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组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为清王朝续命半个世纪,被后世称为“军事天才家”。同时他一生奉行“程朱理学”,讲究“存天理,灭人欲”,对自我约束极为严格,因此又被称为封建时代最后一个儒学“圣人”。

曾国藩40岁时就不近女色(曾国藩洁身自好)(1)

(曾国藩像)

然而,一向不近女色的曾国藩却在50岁时,不顾众人反对,纳了一房小妾,结果被人嘲讽为“假圣人”,那么他为何要自污名声呢?

曾国藩早年在京城为官时,也颇多“好色”之举。

有一次,他参加同僚家的盛宴。席间,他看到对方家富丽堂皇,美妾如云,不免大开眼界,频频东张西望,欣赏美妾娇容。

当时,他的夫人欧阳氏正在病中。夜间回去休息时,他只听得欧阳氏病中呻吟不断。再想到白天同僚家的娇妻美妾,不由得心烦意乱,觉得自己和同僚的生活差距太大。不由气闷,于是不顾夜深,跑到朋友家闲聊到天明才回。

还有一次,曾国藩参加进士团拜的活动。去拜会的那一家,有两个漂亮的姬人。曾国藩又忍不住频频相看,满脑子胡思乱想。

曾国藩虽然有“好色”之举,但他却是个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所以不管他白天做了什么,晚上都会记录在日记中,并进行深刻的检讨和反思,所以这两件事都出自他的日记。

曾国藩认为这种行为,对于他这样血气方刚的年纪来说,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如果任由“色欲”驱使,就会做出可耻的事情来,所以他痛定思痛,决定戒色。

然而,戒色的历程总是辛苦的。

曾国藩40岁时就不近女色(曾国藩洁身自好)(2)

(小妾陈氏)

比如曾国藩在后来的日记中就多次写道:“有用之岁月,半消磨于妻子。”

不久又写:“日中,闺房之内不敬。去风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可耻,可恨!”并检讨自己“明知体气羸弱,而不知节制,不孝莫此为大”。并在日记中发誓“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为了不沉溺于此,妨碍事业,曾国藩在40岁时便与欧阳氏分房而居。由于他在道德上对自己严格要求,在情欲上更是极为克制,后来不光取得了事业上的大成就,同时也成为当时被大家仰视的道德标杆。

1861年7月,咸丰帝驾崩。正在举国哀痛之时,50岁的曾国藩却张罗着纳了一房小妾陈氏。此事一出,朝野哗然,一时弹劾他的奏折如雪片一般,左宗棠更是直斥他为“伪君子”。

其实,曾国藩这个小妾纳得相当不容易。

在古代,虽说是一夫多妻制,但什么身份纳几个妾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纳妾还得经过原配和儿女的同意才行。曾国藩要纳妾,欧阳氏死活不干,他没有办法只好让儿子曾纪泽给欧阳氏做思想工作,好不容易才得到欧阳氏的同意。

之后,曾国藩拜托部下和亲戚帮他物色适合的女子。几经挑选后,才决定纳部下韩正国物色的女子陈氏为妾。

按说,曾国藩位高权重,纳个小妾也在指标范围内,算不得什么大事,为何却成为当时天字号新闻呢?

曾国藩40岁时就不近女色(曾国藩洁身自好)(3)

(彭玉麟剧照)

原来,清朝皇帝去世是国丧,音乐、嫁娶,官停百日,军民一月。曾国藩未过百日便张罗纳妾,实属丧德违制。所以那些士大夫口诛笔伐,光用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

另外,当时曾国藩率湘军向安庆发起了总攻,正是与太平军决一死战的紧要关头。曾国藩在军营中纳陈氏为妾,一方面军营中有女人是不祥之兆,另一方面也会扰乱军心。所以营中也是议论不断,心腹干将彭玉麟更是提着刀找到曾国藩,扬言要杀了韩正国和陈氏,以定军心。

曾国藩看彭玉麟冲动,便拉着他问:“你为何纳得方美人,我却纳不得妾呢?”

彭玉麟说:“我怎么能和老师相提并论呢?老师将来是要进孔庙,接受读书人祭拜的。”

曾国藩见彭玉麟这样说,这才对他说:“之所以要纳个小妾,不过是想让人给自己挠痒痒。”

原来,曾国藩有严重的皮癣病,据说他和人下棋时,下着下着,棋盘就看不清了,因为上面落满了皮癣。

曾国藩这病在日记中也多次提到。有时严重到夜不能寐,再加上攻打太平军,曾国藩的压力很大,所以皮癣病愈发严重,让他整夜整夜休息不好。

为了能缓解皮癣带来的折磨,曾国藩冒天下之大不韪,也顾不上国丧期,最终纳了小妾陈氏。

当然,朝廷正指望着曾国藩镇压太平军,所以对那些弹劾他的奏折,也就装聋作哑,不予理会。但由于士大夫多有指责,曾国藩一世英名,唯独在纳妾一事上,还是蒙受了污点。

(参考史料:《曾国藩传》)

,