俱伤。从李子柒一方来看,其B站、西瓜视频以及海外的YouTube等平台的内容运营权,以及包括微博在内的账号所有权,都在微念手里。如果李子柒与微念解约,那么很可能以后就不能再使用自己的账号。目前在国内的各个平台中,李子柒已经拥有约1亿名粉丝(不计重复),在海外的YouTube,李子柒频道也有1530万关注。

而对于杭州微念而言,他们的损失甚至会更为惨重。本周三,字节跳动宣布退出微念,这对于微念而言是很大的打击。据天眼查显示,自从2016年与李子柒开始合作之后,杭州微念几乎保持了一年一融资的节奏。该公司刚刚在今年7月进行了战略融资,字节跳动持股1.48%。在字节入股之前,微念还接连获得了华映资本、辰海资本、新浪微博、芒果文创、众源资本等的投资。字节跳动在进行一些深度调查,确定李子柒与微念的关系已经破裂后,实际已经在10月16号启动了退出流程

实际上,从谈判的角度来看,李子柒和微念还是有一些有效途径来解决、甚至是预防双方之前闹到如此不可开交的地步的。

李子柒和微念什么时候签约的(李子柒怒告微念)(4)

李子柒和微念什么时候签约的(李子柒怒告微念)(5)

便宜不能占尽

如果单从股权设计和公司架构来看,微念的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明,即有子柒文化51%的控股权,可以完全控制李子柒这个IP,又把品牌衍生品电商这些赚钱的大买卖完全隔离在子柒文化之外,同时用母公司微念去融资,享受股权的收益。也就是说,赚钱的业务(品牌电商收益)和值钱的业务(股权增值收益)它都要,李佳佳本人被完全排除在这两个业务之外,看似完美的设计,我们不讨论道德的问题,但确实是违背人性的。谈判桌上的最后一分钱是很贵的,很多看似完美的协议,到最后在执行中出了很大的问题,就是因为这样的协议是在和人性相悖。商业,归根到底还是要符合人性。

李子柒和微念什么时候签约的(李子柒怒告微念)(6)

要学会给合同打补丁

其实从开始看李佳佳和微念的协议可能并没有什么问题,双方都是本着良好的意愿去签署的协议,但谁也没想到李子柒这个IP会做这么大,这就导致最初的协议方案和股权设计可能没法满足企业发展或者个人发展的需求,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去给合同打补丁。我们都说要有契约精神,但谁也没有规定契约就要是一尘不变的,实际上amendment(补充协议/修正案)是商业合作和司法实践上一种非常通用的做法,一份框架合同签了5年,但期间双方的合作范畴和成本结构可能会发生很多的变化,那相应的SoW(工作范围)和Rate Card(价目清单)都会需要重新约定,有的时候一年之内签几个amendment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就好比去4S店做保养,好的合同,也需要双方的维护和保养

李子柒和微念什么时候签约的(李子柒怒告微念)(7)

引入第三方化解僵局

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都不是当事人,重要的是当事人也是人,是人就会有情绪,就会上头,以上这些问题在当事人眼中可能已经不是我们看到的双输还是双赢的问题了,而是对错的问题,信任的问题,是做个馒头争口气的问题!双方当然会考虑利益的问题,但脸都已经拉下来了,双方的沟通也只剩「ARGUE争辩」,没法「NEGOTIATE谈判」了。这个时候双方其实都很难通过主动变通去化解僵局了,一个可以尝试的办法是引入第三方或者代理人来帮助自己谈判,这样大家可以放下情绪,比较理性的协商解决方案。当然去上诉也是去找第三方(法院)去寻求争议解决,但这个时候自己手上能掌控的东西其实已经很少了。

李子柒和微念什么时候签约的(李子柒怒告微念)(8)

归根到底还是管理的问题

其实我们还可以关注的是同时爆出的另一条消息“字节跳动决定根据投资协议退出微念”,是什么样的协议可以让字节在这个节骨眼上全身而退?这个协议就叫做KPP(Key Person Provision,关键人条款),其实看字母意思我们应该就能大概理解这个条款的意图,这个条款在很多M&A(投资并购)或者VC(风险投资)的协议中都能找到,投资的关键其实很大一个层面上就是投人,尤其是针对技术、IP、明星这类关键人占很大因素,甚至不可替代的项目上,投资机构一般会有KPP的条款约定,一旦关键人出走,就会触发退出、回购、对赌甚至罚则等一系列的条款。微念的刘同明再精明,毕竟还是没有投资机构精明。

其实更重要的是,创业者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经验和管理水平,企业在快速发展中随时可能暴雷,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微念也是受害者。

如果刘先生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快速学习一些管理经验或者引入专业人才,完全可以通过ESOP(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即员工持股计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期权池)的方式去把李女士和微念进行利益绑定,其实很多企业通过ESOP来改变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传统单一的雇佣关系,以利益共享的方式来激励员工,增强公司核心团队的凝聚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KPP还是ESOP,归根到底,还是管理的问题。

但管理和商业,说到底,还是人性的问题。

复杂,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李子柒和微念什么时候签约的(李子柒怒告微念)(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